逆向教学思维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2024-06-11 21:48袁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8期
关键词:教—学—评钝角内角

作者简介:袁芳(1974—),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大专,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常规教学思维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关注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设计,忽视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客观认识,继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三项教学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设计教学方案,才能保证学生在教学中取得丰富收获。教师有必要逆转教学思维,基于实际教学情况反思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怎样判断学生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等,并基于逆向教学思维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案,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此,本文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探究逆向教学思维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策略。

一、目标设计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必须有以下特点:(1)可以确定学生应当学习哪些内容;(2)可以确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3)所整理的教学内容是可以传授给学生的;(4)教学目标具有确定性,可以作为评价任务的设计参考。由此,在“三角形”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阶段,教师应做好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分析工作,并综合分析结果设定教学目标。

(一)分析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针对“三角形”的学业要求有:(1)能直观描述三角形的特征;(2)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会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4)能根据边的相等关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5)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6)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基于新课标的分析结果,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在“三角形”教学中应当学习的具体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单元学习内容的编排建立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基础上,对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及多边形内角和展开介绍,一方面用文字、数学符号概述有关三角形的数学规律,另一方面借助图形、案例进行说明,为学生后续学习“多边形的面积”“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单元内容奠定基础。

基于教材内容分析结果,教师整理出可以传授给学生的重要知識点。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两个学段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且掌握了角度测量、边长测量、数学计算的方法与技巧。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缺乏认识。

基于学情分析结果,教师可以确定学生能够接受图形的观察、图形规律的探究等教学内容,有能力基于已掌握的图形观察、测量、研究方法探究三角形的性质、三边关系等。

(四)教学目标

1.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道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学会根据角的特点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会根据边的特点区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学会应用拼摆、猜想、设计等方法探究三角形特征,并由此总结出图形研究的通性通法,提高观察图形与动手操作能力。

二、评价任务设计

逆向教学思维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明确学生应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以后,还应设计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确定学生的发展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细节,改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参考教学目标,还要联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呈现与反馈等要素。逆向教学思维下的评价任务设计思路如下(见表1)。

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评价任务设计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评价任务(见表2)。

三、教学活动设计

逆向教学思维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哪些学习体验和教学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哪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怎样教学可以驱动学生分享自身的学习观点?什么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基于上述问题,教师再结合教学目标、评价任务设计,能够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评价反馈成为有机的整体。

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后设计对比、讨论、分类、操作、练习教学活动,并将教学评价应用到各活动当中,及时与学生交流、反馈,指导学生先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促进学生内化、吸收,提高单元教学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如下所示。

(一)对比活动

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对比观察图片内容(见图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空调外机、塔吊、电线杆上的三角形,引导其分析:三角形在这些事物中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将三角形换成平行四边形,是否还可起支撑、稳定作用?经观察对比,学生明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此期间,教师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图片观察、对比活动当中,能否快速辨别图片中的三角形,是否能基于“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迁移“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是否可以开展后续教学活动。

(二)讨论活动

围绕“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重点知识,教师可结合生活案例出示图片(见图2),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探究。

师:小明由家至商场共有三条路,哪条路最近?

生:最中间的那条路最近,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观察图形,你能推断出什么?

生: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教师围绕图片组织讨论,激活学生的直观思维,使其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几何规律,完成对“三角形”教学重点的初步探索。在此活动中,教师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讨论,是否采取画草图、用刻度尺测量等探究学习行为,是否在对比数据的过程中总结数学规律等,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端正学生的探究行为,使其学会基于直观现象、客观数据分析几何图形特征,形成数学探究能力。

(三)分类活动

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种类,认识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与三角形的从属关系,教师可设计分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三角形,指导其确定分类依据并进行分类。

1.从边的角度出发,发现无法根据边的特征分类。

2.从角的角度出发,发现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的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有的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得出以下结论:

(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作钝角三角形。

3.將所有三角形视作一个整体,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部分。

教师观察学生的分类过程,对其分类行为、结果作出评价,判断学生是否明确三角形的分类依据,指出学生分类学习表现得优异之处及不足,巩固教学成果。

(四)操作活动

教师布置操作任务,同时将教学内容蕴藏于任务当中,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探索数学规律。如:应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将数据记录下来,总结规律。

1.直角三角形:1个角为90°,另外两个角为40°、50°,三个角度之和为180°。

2.钝角三角形:1个角为100°,另外两个角为25°、55°,三个角度之和为180°。

3.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45°、75°、60°,三个角度之和为180°。

结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教师布置操作任务,驱动学生参与数学探究,使其在测量角度、计算角度之和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规律,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数学观念。教师可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对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能否独立抽象数学规律等,并给出教学评价,指导学生调整操作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逆向教学思维下,教师重点围绕“学生应在学习中达成怎样的目标”“怎样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怎样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等问题梳理教学思路,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具体评价任务及教学活动,确保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反馈三项工作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仁爱光彩小学)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教—学—评钝角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合金钢钢轨组合式钝角辙叉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三角形分割问题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分法不同结果不同
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