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席琳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但是为了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展高中音乐课堂,帮助学生养成更为全面的综合能力,同时用音乐舒缓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可以得到适当的放松。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仍旧存在许多的误区与漏洞,需要教师及时纠正与完善,让学生通过音乐提升综合素养,加快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进一步提升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文章就高中音乐教学师生互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来展开具体论述,希望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让教师找寻到趣味化教学的真正方式,并运用到后续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学习。
关键词:高中音乐;师生互动;趣味化教学
趣味化教学的提出,大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在充满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自由探索,进一步提升学习积极性。尤其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秉持趣味化的教学模式,才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得到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享受音乐的魅力与乐趣,进而提升音乐素养。此外,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中得到一丝缓解。学生通过对音乐内容的积极探索来品味更为深刻的学习魅力,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发现学习的真谛,并主动地投入其中,提升个人的价值观。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校与教师忽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始终认为成绩大于一切,对学生文化课的发展与学习十分看重,进而忽略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培养,如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科显现出其重要性,这些学科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经验与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状态,对学生之后有效地吸收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这点,却仍旧固守传统思想,让学生的学习始终无法全面提升。此外,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一些音乐课程,但课程流于形式,再加上学校没有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为学生讲解基础的乐理知识,使学生只能自主学习或者直接让其他主课教师来代替教学音乐课,久而久之,学生很难在音乐方面有所突破。再加上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学生越发浮躁,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这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困难重重。
(二)教师定位不准,影响了师生的互动沟通
在部分学校,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新课改的理念与核心思想,仍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下面听,而教师在上面讲。这使学生的意见以及想法无法及时地传递给教师,而教师也无法得知学生的具体需求,造成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完全没有摸清实际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永远“高高在上”,总觉得师生之间存在一些不平等,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遇到问题时很难与教师敞开心扉进行互动沟通。久而久之,学生所积累的问题越发严重,致使很多学生越发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导致互动课堂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这为教师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设立了更大的障碍,使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师生互动趣味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要想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主动地投入音乐学习中,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扫清前路的一切障碍,让学生积极地投入音乐课堂中,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有趣之处。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首先,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很难抽出时间来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学生搭建一系列可以缓解紧张压力、舒缓放松的内容,让学生能在其中得到更好的体验,进而解决当前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其次,教师要设计一系列的互动情境以及互动内容,利用现代化设备以及有趣的道具,穿插一些基本的乐理基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新鲜与有趣,进而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使学生可以在其中真正得到放松,发现音乐的真正价值。这样做,学生自然也会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加快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并且学生也会愿意与教师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互动,进而提升了高中音乐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趣味化教学的意义
学生或许都经历过这样一个状态: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因为教师不经意间的鼓励与支持,学生就会拼尽全力认真地投入后续的学习中,让学习效率变得更高,课堂学习的氛围也变得更加高涨。为了进一步得到教师的青睐,学生都会加倍地努力与付出,由此可见,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将趣味化教学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适配于上述的一些情境,让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与沟通,同时优化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通过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真正的兴趣。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喜欢音乐这门学科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做出调整,让学生以更为轻松的状态面对高考。
总之,如果将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整个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一定会在课堂中努力地表现自己,并专注于学习音乐知识,将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通过音乐来调节自身的压力,得到真正的放松,进而从心底接受音乐这门学科,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音乐这门科目,这对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趣味化教学的策略
(一)寓教于乐
在日常的师生互动中,要想让教师改变传统的互动观念,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毕竟对高中生而言,高考的压力相对较大,如果可以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氛围的话,那么便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对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养成也是极为有利的,反之亦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的音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并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体验到趣味化教学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后续对音乐领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索。
例如,在教学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民歌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堂之初用心去介绍自己家乡的一些美景以及地方风俗,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教师营造的情境中,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好准备。期间,教师可以采用“击鼓传花”或者“一二三木头人”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当传到哪位学生时,就让哪位学生歌唱家乡的一些歌曲,如果这位学生的家乡没有代表性民歌,就可以选择一段比较流行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我国幅员辽阔,民族种类众多,而本课内容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了解的一些民歌知识融入其中,并分享给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期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家乡的民歌与课本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音乐风格以及曲调氛围的不同之处,进一步感受到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最终在趣味化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地领悟教材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也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好,能够进行积极的互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时下比较流行且传唱度相对较高的一些音乐让学生进行翻唱,在翻唱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音乐内容与高中生生活的契合程度,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探索与挖掘。
例如,《海阔天空》等较为励志的音乐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进而让师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前进,对提升课堂的氛围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日常的趣味化教学中将其引用,以更好地调节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创设情境
除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以及现代的一些流行音乐进行宣传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趣味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对整体内容感觉更加真实,令学生在其中有着出色的发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热情,进而学生会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不断积累自身的音乐素养,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新时代青年。
例如,在教学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抗日救亡的歌声》这堂课中,教师可以提前运用现代化技术将我国先辈抗击日寇的不屈精神与顽强意志以视频的形式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出来。期间,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恢宏大气的音乐辅助播放,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氛围中感受当时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进而让学生对抗日先烈产生敬仰之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斗志地进行后续的探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革命先烈以及英雄人物来体验抗击日寇的壮烈与豪迈,进而增强情境的真实感。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穿插歌曲的内容,使之真正意义上融为一体,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当演绎结束之后,歌曲也随之结束,教师则可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情绪的调整与反思,从而更好地感悟音乐的魅力。
每当学生融入情境时,学生的专注力以及效率也会随之提升,随着对音乐内容的不断了解,以及对抗日救亡内容的具体探索,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体会到在那个年代,我国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这不仅在一定层次上让学生收获了音乐知识,更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格,让学生逐步养成了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向前的精神,同时激发了学生满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增加一些恢宏大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慷慨悲壮的氛围,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起伏,让学生感受到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与紧张,以及不屈的中国人民英勇反击的豪迈,让歌曲与情境完美融合。这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音乐的魅力。在后续的情境摸索中,学生可以以更为真实的状态投入其中,增强与情境的互动,在后续的学习中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真正意义上通过音乐学习得到成长。
(三)尊重学生
高效的课堂一定是人性化的,教师一定要在音乐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挖掘学生特有的条件与能力,进一步在后续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提升与拓展。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试着将课堂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对音乐进行具体的剖析,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以及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教师进行统一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不断的练习,通过努力来了解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样做还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内容的见解,让学生逐步夯实音乐知识,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来定制一系列学习内容,完善自身的学习架构。最终,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分析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升,这对学生之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想要进行互动趣味化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制订教学方案,使学生真正具有主体权,能够主动地探索音乐知识的细节。教师要在其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并纠正一些认知误区,使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后续的学习。相信随着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真正了解音乐的内涵与趣味性,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综合能力,成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高亮. 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 黄河之声,2020(03):107.
[2]谢凌燕.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31.
[3]刘美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4]苏扬. 高中音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5]胡豐涓. “探索—创造”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D]. 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7.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