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为导向的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探究

2024-06-10 22:54:56黄锦园王传朋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黄锦园 王传朋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方面构成。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面临学生基础薄弱、教材基础模块化、英语课时少、学生缺少岗位能力导向的语言训练等困境。基于此,中职基础英语课程需要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围绕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需要,探索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优化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沟通能力,为实现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职学生胜任就业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岗位导向;中职;英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人才培训和输出机构的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重担。然而,当下的社会环境下,中职学生的竞争优势明显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首要任务。英语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语言技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必须加强自身口语交际练习,以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中职英语教学更应该以岗位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职场英语沟通与运用能力。本研究对以岗位为导向的中职基础英语教学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一、当前中职基础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通过对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2022级电气部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及格率只有12%。其中,0~36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2%,72~99分的学生只有18%,没有超过100分的学生。同时,本研究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不喜欢英语”占58%,“没兴趣”占76%。认为“记单词难”占82%,“语法难学”占90%,认为“英语与将来就业关系不大”占67%。由此看出,不喜欢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占大多数。其结果将是,学生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越学越学不下去,这将给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教材内容日常化且教时少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有關课程标准的要求,珠海市教育局规定,从2022年秋学期开始,中职(含技工)学校必须使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英语作为其中的学科之一,目前只有五套符合改革的教材,分别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教材。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以基础模块一为例,本研究通过比较发现,五本教材的基础模块都是日常生活英语。比如,四本教材都有类似school life,shopping,food,finding the way,activities,festivals的单元。其他共同内容有traveling,sports,English learning。还有一些其他的单元,如The Internet(高等教育出版社),When disaster strik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Why not go volunteering/Are you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教育科学出版社)以及Learning to be grateful(语文出版社),Architec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如出一辙,相对单一,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关系不大。

此外,教时少,也是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以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自2023级开始,学生英语总课时为160,每学期40学时。按教学计划,第四学期统一为高职高考知识复习。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基本模块要求104学时。换言之,两学期无法完基础模块的教学,如果分三个学期完成,时间过于宽裕。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认为,以岗位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迫在眉睫。

(三)教学方式过于局限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产物。

一方面,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对本身英语基础就相对薄弱的中职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当前中职基础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大多仅以课本为依据,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出现困难。采用与初中一样的知识讲授方式,机械乏味的语言操练,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放弃学习英语。

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会很容易忽视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统一教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而另一些学生则感到无聊。总体而言,英语教学方式不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认识水平与就业岗位需求,缺乏实用性,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其一,英语教学中评价主体参与度较低。教师和学生是最为重要的一对主体,但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扮演权威指导的角色,教学评价的主体会不自觉地向教师倾斜,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基本是被动的状态,缺乏表达和评价的意识,在学习中也没有积极反馈,认为评价活动应该是教师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也会在评价过程中失去主观能动性,从而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评价应该是双向交流的,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二,评价内容体系未够完善。在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并将其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被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本来就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一点就通,学习效率高;但有的学生语言基础弱,在英语学习方面进步较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而考试、测验这种有限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下的表现,难以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以岗位导向的中职基础英语教学策略

(一)以岗位为导向,转变中职基础英语教学观念

近年来,中职英语教学形势渐趋明朗,新课标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任务和目标有了全新的定义,提出发展“职场语言沟通”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于能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专注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树立岗位导向的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专业特色,提高语言的专业性与实用性。此外,也要加强学生对基础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成绩及格,考取毕业证书只是一方面的目标,语言的职场岗位应用也要同步重视。

(二)以岗位为导向,优化中职基础英语教学内容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内容简单,偏向生活化,课时要求较长。职业模块是英语专业学生限定选修的内容,主要是为英语专业学生或有开设专业选修课的学生开发。但是由于内容难度过大,难以与每个专业学科完全契合,加上中职学校以发展学生专业为主,分给各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因此,对大部分中职学校而言,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在教材选择方面一般只选择基础模块,这恰好给中职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留下了很大的改进空间。

岗位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学,除了既定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与基础能力之外,还应该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和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突出专业特色。从现实的需求出发,提高英语的实用性,教授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中可能用到的英语知识与技能。

比如,教师给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授课第三单元“Shopping”时,可以增加汽车销售英语及售后服务英语;在给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授课第二单元“Transportation”时,可以拓展物流运输的五大方式(Road Transportation,Waterway Transportation,Air Transportation,Railway Transportation和Pipeline Transportation)。再如,在给连锁经营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授课第七单元“The Internet”时,可以增加网上购物(online shopping)的流程环节;而在给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此单元时,可以增加直播带货(live streaming)、网络检修(Internet maintenance)环节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学。这既紧贴近生活,又结合专业,还能给学生今后上岗指点方向。英语教学与专业相融合,增强了中职英语课堂的功能性,更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岗位英语能力。

此外,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如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在物流与连锁经营专业部进行试点,率先为学生开发了《中职岗位英语》校本教材,从职业素养、物流运输、外贸服务及营销服务四大方面分8个单元(Craftsmanship sprit工匠精神,Etiquette商务礼仪,Shipment运输,Packing包装,Inquiry and Offer询盘与报盘,Business Mail商务信函,Cross-border E-Commerce跨境电商和After Sales Service售后服务)进行岗位英语补充。每个单元由基础词汇、必备句型、岗位情景、岗位演练、岗位聚集、岗位分析、职业精神及课后提升8个方面组成。校本教材是对基础英语的延伸,既补充了课时与学时比的空白,又能与学生专业有效整合,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功能性。

(三)以岗位为导向,创新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以岗位为导向,采用情境教学,为学生模拟职场环境,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应利用职业学校硬件设施优势,在实训室开展英语项目教学,创设真实的职场环境和职业氛围,引导学生开展项目活动。比如,给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Shopping”一单元时,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个英文网络直播带货的项目。学生在计算机实训中心,以小组形式自行选择并观看相关网络直播视频,利用网络资料查找相关用语,进行情境模仿和语言操练,最后小组展现项目成果。汽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汽车实训中心面对真实的汽车进行英文汽车的销售或检修活动。以岗位为导向的英语项目教学,增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就业技能。

在项目教学设置中,教师要做到十分熟悉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才能有效地把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英语知识对其专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在中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运用英语,創设更多讲英语的机会,如英语演讲比赛、配音比赛、短话剧等活动,创新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以岗位为导向,完善中职基础英语教学评价

其一,重视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岗位为导向,指导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回顾学习过程,分析学习情况,专注于课堂教学中。经历整个过程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进行调整,以提高自主反思能力,在反思中不断向前。

其二,注重多元评价模式。教学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道德观的水平,教学评价要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素质的发展。以岗位为导向,教师应适当减少学习成绩在整体评价中的占比,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建立在真实的情境化任务上。结合学生专业,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学习情境、项目活动中,对学生的真实表现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评价,从而达到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标,进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其三,还要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全面帮助学生认识不足,确定改进方向。以岗位为导向的真实、可操作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快乐以及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要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岗位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就业和中职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就业岗位融合英语教学之中,增强中职英语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专业人才,促进中职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9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18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