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与团结:统一战线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24-06-10 21:55钱再见史诗悦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战线民族团结

钱再见 史诗悦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共同政治目标。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策略,是党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需要遵循共识和团结两大统战主题。共识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历史传统、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征程中巩固、增进思想政治共识。团结就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社会形态,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把握好统一战线工作原则,做到在思想上凝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共识,在行动上推动民族工作确立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在原则上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关系,以此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目标。

关键词:政治共识;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战线

一、引言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任务,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理论体系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连接,既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叙事与共同体理论的跨时空对话,更开创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新境界。中华民族本身就是王朝国家“中华”概念与西方语境“民族”概念的结构复合体。从诞生到成熟,中华民族理论始终被赋予社会政治功能,并通过国民整合和民族聚合的双重路径建构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1]。中华民族理论不是“民族”的主张,而是“国家”的理论[2]。在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和抢抓发展机遇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指导下推进中华民族理论守正创新,就是通过建设内部结构稳定、广泛凝聚共识的现代国家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目标。

当前,学界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大致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方面着力论述中华民族理论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主要关注近代民族主义在国内传播、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理论的转折和党的十八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三个重要时期。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理论服务的目标并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国家统一、稳定发展等主题[3]。该类研究多基于纵向的大历史观,论述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传统,着重描述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和“合之又合”的共同性特征[4],但缺少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横向方面多聚焦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百年中华民族理论发展的新形态。有学者认为,建设规模超大而颇具效率的现代国族是中华民族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5]。也有学者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制度基础[6],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同时,完成中华民族从自在、自觉到自为的发展[7]。该类研究多侧重现实维度实践路径探讨,在处理好一体与多元关系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丰富成果,但缺少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本位政治策略的深入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民族关系是统一战线工作需要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共识的重要法宝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增进政治共识统合起来,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主题结合起来,巩固和拓展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统一战线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学[8],对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政治性和策略性优势。统一战线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将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注入革命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动力[9],提升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理论话语的解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基础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10]。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共识,而政治共识在其中发挥了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政治共识通常是指政治领域共同的意向,是人民群众基于政治实践形成的基本观念、心理过程和整体认知。政治共识的生成与培育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能够通过产生相应的社会规范指导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性,通过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广泛凝聚政治共识,就是将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与党的政治意志凝聚在一起,形成对党的总体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整体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思想之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样秉持了统一战线凝聚政治共识的基本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1]这也成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在尊重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共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工作,探索出正确处理政治一体与文化多样关系的科学方式,巩固了思想政治共识,最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目标扩大思想政治共识。

(一)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维系“大一统”思想政治共识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大一统”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产生深远影响[12]。从周公摄政的周朝整体疆域初步形成“大一统”局面,到秦始皇创立封建郡县“大一统”,古代中华在几千年前就已成为集“国土、国民、国民政权”为一体的政治共同体[13]。与国土、国民、国民政权的现代国家议题不同,封建“大一统”是传统王朝国家的普遍政治认同,是集“王土、臣民、王朝”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共同体。封建“大一统”的政治结构使得古代中华政治共同体呈现自上而下集权性质的治理方式。王朝国家的共同体意识呈现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特点。王朝国家与政权的结合程度高,王朝国家与臣民、政权与臣民却呈现松散疏离的状态,自下而上民众与国家的聚合程度较低。

尽管王朝国家时期中华政治共同体对连接国家与民众缺乏有力的社会建构,但在王土、臣民与王朝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以“天子”为秩序中心、层层扩展的同心圆结构,以此引申出“华夷之辨”或“夷夏之防”[14]。在“大一统”格局下,“华夷之辨”将古代中华大地不同文明程度的人群區分为“华夏”和“夷狄”,是一种华夏本位的早期民族观。同心圆内层文明礼仪程度高的为“华夏”,同心圆外层文明礼仪程度低的为“夷狄”,基本确立了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文化认同层面的关系。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华夏文化由同心圆结构内部逐步向夷狄地区传播,实现了华夏文化与夷狄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融,二者最终均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一统”格局下,“华夷之辨”并未带有分化各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色彩,相反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追寻探索中,“华夷”一体意识逐步形成,成为中华政治共同体的广泛共识。中华政治共同体既是大一统传统延续的政治产物,更是王朝国家时期古代中华的政治实践形式。在几千年的政治实践中,“大一统”格局下的中华政治共同体推进“华夷”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意识的整合,确立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政治共识。

(二)中华民族近代内外环境打造“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政治共识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传统王朝国家“大一统”格局。与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相比,王朝国家社会建构不足导致民众国家概念模糊,国家认同薄弱,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如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现代国家、摆脱王朝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成为重要议题。梁启超开创性提出“中华民族”。此外,梁氏还提倡大民族主义,以此组成一个大民族,摆脱狭隘的民族观,实现了中华民族理论的新飞跃。在时局动荡的内外环境下,中华民族概念及内涵逐步丰富完善并在抗战时期达到稳定状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民族危亡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想政治共识[15],为中华民族救国图存凝聚了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逐渐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制定科学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理论也在此之上适应国家建设需求,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现代国家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重要时期[16]。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一步巩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共识。

(三)中华民族战略方位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政治共識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方位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旨在提升国家认同、增进政治共识,从思想到行动上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战略擘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17]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确立参考坐标,更凝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三方面助力。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家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增强抵御极端思想的能力,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思想保障。二是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民族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社会支持。三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保障了各族群众根本利益,为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三、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形态

团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致力打造的社会形态,而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中重要的实践面向。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是团结的精神,统一战线是中国宪法赋予的极端重要的团结象征[18]。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统一战线作为三大法宝之一,在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巩固政治共识、促进社会团结的作用,并在新时期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9]“爱国”一词明确了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扩大了统一战线可以团结的范围,将统一战线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统一战线在民族关系领域致力打造的重要社会形态,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民族工作的实践方向。作为统一战线五大关系之一,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是统一战线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巩固、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思想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运用统一战线法宝促进民族团结,将民族团结这一核心范式贯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一)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根本原则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实现无产阶级团结联合的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并基于“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政治口号提出各民族团结联合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废除私有制才能真正让各民族享有共同的利益,才能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还基于民族平等视角批判了欧洲殖民剥削压迫现象,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为无产阶级反抗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遵循。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处理民族问题上提出“各民族的工人都应当完全统一”的思想[20]。列宁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为指导,不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推进民族平等为基础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着重论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并强调:“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21]邓小平同志围绕民族团结议题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作出“两个离不开”的重要论断。江泽民同志将民族团结思想推进到新阶段,并提出“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2],“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23]。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族团结重要思想注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实现了民族团结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性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与中华民族理论的有机结合,开启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篇章。

(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基础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满足各民族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基础。历史已经表明,我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确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的命运是相通的。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对立和对抗中依然存在着互市等社会经济交往行为,实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相互对话,但民族不平等不团结现象长期存在。随着历史进程发展,各民族人员交往程度愈加密集,并伴随思想交流,最终达到文化交融和相互认同,确立了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历史上各民族在长期封闭对抗中只会愈加没落,无法满足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并实现相互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深刻把握各民族根本利益取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并通过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援助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系统复杂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单元都不能落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与之相对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得到有效巩固。各族群众文化教育、社会资本和相互认知程度均得到有效提升,各族群众交往形式日趋多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得到有效巩固,民族团结也从单一的机械团结形式逐渐向有机团结转变。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民族地區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了活力,民族团结进一步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凝聚了社会动力。

(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元意味着文化多样,一体意味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文化多样是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是各民族意识生成的内因。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导向,是对文化多样的有效引导,并让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的社会形态需要按照一体的价值目标完成对文化多样基本现状的塑造和整合,在基于各民族间共同利益基础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以此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目标。

从构成要素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既包括我国今天的56个民族,也包括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族群[24]。从政治过程视角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建构的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目标的政治理念或政治思想。它的存在形式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凝聚,更需要政治共同体的价值推进,并深受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和政策工具的形塑和影响。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然遵循维护中华民族最根本利益的理念。在内部层面,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心理层面的认同机制。这种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个体层面的心理认同。在外部层面,民族团结是社会团结的重要组成,是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形成相应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作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

统一战线是策略,是法宝,也是一门科学[25]。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统一战线,其政治目标历经谋求民族独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策略调整,逐步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其根本原因在于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目标完全契合。统一战线不仅是静态的政治联盟,更是以动态性政治联盟功能来构建共同体[26]。在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下,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是集命运、价值、责任和行动为一体的共同体[27]。基于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局限于社会政治范畴,而是与社会价值、目标责任和行动规范绑定的多维复合体。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为各民族建立共同利益基础,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共识,巩固民族团结的社会形态,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力量。

(一)广泛凝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共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主线。在统一战线视野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围绕各民族共同利益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思想保障。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特征,既深受历史传统留下的文化习惯影响,更建立在利益共同体驱动下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利益基础上。

一是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基础。我国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利益基础。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历史壮举,带动包括广大民族地区在内的欠发达地区打赢了脱贫攻坚仗,让发展成果普惠所有老百姓。这些发展成就只有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共同的利益基础。

二是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团结的价值追求。只有在保障各民族群众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兴边富民、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各族群众明确了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是明确了中华民族共同的行动规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群众逐渐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族群众逐渐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嵌入,积累下深厚的情感,心理认同显著提升。统一战线将人心与力量落实到具体的民族事务中,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广泛凝聚起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共识。

(二)在民族工作领域深化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作为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大团结大联合在服务政治目标上具有丰富政治价值功能,同时更蕴含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的具体策略与智慧。从宏观上看,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从这一视野看,中华民族呈现出国家认同为内核、民族团结为外延的结构特征。从中观和微观上看,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不仅是在价值理念上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目标,更为开展具体民族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这就是要致力于民族地区建设,塑造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形态,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各种风险挑战,最终维护中华民族最核心利益。

一是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各民族群众和谐交往,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民族团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在于在思想上明确民族团结共识,在行动上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从而为民族团结事业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性环节,需要各民族在全面充分的交往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共識,做好各族群众“知、情、意、行”四重心理过程的教育引导。建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博物馆(体验馆),讲好中华历史文化故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的切实体验,自下而上形成民族团结合力。

三是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彰显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以创带建、以创促建的形式在地方上打造一批又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传遍企业、学校、街道(乡镇)、社区(乡村),形成有形有感有效的大团结大联合标识。

(三)科学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我国各民族文化呈现出缤纷多样的差异性特征。不同民族民俗文化、衣着服饰、言语习惯不尽相同,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并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工作原则。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多样性体现了各民族差异性。“做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准则。

一是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对各民族核心价值和文化认同起到导向作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实现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的碰撞、对话与交融,最终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补共生格局[28]。中国共产党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开展民族工作,在红色革命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的支撑下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性。

二是处理好民族间的差异性。民族差异增进了中华文化多彩多样的丰富性。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思想指导下,摒弃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正确看待差异性,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在尊重差异中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做到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引导个体民族意识服从、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同团结奋斗。

参考文献:

[1] 周平.政治学中的民族议题[J].政治学研究,2020(1):32-44.

[2] 曹为.古今之争与政治重建:中华民族理论的困境和出路[J].思想战线,2016(5):81-88.

[3] 周平.再论中华民族建设[J].思想战线,2016(1):1-8.

[4] 麻国庆.费孝通民族研究理论与“合之又合”的中华民族共同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23.

[5] 曹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5):4-13.

[6] 常士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多重建构及其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1-8.

[7] 李静,高恩召.从自在、自觉到自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8-47.

[8] 陈明明,李松.当代中国党政体制的沿革:路径与逻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6):1-17.

[9] 肖存良.革命化、现代化与社会化:建党百年以来统一战线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1-27.

[10]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30(2).

[11][17]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1).

[12] 贺东航.“大一统”治理与中国政治的内生性演化之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171-180.

[13] 潘维.大型政治共同体的逻辑——读潘岳《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33-37.

[14] 闫恒,班布日.夷夏关系与“大一统”的历史形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198-208.

[15]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N].益世报,1939-02-13(9).

[16] 曹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7):4-17.

[18] 张劲.团结宪章——宪法的中国意义[J].政法论坛,2014(1):3-16.

[1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

[20] 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0.

[21]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22]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57.

[23]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57.

[24]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

[25] 钱再见.从科学到学科:新时代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23(4):45-53.

[26] 林华山.共同体视角下统一战线的战略功能与发展趋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26-38.

[27] 齐卫平,柴奕.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27-32.

[28] 张福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向度:谷苞先生中华民族共同性思想的生成逻辑与主要内涵[J].新疆社会科学,2021(1):62-70.

[29] 史诗悦,钱再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出场语境、价值功能与实践向度[J].学习论坛,2024(1):102-111.

责任编辑:赵晓锋

收稿日期:2024-03-02

作者简介:钱再见,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统一战线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史诗悦,浙江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统一战线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制度体系建设的百年演进及经验启示研究”(21&ZD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战线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