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

2024-06-10 21:55夏爱军王荣闫晓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夏爱军 王荣 闫晓

摘 要:文化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宁夏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汇地带,如今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具有典型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宁夏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基础,通过文化实践拓宽文化空间、开发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媒介,从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文化实践;共同文化;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作为民族地区,宁夏一直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各个地区的文化元素不同、历史厚度不同,进行文化实践的方式和效果也有差异。本文以宁夏为例,从威廉斯文化实践的理论视角探究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拓宽文化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

一、文化实践的基本内涵

文化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在实践哲学的产生、发展脉络中,文化以一条隐含的线索贯穿实践哲学的始终。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出发,培根的“科学-技术”实践是对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实践的有益补充,两者的本质都是文化,但是限于文化的具体形态,即所有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实践[2]。英国文化研究奠基者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重点关注文化的社会过程和日常生活,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的整体生活方式,文化实践的过程就是通过文化选择、文化阐释和文化创新的方式实现文化再生产[3],提升文化的价值,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传承和发展文化。

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建立在情感结构的基础上,他强调文化实践和情感体验。情感结构强调特定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形成的共同情感经历、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记忆,这种情感结构也在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但涉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而且更强调集体经验和文化传承[4]。威廉斯认为文化实践的目标是通过共同文化构建文化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即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各民族享有的共同文化。文化实践可以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实践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赋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特殊的实践意义。通过文化实践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用共同文化构建文化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二、文化实践的路径探索

威廉斯认为文化实践的目标是构建文化共同体,通过文化实践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文化实践拓宽文化空间、开发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媒介。

(一)拓宽文化空间

“空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人类学研究中的“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又被称为“文化场所”(Culture Place),泛指各种公共文化场所、历史文化街区等,有些人类学家用“文化空间”特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基本类型,它是一个实体空间[5]。实际上,文化空间具有历史遗存性和活态传承性[6]。也就是说,文化空间是人类文化的积淀,人类文化在此空间内传承和发展。

威廉斯认为文化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制度、技术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文化空间主要指特定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的场所,“空间”不是物理概念,而是指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本文所探讨的文化空间为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首府银川是民间传说中的“凤凰城”和“兴庆府”,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一直为历代王朝的戍边重镇。

在贺兰山地区,历史上有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狩猎放牧,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态,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7]。宁夏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交汇地带,自秦汉以来逐步形成引黄灌区,具有典型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各民族杂居而生、血脉相融成就了这片包容性很强的文化空间,“灵州会盟”就是最好的见证。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從长安出发到达灵州(今宁夏境内),会见了众多归附大唐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使者,并在漠北地区设立了“六府七州”,推行郡县制度,将其纳入大唐的行政区划管理,在血缘、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关系。“灵州会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框架下民族融合的进程[8]。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线建设”等多项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来自祖国各地的军工企业人员、国有企业员工、科研技术人员等建设者涌向宁夏,为建设宁夏、发展宁夏作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宁夏吸引了全国近百万各族儿女创业就业,几十万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加入了“建设美丽宁夏”的队伍。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宁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多年来宁夏一直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不断拓宽文化空间。例如,银川市通过“十进”活动全方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到目前为止,银川等五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发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可以开发并创造出财富的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文化和文化资源能相互转化[9];文化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主要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源于深厚而悠久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即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10]。

威廉斯认为文化资源不仅包括物质的,还包括语言、符号、意义、价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精神层面的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财富,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故宫、长城、天坛、坎儿井、布达拉宫等,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江格尔、格萨尔王、玛纳斯等震撼人心的民族史诗,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传承了守护家园、保家卫国的中华民族家国情怀;饺子代表团圆、美好、祥和,石榴代表团结、和谐,中国结是团结、美好、和谐的象征。文化符号是文化实践的基础,它可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沧桑巨变的共同历史记忆、凝聚中华文化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银川作为宁夏的首府,率先以石榴为原型,创作出“1+6”卡通IP形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宣传符号,目的是将抽象的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具象化的文化符号。“1”代表银川市,“银银”的IP卡通头部用“小石榴”代表各族儿女紧紧相拥;头顶用四瓣绿叶寓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胸前的品牌标识凸显银川地域属性;颈部山纹表达了宁夏各族儿女守护贺兰山生态屏障的信心和决心;身体底部的“几”字形线条代表着黄河,体现宁夏各族儿女都有保护黄河、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的使命。“6”代表银川所辖的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每个地区的IP形象与“银银”相呼应,深入挖掘阐释了地方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支撑。银川“1+6”IP文化符号在公益广告、文创产品、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中推广使用,让各种代表地方特色的“石榴”符号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点滴,让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载体。黄河、贺兰山等文化符号强化了各族群众对宁夏的认识,每个符号背后的寓意承载了宁夏各族儿女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宁夏独有的文化符号凝聚中华文化价值共识,增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三)创新文化媒介

威廉斯认为媒介并非单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媒介具有能动性、规律性和选择性,它在塑造文化和社会认知,也在影响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播。他认为文化媒介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音乐等共享的符号体系促进社会交流、维持社会关系。文化媒介具有综合、能动和开放的特性,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符号信息促进社会的交流和意义的生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成为变革的载体、历史的创造者[1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文化媒介传播作用,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12]。如今,网络空间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运用网络传播中华文化,进行文化实践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推动力量。例如,“银川石榴云”传播中心于2022年正式上线运营,其中“小宁大讲堂”以系列动漫的方式讲述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的文化标识,是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和共享映像,也是凝聚各民族的象征符号和精神密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文明印记和基因血脉。创新文化媒介,拓展“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文化传播途径,使互联网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运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不断增进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互联网的文化实践功能,用“共同文化”构筑中华民族網络共有精神家园,在网络空间中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三、文化实践的提升策略

共同体就是一种共享的认同感,它着眼于共同关怀[13],也就是社会文化合成体。近年来,宁夏各地通过多渠道不断拓宽文化实践路径,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夯实文化实践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的思想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成就,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最终形成了指导中国文化建设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核是文化自信[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文化自信是文化安全的屏障,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自信源于五千多年延绵不断、驰而不息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寻找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中华历史文物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中铸就文化自信。

宁夏各地区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进行自上而下的理论宣讲,通过学深悟透“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历史文化学习中汲取力量,感受中华民族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从而不断夯实文化实践的理论基础。

(二)夯实文化实践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16]。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民族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是实现复兴伟业的底气,这份底气源于五千多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大团结是实现强国建设的基础,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将绘就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崭新画卷。

当前,国内外敌对和分裂势力依旧存在,妄图从文化理论上否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同时,现实生活中因语言、习俗、信仰等差异导致的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涉及民族问题的网络空间舆情对现实生活形成了隐形的威胁和挑战。在此情形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路径。

宁夏采取多种方式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一是开展生态移民。从1997年开始,宁夏启动生态移民工程项目,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百万移民大搬迁工程。例如,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搬迁生态移民扶贫安置区,先后安置了宁夏南部山区八县156个乡镇、412个村的各族贫困群众23.5万人。又如,从2011年开始,银川市先后接纳、安置25万生态移民(其中少数民族占30%左右)。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吴忠市回族人口占比近55%,体现出典型的民族互嵌式格局,各个社区通过多种多样的邻里节活动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为构建全方位互嵌式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唤醒共同记忆。石嘴山市曾是宁夏乃至西北的重工业基地,因煤而建、依煤而兴,被称为“塞上煤城”,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都产自这里,石嘴山市利用废弃的洗煤厂记录了石嘴山的工业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唤醒了三线建设过程中各族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诠释了“五湖四海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内涵。

(三)夯实文化实践的情感基础

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建立在情感结构的基础上,他强调人们的共同情感经历、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记忆,这种情感结构强调集体经验和文化传承。其中,符号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凝聚共识的重要媒介。中华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国家形象、中华民族精神等独特意义的表达。

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图腾,它可以唤醒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共鸣,是各族儿女的情感归依。例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凝结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统一、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需要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构建以“黄河”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17]。又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承担着维系民族情感的重任,“钢铁长城”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标识。黄河、长城等中华文化符号凝聚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认同、心理依恋,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宁夏在加强文化强区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凸显黄河、长城等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建设。例如,很多品牌LOGO的设计中都有“几字湾”字样的黄河标识;宁夏吴忠中华黄河楼凸显自身的历史阐释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为各族儿女了解黄河历史、传承黄河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的建设,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长城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关系,获得共同的文化体验。

四、结语

文化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威廉斯认为文化实践的目标是构建文化共同体。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前提是拥有共同文化或者共同的文化体验,文化实践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不同的文化实践方式,让各族群众感受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中华文化的多元,通过文化实践形成共同的文化体验,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9.

[2] 丁立群,张金鸽.文化实践论: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23(7):1-10.

[3]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337.

[4] Raymond Williams.Marxism and Literatur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140.

[5]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88.

[6] 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12.

[7] 哈布日图娅.凤城儿女一家亲 民族和美共筑梦[J].中国民族,2020(1):22-27.

[8] 张腾.“灵州会盟”及其历史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74-77.

[9] 檀文茹,徐静珍.论文化资源及其功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12-14.

[10] 于宏伟,虎有泽,林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甘肃实践与经验[J].贵州民族研究,2023(5):19-25.

[11] 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77.

[1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3]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2.

[14] 曹劲松.文化自信: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核[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1-9.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16]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1(1).

[17] 王荣,闫晓.黄河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90-96.

责任编辑:赵晓锋

收稿日期:2024-03-07

作者简介:夏爱军,银川综合保税区党政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民族政策;王荣,宁夏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教育;闫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民族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认同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的研究”(19BMZ003)、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关于宁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路径研究”(23NXBMZ03)、银川市哲学社會科学规划项目“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对策研究”(23YCSKXM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