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共情传播理论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而难通”的尴尬困境。统战部门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时代机遇与严峻挑战,系统筹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从锚定共情主旨、契合共情原则、坚持共情基调、扩大共情空间、寻求共情中介五个方面把握逻辑理路,从传播主体协同化、文化内容多元化、交流渠道立体化、受众细分精准化、效果评估科学化五大维度进行路径探索,全方位提升中华文化共情传播效果,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建立中华文化海内外人文共同体。
关键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相知相通;共情;人文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其中包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是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大国博弈加剧的新形势下,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显得更加紧迫而重要。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使命任务和形势变化,有力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积极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是筑牢海内外中华儿女“根魂梦”的重要基础,是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支撑,也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依托。研究好如何加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华文化“传而难通”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国家之间误解、误读和误判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中外民众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有待拉近。本研究运用共情传播理论,分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以锚定共情主旨、契合共情原则、坚持共情基调、扩大共情空间、激活共情体验五个方面阐明逻辑理路,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维度进行路径探索,积极探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路径,构建海外统战工作新形态。
一、共情传播理论为中华文化海外傳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提供有意义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相知相通总关情。情感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强大力量,在人类普遍性认知判断中具备主导性、优势性和驱动性作用。
共情是“一种以正确的情感回应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是一种带有认知元素的情感或情绪状态” [1]。共情从浅入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即传受双方对于对方情感的感同身受,人同此心、将心比心,实现“你同情我、我同情你”;第二阶段是“认同”,即传受双方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消解障碍因素,通过求同存异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实现“你认可我、我认可你”;第三阶段是“行动”,即在求同存异、相互认可的基础上,做到行动上彼此支持,实现“你帮助我、我帮助你”。
从“感知”“认同”到“行动”,共情的实质是主体在识别、理解他人情感后产生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共鸣通过行动反馈给对方[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时刻,海外捐赠物资上印制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句,让人们为之感动,这是一次成功的共情传播实践。海外受众因受所在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对异质文化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怀疑和抵触。但当产生共情后,情感融通会促成异质文化圈的受众产生积极预期与行为,诸多传播障碍将得到有效疏通和化解。可见,共情传播对国家、政府、组织乃至微观层面的个体在文化传播、感召力提升和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具有确定而特殊的重要价值。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正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形成“共通的情感空间”,从文化传播变成共同期待,从有所了解变成逐步认同,从情感共鸣变成相知相通,从而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最高境界。离开共情,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共情传播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打造全球人文共同体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
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面临的时代机遇与严峻挑战
当前,在海外统战工作中一定程度存在着某些倾向或误解,即把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仅仅视为一种话语生产、市场竞争、媒介控制、舆论斗争等文化输出手段和能力。这窄化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问题领域和理论基础,忽视了共情传播在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造成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而难通”的尴尬情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加速演变的宏阔背景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面临着新的时代机遇与严峻挑战。
(一)时代机遇
1.“新全球化时代”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提供了历史契机
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拓展了世界发展格局。世界格局由“英式全球化”“美式全球化”迈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新全球化时代”[3]。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推动共建蕴含中华文化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文明的前进道路。因此,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对人类文明发展责任重大,也正当其时。
2.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自信。
3.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加强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布局下,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国际传播工作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华文化表达与国际传播受到国际舆论和海外受众的赞誉,彰显了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也体现出海外受众对诉诸情感共鸣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的认同和肯定。
(二)现实挑战
1.美西方的打压严重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中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了跨文化传播的难度;“中国威胁论”不断升级演化,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对态度;美西方持续妖魔化孔子学院,将文教议题政治化。这些都给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带来了不利影响和障碍。
2.文化传播体系自身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制约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一是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看不到”。文化走出去的数量偏少,能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的正面题材还不多、特色不鲜明,造成国外民间社会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处于空白、陌生状态。二是海外社会对中华文化“看不懂”。对国外民众的文化需求把握不精准,国别区域及分众对象的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做到内外有别,官方语言色彩较为浓厚,导致一些国外民众不理解甚至反感。跨文化传播人才储备不够,民间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看不进”。传播内容往往缺少新意和深度,传播趋于同质化,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国外民众看了也印象不深,难以形成共鸣,导致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效果不理想。
3.文化差异和情感性信任缺失成为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需要跨越的鸿沟
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此如不能加以包容,可能形成文化壁垒,会引发中西方文化交往中的怀疑、误解和防范,使得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被误读。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形态之一,中华文化不但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且构建着与世界各国的相互情感与信任,形成促进国家间交往合作的情感资本。但近年来,由于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利益在国际关系中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美好历史记忆更待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更待注入深层次的情感动力。
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的逻辑理路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本质上是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的问题。共情传播所蕴含的直指人心的力量,有助于消解交往互动中的观念和情感对抗,塑造民众对“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特征的个性感知与评价。共情传播不仅是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助力海内外情感融合的“传播术”,更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好策略”。
(一)锚定共情主旨,赋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多重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提供了价值旨归。
1.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突破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阻隔,就要注重通过共情讲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要借助游戏、视频、动画等各种载体整合创意内容、视觉符号、悦耳音乐、非语言符号等通感性叙事方式,使之产生强大的情感调动能力,让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能够共情并无障碍地了解中华文化精髓。获得第9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项的《美国工厂》讲述一個中国工厂在美国创业改革的故事,片中的共情叙事策略无疑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2.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
对于文化而言,感召力是指对异文化族群的正向、善意的影响,使其思想、行为逐渐向本文化靠拢、变化的作用和力量[4]。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从来不是靠穷兵黩武和对外扩张,而是通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将中华文化精神上升为超越个体的普遍情感叙事,以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共情结果。李子柒作为一个古风美食类视频博主,以唯美、诗意、浪漫的中华田园牧歌生活方式引发各国网友的情感共鸣,在海外圈粉无数,增强了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感召力与创造力。
3.增强中国形象亲和力
国家形象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直观地体现着一国的主流民众对他国的融汇情感在内的整体性知觉和评价。文化传播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因为拟人化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中外友好亲善的精神内涵,激发了外国受众对它的喜爱和追捧,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证明,具有人文感、民间性、情感化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最易使中国国家形象的亲和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4.增强中国话语说服力
要找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用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事例、素材,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化交流互鉴。例如,生态文明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2021年,中国以云南野生亚洲象离开栖息地北上事件为契机,抓住对外传播机遇,共情讲好新时代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故事,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对自然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国,巧妙提升了中国软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经指出,“软实力说到底,就是一种叙事的能力”,其实这也是塑造国家间共情理解和信任关系的话语实践能力。
5.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
国际舆论场充斥着大量谣言诬陷与政治偏见,其背后是美西方对中国言论空间的打压、对中国民众国际交往的遏制和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限制,从本质来说是对中国的不友好情感。例如,针对国外对中国疫情的质疑和指责,我们用“洋人的嘴说中国的理”,支持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纪录片,该片在日本上映后,深受当地民众好评,很多人惊叹中国抗疫之有力有效,有关疫情谣言不攻自破。通过共情化解和拆除传播阻隔,使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中华文化精神被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喜爱、认同和接受,增进海外受众与中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进而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和情感融合,是增强我国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前提基础。
(二)契合共情原则,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情感力量
共情的实质是主体在识别、理解他人情感后产生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共鸣反馈给对方。共情传播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存在共通的原则。
1.契合话语感染性原则
在共情传播中,感情充沛饱满、节奏鲜明强烈、语气动感有力的语言富有感染性、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有效沟通传受双方的情感,实现深层次的感情交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体现活的、有生命力、有张力的中华文化内容。例如,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艺术展演就是通过现代音视频互动科技再现中华文化历史对话空间,吸引诸多海外中华文化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沉浸式体验中华艺术之美。
2.契合内容接近性原则
在共情传播中,受众基于对自身文化、语言、风俗等的熟悉,更倾向于接受与该文化、语言、风俗接近的内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想深入人心,就必须强调传播对象的“在场”,选择贴近对象国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和价值逻辑的内容,寻找对话的共同点、兴趣点和贴近性,消弭与海外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和关系盲区。
3.契合行为亲近性原则
共情传播为了满足和引导对象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会在行为中采用亲近性叙事,体现出更多的亲近性、主观性和主动性,使情感传播更具道德感和审美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摒弃“自说自话”的情感疏离,要通过“我和你”共情视角和社交方式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要分类分层分群体研究国外民众的行为特点,在互动中让中华文化贴近外国受众,让外国受众喜欢中华文化,衍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不断破圈的动力,呈现出新的传播面貌。
(三)坚持共情基调,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传播赋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总体目标,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体现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与共同情感,最能够激发共同的情感。
1.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
文化只有交流,才能葆有活力。正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不断碰撞和交流,才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各种文化以及生产这种文化的国家、民族、社会民众的了解,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隔阂也就容易消除。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要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国外社会读懂中国的桥梁和纽带,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2.以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
文化只有互鉴,才能提升品质。在全球化时代,一种文化只有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身文化体的有机部分,才能让自身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要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秉持“对话与互鉴”精神,破除“文明冲突论”所代表的不和谐的、陈旧的、过时的思维理念,立足时代高度兼容并蓄,助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铸就新的辉煌。
3.以文化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文化共存才使人类文明的天空多姿多彩。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基于不同历史、国情、习俗等因素孕育出不同文明,各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要有平等共存意识,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当今世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推动世界文化共同繁荣。
因此,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建设中华文化人文共同体的必要基础,也应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的共情基调。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发掘、体现和唤起共同情感而设置情感议题,激发海外受众在探讨有关人类发展的共同问题时,实现情感上同频共振,进而实现行为上同向同行。
(四)扩大共情空间,全方位融通中华文化共情传播场景
触景生情、情因景生、由景及情是人之常情。要全方位融通中华文化共情传播场景,使得中华文化不仅“传出去”,而且“融进去”,扩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共情空间。
1.融通“公传播”和“共传播”的共情场景
“公传播”是自上而下的传播,主体以国家领导人、国家机构、国家媒体、主流媒体等为主。“共传播”是自下而上的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民间“草根”为主。“公传播”和“共传播”要有机融通,才能真正激发出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
2.融通“自传播”和“他传播”的共情场景
“自传播”是中国人自己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华文化,“他传播”是外国人向海外受众传播中华文化。“自传播”和“他传播”的有机融通,能够显著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效率与效果。
3.融通“内传播”与“外传播”的共情场景
“内传播”是面向国内民众的中华文化传播,“外传播”是面向国外受众的中华文化传播。要树立内外一体化的传播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完善中华文化海内外传播格局。总之,要融通多维传播场景,扩大全球、全时、全业、全员的共情空间,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知相通。
(五)寻求共情中介,深层次激活中华文化共情共鸣体验
要突破跨文化传播“传而难通”的问题,就要找到沟通的中介物,即引发传受双方产生相同或接近情感态度的客观事物,以唤起传受双方的“共享表征”。因此,在共情传播中找到共情中介是实现彼此情感相知相通的关键环节。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要积极寻找这种能产生相同或接近情感态度的决定性中介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外访问时就非常擅长用当地受众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来阐述观点,减轻中华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群体间的“文化折扣”。例如,对欧洲朋友講“一棵树挡不住寒风”,对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对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虽然表达的是共同的道理,但总能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方式让他们既听得懂也听得进。总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遵循对外传播的基本规律,以受众为中心,从引发传受双方共享表征的决定性符号着手,叩开其情感之门,跨越不同政治与社会制度、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藩篱,进而唤起共情,引发共鸣。
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的基本策略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跨文化、跨历史、跨地域、跨媒介的传播,也是需要多部门、多主体、多渠道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形成合力机制才能有较好效果。统战部门要系统筹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把统一战线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针对相关人群,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维度提升中华文化共情传播效果,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建立中华文化海内外人文共同体。
(一)传播主体协同化
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对外传播的主体呈现出日益多样的特征,跨国化、社交化、情感化成为传播领域的趋势。因此,在政府主体之外,需大力推动各个方面多主体协同传播,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获得更大范围的共情效果。
1.要重视发挥公民个体灵活传播作用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个体拥有较多发声机会,而且其传播内容因亲和力强、贴近生活、形式灵活等优势更容易被海内外受众所接受,因而他们已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培养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留学人员、民族宗教界中的网络“意见领袖”,让民间力量获得更多成长空间,生长出具有真实活力的统一战线对外传播力量。
2.要重视发挥华侨华人在地传播作用
华侨华人身上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烙印,是中外民间交往的使者、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纽带。要建立健全相关民间组织机构,完善运作规划机制,发挥好华侨华人作为海外民间力量的在地传播作用。
3.要重视发挥外国友人辅助传播作用
随着中国的发展,愿意传播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要重点培育和引导一批“洋网红”,对国外民众而言,通过他们发声,往往更有可信性和影响力,如海雯娜、马佳、瑞丽、郭杰瑞、大山等。要重视联系、运用、调动好知华友华力量,发挥他们熟知西方文化环境、了解中国文化、贯通中外的独特优势,促使他们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民心相知相通作出更多贡献。
(二)文化内容多元化
可从文化信仰、文化理念、文化仪式、文化符号、文化产品五个方面构建可资海外传播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人们的共情传播载体。
1.从文化信仰维度创设共情内容
中华文化信仰集中体现于儒释道思想精华,儒家强调仁,释家强调善,道家强调朴,三者和合共济,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和”气质,也构成了现代话语体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信仰之源。要充分发挥华文教育的优势和作用,从教师、教材、教学各方面,把语言学习、文化教育和文化信仰塑造结合起来,夯实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基础。
2.从文化理念维度创设共情内容
文化理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和处世准则。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体现着世界文明体系蕴含的共同规范和共同价值。因此,要从文化理念维度创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情语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3.从文化仪式维度创设共情内容
文化仪式是中华文化信息系统的外在行为体现。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乐修内,礼修外”的礼乐教化塑造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与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文化仪式对海外受众而言,是一场公开的中国文化展演。要从文化仪式维度创设“中华仪式化生活方式”的共情内容,通过政治仪式、传统节日仪式、人生仪式、大型纪念活动仪式等载体,帮助海外受众重拾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弘扬“礼乐之邦”万古长青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气质。
4.从文化符号维度创设共情内容
长城、功夫、大熊猫、丝绸、中国美食、太极图、汉字等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文化符号。近年来,江苏省连续举办海外秦淮灯会、水韵江苏、海外文化嘉年华等一系列文化传播活动,向海外展示了江苏形象并取得广泛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要从文化符号维度建构共情内容,增强中华文化符号在视觉听觉、文化创意、人物社交、娱乐消费等各领域的象征标识作用。
5.从文化产品维度创设共情内容
文化产品是中华文化信息系统的外在体现,既体现物质性,也体现符号性,因而是物质功能和符号表征的统一。据江苏省一项面向海外的调查显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是中餐、中医、武术。当前要找准海外文化传播的切入点,从文化产品维度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传播中华审美、话语体系与价值观,通过市场手段潜移默化提升中华文化共情力。
(三)交流渠道立体化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除了传统的人际传播渠道外,还要积极打通触发共情的其他渠道,多措并举提升传播效果。
1.应用好媒体传播渠道
互联网日益成为争取人心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要善于运用网络实现工作广泛覆盖。一是“造船出海”,面向海外建设运营自主可控的传播媒体。二是“借船出海”,积极利用脸书、推特、优兔等海外相对成熟的媒体,面向平台既有用户直接开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活动。三是“共船出海”,拓展与国外媒体合作,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技术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发海外主流市场,提升海外知名度。
2.应用好产业传播渠道
中华文化海外傳播可以借助文化刊物出版发行、文化IP授权、视频音频产品开发、文化旅游建设等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在满足海外受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同时,间接开展国际传播活动,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这种方式作为一种带有国际传播功能的跨国经济活动,具有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效果柔性等优势,应成为未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路径之一。
3.应用好现场传播渠道
中华文化现场传播是通过组织文化品牌推介、文化艺术演出、文化交流论坛等活动,为海外受众营造面对面、近距离、身临其境、实时互动的交流传播模式。现场传播模式的优点是符合精准化、本土化、分众化的传播趋势,受众体验感好、互动性强、参与度高、反馈及时。后疫情时代,中华文化的海外现场传播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受众细分精准化
要以受众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语言文化差异、发展现状和对外关系情况,打造差异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共情传播话语体系。
1.巩固夯实“基本盘”
以海外华侨华人、周边国家(地区)受众、亚非拉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受众、传统友好国家(地区)受众为“基本盘”,按照地域、职业、教育水平、年龄等指标进一步细分。统战(侨务)部门发挥地缘、亲缘优势,多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交流合作,夯实基础力量,促进民心相知相通。
2.高度关注“重点盘”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点盘”是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和智库。西方传媒和智库聚集了大量高级专家,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认同会深深地影响国际社会。因此,要谋求分众化表达方式,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面向西方传媒和智库,通过专业交流、学术研讨、组织访问等形式,提高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针对性,这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领域。
3.精准把握“突破口”
对于普通大众这一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运动、艺术、发展等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多多打造诸如“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文交流平台载体,着重加强互动交流。例如,在大型文化活动、国际赛事等举办之际,在全球范围组织和吸引国际友人通过短视频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并组织优秀作品的创作人来国内参观访问,从普通人中挖掘出“代表人”。
(五)效果评估科学化
为保障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的有效构建并产生实效,要建立规范合理的效果评估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总结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成效时,不能仅仅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账号的粉丝量,作品的点播量、点赞量、转发量和评论量等数量指标来进行单一评估。这些数量指标更多体现出传媒层面的效果,而很难真正衡量文化作品在实现共情和促进认同方面的效果。因此,要探索建立以国家形象、传媒信息、受众情感的三维框架,覆盖短期、中期、长期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具体项目方案、组织管理运行和整体传播效果等情况进行分别评估,尽量使评估结果反映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共情传播效果、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的依据。
五、结语
共情传播理论为突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传而难通”的现实困境,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提供了创新而有意义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作用,着力以共情传播为切入口消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隔阂,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相互配合,建立跨文化、跨国家、跨民族的海内外人文共同体,促进海内外民心相知相通,为汇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里夫金.同理心文明[M].蔣宗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
[2] 李成家,彭祝斌.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5):65-69.
[3] 史安斌.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J].国际传播,2018(5):1-5.
[4] 李宛真,刘东建.中华文化感召力在海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提升策略[J].中国报业,2021(23):50-5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责任编辑:宋好
收稿日期:2024-03-01
作者简介:王晓芸,西安社会主义学院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一战线理论和传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2022年度招标课题“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助力海内外情感融合——基于共情理论视角”(KT2022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