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斯亮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还存在教学诊改机制亟待健全、教学诊改存在趋同化困境、教师内驱力不足、教学诊改整体意识缺乏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职学校就要以“大数据+”思维为指导,搭建诊改平台、完善诊改机制,明确办学定位、彰显“一校一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落实诊改要求,提高整体意识、贯彻诊改要求,以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数据赋能;中职;教学诊改;实施路径;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5-0109-04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度课题“西藏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诊改路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XZJYKT421006)的研究成果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内在诊断和提高提出新的要求,并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形成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此通知引起了职教界的关注,各学者从“诊改”与“质量提升”的关系、“诊改”的路径、“诊改”的质量保证机制等多个领域进行大量研究,成果显著。然而,对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赋能教学诊改的讨论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赋能中职教学诊改”的研究较为匮乏,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探讨。
1.大数据与“数据治理”的内涵
“数据”是指能够满足特定需要的信息。从广义上讲,数据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特殊资源。在信息时代,数据是信息产生的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著名学者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他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比作“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1]2011年,麦肯锡公司提出:大数据就是巨量资料[2]。可见大数据正在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走进人类视野。近年来,基于海量数据产生的大数据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政府、企业提供了科学决策、精准治理的重要手段。數据治理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大量具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数据”视域下的“数据治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分析和推进中职教育诊改,实现中职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中职教学诊改的内涵
数据治理是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的教学诊改,既需要对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诊断与改进,也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大数据时代是一个规模大、类型多、结构复杂、处理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的海量数据集合时代,中职学校可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进而提出新的决策或预测方案[3]。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扩展,为中职教育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如,中职学校可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趋势,提升中职教育质量。总体而言,中职学校教学诊改,要在数据治理理念指导下,对传统诊改模式进行改造;要通过建立数据采集机制,采集学校和学生的多元数据;要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对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诊断与改进;要通过建立数据应用机制,实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治理体系,形成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良性循环,能使教学质量管理真正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可视化、清晰化、准确化与科学化。
1.中职教学诊改机制亟待健全
中职教育诊改尚处在摸索阶段,许多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中职教学诊改质量很难达到预期。首先,诊改意识不强。部分中职学校还处于形式化状态,没有形成动态、持续的诊改目标,没有形成对教学诊改重要意义的认识,没有形成教学诊改的合力。其次,硬件设施不完善。部分中职学校缺乏相应的诊断仪器和信息设备,阻碍了教学诊改。再次,信息技术人才素质偏低。部分从事教学和管理的人员缺乏信息素养,制约了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最后,缺乏共享意识。共享意识缺乏,很难实现教学信息的高效利用,影响中职教学诊改效率和质量。
2.中职教学诊改存在趋同化困境
一是对教学诊改的理解不够,诊断对象单一。部分中职学校教学诊改主要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诊断”。教师对教学诊改的参与程度较低,对教学诊改的过程及效果缺乏整体认识。诊改主要以学校或其他部门为主,没有充分发挥专业诊改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职能,不能使各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是诊改过程不够规范。存在的问题有:诊改小组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队伍不够专业;诊改小组的运作机制不健全,不能保证教学诊改的规范化和有效开展;缺少科学的评估指标,使得教学诊改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少督导与反馈机制,使得教学诊改不能及时跟进与调整。
三是对教育质量的认识滞后。中职教育的内在质量保障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思想尚未完全落实。具体表现为: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对学生的能力素养目标以及职业岗位的规范;教学诊改标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诊断标准缺乏对职业技能素质的具体说明;在评估指标上,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全面评估;教学诊改过程尚不完善,缺少对学生进行质量监测与反馈的有效机制。
3.中职教学诊改教师内驱力不足
教师作为诊改主体,其内驱力直接关系到诊改的成败[4]。部分教师对诊改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意识,内驱力不足,热情不高。这不仅会影响诊改的顺利开展,还会影响诊改质量,使得诊改难以达到预期。
4.中职教学诊改整体意识缺乏
学校教学诊改是一个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学校各部门各有分工,各有各的责任,各部门、各领域的工作还不够完善,缺乏一种整体意识。教学诊改涉及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诊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够、职责不明等,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和协调,整体意识淡薄,影响诊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信息共享”和“数据应用”观念上有一定的偏差。各单位并未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使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有关部门对“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诊改由教务处等教学单位负责,与其他部门无关。
二是缺乏系统的思考。教学诊改是一项涉及学校教学、教研、德育、就业、人事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到位,缺乏系统的思考,影响教学诊改效率。
1.搭建诊改平台,完善诊改机制
在全球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5]。在数据治理下,中职学校教学诊改改革创新,必须要积极把握信息化建设新机遇,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学诊改平台,形成完善的诊改体系。首先,重视优化状态数据结构,强化专业建设层面的数据采集。其中,应面向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毕业生就业质量、各专业资源配置情况、各专业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等项目的数据采集工作。其次,紧密围绕这些项目细化完善状态数据平台信息功能,加强对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分析、研究,增强数据平台统计分析功能,并以图表形式呈现分析结果,这有助于诊改队伍直观掌握中职学校教学现状[6]。
2.明确办学定位,彰显“一校一色”
中职学校要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同时,中职学校教学诊改不能局限于学校内部,要基于“一校一色”,整体推进中职教学诊改,真正发挥学校内部诊改的“指挥棒”作用。随着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职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一校一色”是指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明确办学定位基础上,中职学校应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应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应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是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教学诊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诊改。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监控与反馈小组,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校长要亲自抓,要以问题为导向,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明确诊改领导小组成员和各部门的职责任务。要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带头学习诊改工作方案和细则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学校要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要把教学诊改与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规划相结合,整体推进。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善于发现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诊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要以评促建,全员参与。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要让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其中。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推进和持续运行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只有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诊改工作的落地实施。同时,中职学校要将诊改工作与“三教”改革有机融合,与课程教学改革有机融合,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融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在诊改工作中,中职学校需要通過信息平台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信息平台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诊改过程中的实时监控、诊断。在信息化技术手段下开展教学诊改,可以有效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解决传统的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不同群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数据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查看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管理者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师进行精准指导。第二,解决传统教学诊改行政管理者”、师生“唱独角戏”的问题。在信息化技术手段下开展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采集相关数据后,由学校教学诊改办公室汇总统计并反馈给行政管理者。行政管理者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诊改策略,从而达到诊改目的。
三是要注重内涵,全面提升。中职教学诊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整体的深入推进,更需要教师、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参与,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中职教学诊改不只是学校内部的“单兵作战”,还需要学校与政府、企业等联动,构建诊改的社会生态系统,共同推进中职教学诊改。中职教学诊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中职教学诊改要坚持质量为先、特色办学、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学校整体内涵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3.激發内生动力,落实诊改要求
在数据治理视域下,落实中职教学诊改要求,应激发中职教师内生动力,提升其整体意识。
首先,中职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在数据治理视域下,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定位,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由“教育教学实施者”向“教学诊改促进者”转变。学校要统筹管理、统筹规划、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和外部教育教学资源。其次,中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诊改价值观。在数据治理视域下,中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诊改价值观:诊改不仅是对个人教学行为的诊断与评价,更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反思;诊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对自身专业发展负责、对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负责。
4.提高整体意识,贯彻诊改要求
要运用“大数据+”思维,以教学诊改为抓手,深化中职教学改革,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从大数据治理视域看,以诊改平台为基础、以数据为驱动,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大数据+”思维推动学校治理模式变革和管理方式转变,能够有效激发学校活力、提升学校发展质量[7]。中职学校应把教学诊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一是要加强诊改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校、部、院(系)、教研室等多层级诊改工作联动机制;二是要加强诊改的制度建设,使诊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要加强诊改的组织领导,确保诊改工作有效推进;四是要加强诊改的经费保障,确保诊改工作有效开展;五是要加强诊改的文化建设,确保诊改工作提质增效[8]。中职学校教学诊改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因此,在实施中,中职学校要通过教育宣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诊改理念,提高教师整体意识;要通过开展全员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诊改意识、形成正确诊改理念;要通过搭建平台,提升教师诊改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竣云.未来将怎样?如何做?———读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前言后感[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455-456.
[2]陶雪娇,胡晓峰,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S1): 142-146.
[3]何武林.“循数治理”引领职业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J].职教论坛, 2019(02):143-146.
[4]许刘英.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教学诊改:内涵、理念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9(02):28-32.
[5]杜庆波,徐胤莉,王晓秋.教学诊改的辩证法、时间观、空间观和价值观———基于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南信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73-76.
[6]金怡,张文有.中职学校协作共建教学诊改数据中心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0(35):65-68.
[7]邓文容.“循数治理”助力职业院校内部质量诊改研究[J].成人教育,2022(05):72-77.
[8]王云珠.中等职业学校实现有效教学诊断与改进需要处理好的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8):19-25.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Data Empower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Siliang
(Xizang Linzh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Linzhi 860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mechanism, the dilemma of convergence in 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insufficient internal motivation of teachers, and a lack of overall awareness of 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take the "big data+" thinking as guidance and adopt the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paths: building a diagnosis and reform platform, improving the diagnosis and reform mechanism; clarify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chool and highlight "one school, one color"; stimulate students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enhance overall awareness, implement diagnostic and reform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data empowerm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implementation path; professional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