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俊雷(2002—),男,本科在读,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为器乐演奏。
摘 要:音乐是一门讲究艺术鉴赏和审美标准的学科,在舞台上,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以外,更要在恰当时机运用情感表演突出音乐作品的主题,如此方可呈现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以往的音乐教学倾向于課堂理论,注重对音乐理论技巧的掌握,缺乏对舞台表现力的重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音乐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如何提升舞台表演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培养舞台表现力的一些要求,分析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舞台表演能力;演唱技巧;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121-04
高校是为各个行业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只有不断增强育人实力,落实教学目标,才能为祖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当前有些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存在未能有效培育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问题,学生舞台表演意识不强、艺术表现能力较弱,这使得学生不能在舞台上有良好的表现,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探析高校教师立足音乐课堂培育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舞台表演能力的具体要求
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涉及演唱的基础水平、保持良好的体态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
(一)扎实的基本功
演唱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将直接影响舞台效果,包括演唱者在语言方面的表达、情感共鸣程度以及对气息的把控。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进行科学掌控,是演唱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能否将演唱水准提升到极致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高校音乐教师需注重指引学生强化基本功,增强掌控舞台的综合实力。教师可在学生表演之前引领其解析音乐作品,把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风格、表演难点与特点等方面视为师生交互的着力点,在此前提下指引学生运用音乐基础知识,从宏观着手把控艺术作品,为学生日常练习、技巧的应用及表演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加强评价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基本功的不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增强舞台的掌控力,如演奏记忆、伴奏记忆、情节记忆等,使学生能在牢记表演内容、表演任务、表演技法的前提下更加自如,继而达到提升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目的。
(二)稳定的心理素质
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学生容易出现发音漂浮不定、音调跑偏、气息不足等现象,这些问题可能是因学生不自信、情绪不稳定所引起的。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将心理教育渗入音乐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分享自己曾经登台表演的经验以及战胜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能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表演任务,继而在表演过程中能放得开,更好地增强肢体的协调性及声音的稳定性。例如,教师可以展开“尽显风采”主题活动,在每节课正式开始前,给学生2—3分钟的表演时间,让学生将讲台视为舞台,尽情唱歌、跳舞,亦可合作完成表演任务,其目的是增强舞台表演的经常性,助力学生积累表演经验,逐渐树立自信心,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1]
二、音乐教学中舞台表现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舞台意识相对匮乏
舞台意识指的是游离但不完全脱离音乐专业教学的艺术表演能力,主要取决于表演者自身对作品的情感理解以及与台下观众的互动程度,是受表演者主观意识驱动的一种表演风格。[2]常规教学或学习与临场表演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再怎样强调演唱与舞台的结合,这样的教育效果也不是真实体验所能媲美的。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缺乏对舞台意识的传授,学生往往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离校后真正走向职业岗位,才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具体体现为表演风格不能融入现实舞台,缺乏对舞台中音乐元素的理解,自身情感表露不突出,面部表情过于单一或夸张。同时因心态起伏、个性等原因,不能与台下观众进行恰当的情感互动,这样的舞台表现力必定会受到他人的质疑与否认,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将缺乏舞台自信、艺术自信。
(二)艺术展现力相对贫弱
艺术展现力几乎等同于舞台表演能力,考验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能否将这种理解真实用于舞台之上,具体要求学生重视情感、形体以及发声等技巧的学习,其中任何一种技巧的缺失或遗漏,都将影响艺术展现力的质量和效果。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相对侧重发声的训练和引导,教师乐于教导那些声音条件相对优秀的学生,在情感及形体等方面的教学稍有不足,课程安排或演唱训练时,也会更多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导致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只要发音正确就可以了,其他两项不必过多在意,影响最终的艺术展现力。
(三)教学理念有待调整
音乐学科有着十分浓厚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在根本属性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在具体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同向并举、同步发展,还要根据不同的单元学习任务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领悟道理,确保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此保障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实际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如今许多音乐生缺乏舞台表演能力,缺乏舞台风格的培养,这与当前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脱离不开的。部分音乐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在纠正某个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往往只是严厉地指出需要整改的方向,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少有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的空间。[3]受个人音域、音色等条件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发音是有特点、有差异的,教学中提供的统一发声标准也很难适用于整体,师生之间缺乏及时且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知识与实践脱轨,造成不利影响。
三、音乐教学中培养舞台表演能力的路径
舞台表演实质上是对一部音乐艺术作品的创新和再造,其中包含了对音乐作者及作品思想的展现以及表演者和创造团队在作品鉴赏方面的理解,通过表演者生动的演出,实现音乐作品由抽象思维转变为感性认知的可能,这一点对表演者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决定着表演者能否走上艺术之路。[4]培养舞台表演能力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重视技术与技巧的培养
毫无疑问,技术技巧在音乐舞台上起到奠基的作用,扎实可靠的基本功,是每一位音乐艺术家必须具备的能力与条件。具体来讲,涉及呼吸、吐字、音准、共鸣等演唱要素,又与演唱者的嘴唇变化、面部表情控制和手势协调性密切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对技巧的领悟能力,是音乐学习道路中的第一“门槛”。在个人技术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音乐表现力必然大打折扣,舞台效果必将为人诟病,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技术技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整体水平直接决定音乐作品之艺术价值能否淋漓尽致地展现。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养成观察、思考、分析、总结、模仿、批判的能力,舞台演唱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而是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意志,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炼其他表演者的音乐技术优势,揣摩优秀作品中的情感理念。[5]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演唱会视频,在此基础上围绕“演唱者的音乐技术优势”这一主题进行自由研讨,助力学生将具体的歌曲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关联在一起,发现演唱技法应用的方式与价值。相较于口传心授式教学法,基于演唱会视频进行针对性的研讨,更有利于学生揣摩音乐作品技术处理对策,并增强演唱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舞台心理调控能力
在舞台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可能由于心理调控能力较差,导致发音不准、节奏凌乱、四肢僵硬、心跳过快,影响演出效果。无论采用哪种解决方案,最终都与表演者的临场演出次数所积累的舞台经验有关,事实证明,令人称赞的舞台风格,表演者都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这离不开舞台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得到磨炼,敢于在表演的同时与台下观众情感交流,将观众鉴赏作品、享受演出的主动性转化为表演者情绪释放的主动性。
有表演者太过在意观众的感受,而音乐舞台表演中,一秒钟的走神都可能导致演出效果大打折扣。表演者将注意力置于他人而不顾自己,观众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表情都会使表演者心里产生疑问:是不是因为唱得不准、不动听?是不是肢体动作不对?舞台演出所谓的“车祸”,其实大部分都是表演者心理素质不强大引起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表演自信,将注意力集中于配乐和演出,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驱动四肢的协调运作,时刻以一种轻松不放松的神情进行表演。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助其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为学生争取参与校内外演出的机会,让学生在公开表演中锻炼胆量、树立信心、积累经验并优化心理素质。
(三)肢体动作与情感基调的协调处理
表演者在感知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肢体变化和动作表达,可以深化多种艺术语言的诠释与理解。好的舞台表现力由各种要素构成,其中少不了配乐和音响的作用,但仅凭乐曲所造成的艺术感染力尚不足以呈现完美的视听效果,因此,肢体动作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就尤为重要。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脚步移动、手势举动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象征着表演者逐渐进入演出状态,这些动作配合各种要素形成强烈的艺术情感,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需要人们给予感性层面的关注,但落实到舞台表演时,更要求表演者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表演者的一举一动全部进入观众视野,此时所有肢体动作的合理与否都将被他人评价,如果动作与情感基调不协调,容易导致观赏体验变差。[6]能否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是判断一名表演者是否具备艺术理解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个人掌握的一切技能、技巧、理念、方法,都将成为能否运用好肢体语言的关键,也是展现舞台表演能力的要领。
音乐舞台演出中,要明确肢体语言服务的对象:1. 为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而服务;2. 为舞台效果和现场质量服务;3. 为不同层次鉴赏水平的观众而服务。舞台上有两种目光始终聚焦于表演者,一是观众的目光;二是摄像机的“目光”。表演者是否根据情感做出相应动作、这个动作是否合理、表演者神情是焦虑紧张还是轻松自如,一切都被外界尽收眼底。因此,肢体动作及其表达出来的艺术语言,也是音乐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合理选择
为了探寻艺术的奥妙与真谛,人们更愿意用感性意识进行探索,创作者在编创曲目时会突发灵感,这得益于感性认知。演唱者在表演时倾情投入,同样离不开感性思维的作用。但是音乐舞台演出又与其大相径庭,表演者既是艺术作品的表演人,也是舞台现场节奏的实际控制者,多重身份造就了对音乐艺术的更高要求。如果一名表演者因为过于感性深入作品无法自拔而导致情绪失控,尽管表演者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但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演唱效果和舞台质量;又如某些作品以悲痛、伤感为主旋律,观众被感染力极强的演出感动到热泪盈眶,但表演者并未展现出过于悲伤的一面,这并不代表演出者的失败,而是因为在理性和感性的取舍之间,表演者很好地把握了尺度和分寸,他们对情绪的控制可谓登峰造极,对自身情感的运用恰到好处,令人赞叹不已。
过于追求理性表演也是不可取的,如表演者所有的舞臺展现都不切合音乐作品的具体要求,无论是欢快或沉稳,表演者始终一个面部表情或同一种演出风格,这样的表演自然不会收到外界的好评,观众只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处理好理性和感性的关系,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帮助他们筛选适合个人发展的作品。音乐求学者来自五湖四海,个人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对生活的感悟等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教育的分层化、多元化,方能真正协助学生从更加深刻的角度理解音乐作品,对作品的情感要素和内容表达进行全方位掌握,使音乐表达效果更加细腻悦耳、发人深省。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个人素质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除了声音编辑、结构特征、曲式风格外,作品中涉及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文理念、主线故事、人物之间的性格及关系等,都在作者的创作中得以生动描述。艺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创新,舞台表演也是如此,表演者若能做到深入实地调查取材,经历大大小小的社会实践,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对作品进行合理改动,使个人情感与作品主旨保持高度一致,将有利于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创造。教师可从“校企合作”育人角度,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助其在实训岗位上丰富阅历,并能在伴唱、公益表演等活动中磨砺技艺,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熏染,并在调研中助力学生丰富阅历、积累知识、强化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才、构建后备体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与走向,在高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地位。舞台是呈现音乐艺术的主要路径,好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够起到渲染氛围、烘托主题的作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工作触及不到的要点、难点,仍需相关学者做进一步研究,实现舞台表演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 杜宜轩. 浅谈舞蹈演员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J]. 戏剧之家,2022(28):132-134.
[2] 王一平. 新文科建设下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研究——以琵琶重奏教学为例[J]. 戏剧之家,2022(27):172-174.
[3] 荣衡. 普通高校基于合唱指挥多声部视听唱能力培养的视唱——合唱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戏剧之家,2022(26):106-108.
[4] 李昊然. 戏剧表演艺术及其对声乐舞台表演的影响分析[J]. 明日风尚,2022(16):17-20.
[5] 王颖,董德. 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表演能力的培养——评《声乐演唱实践与表演训练》[J]. 中国教育学刊,2022(08):145.
[6] 王贝莉. 高职院校聲乐课程中舞台表演的教学与指导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2(06):67-69.
(荐稿人:曲迎仁,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