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
学习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学生,理解程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笔者在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的作用和优势,以及具体的策略和实践。
一、同课异构的概念
一般来说,同课异构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个文本由不同的执教者施教,即多人同课异构;二是同一个文本由同一个执教者进行执教,在不同的教学班级,通过不同的构思和处理组织课堂教学,即一人同课异构。本文特指第二种情况。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很快就掌握知识点,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喜欢听讲,有些学生喜欢看书,有些学生喜欢动手实践。这些不同的习惯也会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
三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同一门课程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学习目标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有些学生可能希望深入理解知识,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的作用和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同课异构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教学有关自然灾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同课异构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例如,在介绍如何绘制地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学生分别采用手绘地图、电脑制图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的具体策略与实践
1.明确初中地理同课异构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遵循教育规律。
开展同课异构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二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全面。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了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遵循教育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例如:针对高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更高难度的问题和更加深入的探究任务,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针对低水平学生,可以引入更加具体的案例和更加直观的讲解方式,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关注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的学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情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高水平学生,可以设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他们自主探究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让他们通过实践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针对低水平学生,可以设置阶段性目标,让他们逐步掌握地理知识。
3.丰富初中地理课堂同课异构的形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也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游戏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同课异构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滿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同课异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