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4-06-04 11:02:14赵巧珍李艳青
公关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赵巧珍 李艳青

摘要:持续推进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发挥课程育人作用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并从具体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以此为高职院校深化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进行了强调,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主力军。“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一种教育责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是育人理念在全课程教学中的贯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的体现,是做好新形势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1]。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这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高职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授课时数较长,受众面较广的一门课程。因此,高等数学课程是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阵地。笔者将数学教学和价值观念融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最大效果的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价值观念的浸润。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重要性,然后提出了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改革策略,并从具体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研究建设的现实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职业人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作为开设最广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来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同时具备数学抽象能力、基本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关键能力。通过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去解决专业问题,从而为专业课服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文化,培养数学素养、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后续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高等数学具有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学习本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宽口径的技能人才。高职数学知识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数学家的故事、哲学思想等等,本课程需要挖掘其思政教育资源,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专业实践中秉承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做新时代的职业达人[2]。

(二)有助于培育更具有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人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若单纯通过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是很有局限性的,为此,需要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现行的高职高等数学课堂中,部分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专业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因此,需要教师在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化到“人的本位”上来,将课程思政纳入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教师须抓住数学的本质,教材内容应设计数学思想、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新颖的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培养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人,以达到提升育人质量的目的。

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一)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发挥主导作用

高职数学教师的水平决定了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思政教学,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深入挖掘课程的价值引领内涵,做好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1.观念更新。教师要打破就数学讲数学的框架、改變把数学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这样的传统观念,需要教师实现自我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更高标准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塑造学生的品位、品行和品格。具体做法:(1)讲好开学第一课,第一节课不必急于进入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可利用数学发展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让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2)在学习新知识前做好前期的预设,即温故知新。尤其是在开学初期,适当增加补习必备的初等数学知识的环节,弥补学生的知识断层,以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惧怕和误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并且,教师在后续的教学难度上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度,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2.加强交流及学习。我们说:“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主动学习思政、时事知识,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关注数学在现代技术中的新应用,并将所学转变成浸润课堂的思政要素。(1)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本教研室教师与思政教师定期开展“数学+思政”教学研讨,观摩等交流活动让数学教师在研讨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2)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了解时事及利用强国里的相关课程资源充电;(3)教师要多学习数学在高科技中的应用 ,结合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成果等导入思政元素,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

(二)明确思政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目标里融入育人目标,突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复合型培养的目的,打造高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思政育人的价值。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拘泥于课本表面知识,重构模块化教学资源,课程团队共摄制48个视频共520分钟以上,均上传至学习通教学平台,形成线上课程资源。通过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哲学思想等角度深入挖掘高职数学内容中的思政素材,大力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下表给出了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几个典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见表1。

(三)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面对的是00后的高职学生,学生个性鲜明,大多数对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大于理论课程,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德育意识和提高德育能力,避免说教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化思政于同学的主动学习过程中。笔者采取研讨式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见表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起主导课堂节奏的作用,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数学思维和课程育人同向同行的效果。

表2 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四)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渠道,融合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还应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如以数学建模大赛、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选修课(专升本拓展、建模拓展)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并增强其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未来面临更大的挑战时能够具备更强的抗打击能力。如利用钉钉、微信、校内文化宣传等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利用平台推送和发布与课程有关的主题教育网站、古代数学思想、数学故事、数学家的事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等。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案例,当代红色数学家华罗庚,他只有初中学历,但通过自己努力,在矩阵几何、偏微分方程和高维数值积分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华罗庚的得意弟子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剩一步之遥的辉煌。 通过讲述数学家们的故事和经历,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调查及反思——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有87.81%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是认可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而且93.5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自己有帮助。

为进一步了解在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思政教育素材,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选题为“开展课程思政,你希望教师侧重补充哪些素材内容?”的多项选题,具体选项包含“数学在生活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相关的前沿科学研究报告内容”“数学家和数学史”,“时政话题”“传统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专升本有关的内容”等方面。统计结果显示,在本课程中,学生更倾向于高等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87.11%)、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定理猜想的起源(72.15%)、一些相关的前沿科学内容(64.75%)三方面的思政元素内容。这一结果提示高职高等数学教师在实施課程思政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为进一步了解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让教师更好的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有效的推进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选题为“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你认为教师应该侧重于哪些内容?”的多项选题,选项有“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实效性不强”“实施过程中过度嵌入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融入内容不够丰富”等。调查结果显示,68.7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程度会影响教学效果,62.83%的学生认为思政元素嵌入过度或不自然的融入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更倾向于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性信念教育方面的素材(87.24%),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如证明、推理过程)的时间分配方面也有较高要求(70.3%),也更关注课程思政的内容实效性方面(68.04%)。因此,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兴趣需求,避免为了思政而思政,努力学习以增加知识广博度,进一步挖掘相关的时事热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元素展开教学。

综上,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人格魅力,都会感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做好课程思政,需要教师用心备课、融会创新,不断扩展知识面,做到教师和学生在“思政”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笔者将在融入课程思政方面开拓创新,继续深入探索和推进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本文系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研究》(文件编号: 浙教函〔2022〕51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2]张志勇.建设教育强国迫切呼唤大先生[N].中国教育报,2021-12-28(2).

[3]金玲,关亚丽,刘兆莹,姜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研究[J].教师,2023(2):99-101.

(作者单位:1.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等数学建模思想与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养成实践研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3:43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