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摘 要】本文从重构教材内容、革新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反馈模式四个方面,详细讨论大单元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大单元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研究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任务等。教学内容是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凭依,课堂中的所有过程等,几乎都是依靠教学内容而实现的。从大单元视域出发革新音乐教学内容,打造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情境,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与价值,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深度剖析大单元教学理念,运用多元策略进行教学,营造出崭新的课堂面貌,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重中之重。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优化音乐教学内容。
一、重构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体系
在大单元视域之下,重构教学内容,让知识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有利于他们吸收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大单元视域下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为人文素养渗透、具体情境或项目探究方法、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音乐学科观念等。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小号手之歌》,及三年级下册《共产儿童团歌》《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这些歌曲都属于我国的经典红歌,歌颂的是爱国主义情怀,在人文素养方面可谓异曲同工。因此,教师可以将這些红歌归类在一个大单元内,并确立主题“红色经典伴我成长”。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围绕这些歌曲的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进行讲解,以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歌曲所传递的思想情怀。而且,不同的曲目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青少年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总之,红色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的共同点在于其简洁性、感染力、民族风格、鲜明有力的节奏等,这些特点使得红色歌曲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因此,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整体性思维整合教材,促进学生把握知识脉络,确保学习方法的一致性和可迁移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虽然这些歌曲被放置于一个大单元体系当中,但在重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如何规范地设计课时,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使学习过程更加平衡和高效,还需要教师在后续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思考。
二、革新教育目标,突出整体性的发展原则
目标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重构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目标的指向性也会愈发明确,这就给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例如,在“红色经典伴我成长”的主题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结构是以人文素养渗透为主导,所以教学的目标可以确立为三点:(1)学生能在欣赏中熟悉歌词、旋律及节拍等,并总结红色歌曲的特点;(2)学生能演唱单元内每一首歌曲所传递的内容和思想,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3)能分析如何在歌唱中体现歌曲所传递的思想内涵。三个目标虽然各有指向,但整体来讲依然是向家国情怀、青春朝气、积极向上等理念靠拢。所以,不论是在欣赏、思考和学唱的某个环节里,学生都能更好地感受歌曲所渗透的人文思想,由此让学生从机械式地唱、跳和欣赏,演变为主动地思考、探索和分析。
另外,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达到目标要求,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酌情设计合作学习小组,采取“搭桥式”教学策略,即引导能力强的学生辅助能力弱的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教师要做好小组建立与角色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自己擅长的角色,提升对红色歌曲的认知和理解。当然,小学生毕竟能力有限,他们在围绕目标展开体验时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障碍与难题。针对该情况,教师一方面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情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由此让大单元视域下的音乐教学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小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求。
三、创新教学手段,构建多样课堂体验情境
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堂活动的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欢腾的节日”为例,为加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曲风的理解,笔者依据学情整合了以下教学方法:首先,以情境教学法引出《快乐的泼水节》《火把节之夜》等曲目的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多重体验中渐入佳境,点燃学习的兴趣。其次,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间接穿插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譬如,笔者设计任务“梳理各个曲目在节奏、节拍等方面的差异,总结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以此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突出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埋下伏笔。从课堂活动多元化的角度来看,笔者分别融入了合作学习、柯达伊手势、舞蹈创编、音乐游戏等,以此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中,更扎实、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例如,柯达伊手势能促进学生对作品节奏、节拍的感知与理解,而舞蹈创编活动的介入,则能让学生在理解节拍、节奏的基础上,更灵活地运用它们。当然,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架构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及课堂活动时,教师也要适当地聆听学生的想法,由此启迪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意识。
四、改变反馈模式,搭建结构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反馈学情的主要手段。在大单元视域下,针对教学内容改变评价机制,让其呈现出结构化与科学化的特征,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笔者所制订的评价模式主要是以互联网作为支点,以人文素养渗透、具体情境或项目探究方法、音乐学科知识和技能、音乐学科观念等作为方向,由此确保学生在接受点评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与短板。在借助柯达伊手势感受“欢腾的节日”中的乐曲风格时,笔者发现一位学生总是存在慢拍或抢拍的情况。究其根由,主要是因为他的听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在“学科技能”这一栏标注红色感叹号,示意他应该做好改正、提高工作。此外,笔者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练习历程和进步,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平日里也能看到教师在网络平台中给予自己的评价。该评价机制与家长微信群关联,所以学生随时可以利用父母的手机登录平台,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所给出的学习建议。这样一来,便间接实现了教学上的一对一,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得教育过程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大单元理念的落实不仅改变了学生以往碎片化学习的现状,更帮助其构建起了完整的认知结构。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同时也改变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个体间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引入分层机制,以此确保教学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教学兼顾学生整体。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麒麟小学)
参考文献
[1]程元元.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J].学园,2022,15(34):16-18.
[2]黄琳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J].文理导航,2023(2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