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美
摘要:总结性评价是信息科技课程建设中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试题匮乏、质量低下等突出问题。为使“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理念真正落地,本文以单元命题为落脚点,紧扣核心素养,从命题取向、命题规范、命题取材、题目类型、题目呈现载体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命题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为学科试题库的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学业质量;单元命题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0-0057-03
命题设计是学业质量评价的痛点
1.试题匮乏、质量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运用总结性评价来检验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落地,已成为一线教师、各级教研员和课程专家们的共识。但当前的学业质量监测,常无题可用,题目质量差,从而导致总结性评价无法顺利实施。因此,必须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建设贴合新教材、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库。
2.怎样设计、如何开发题目的需求日益高涨
一线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引导者,是“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落地的主要实施者,他们能否设计与开发高质量试题是学业质量监测的关键。而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新设计与开发题目的策略是他们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研究序列的重要需求。
单元命题的特点
1.单元命题高度契合“教-学-评”的一致性
信息科技教材每册由3~4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相对独立。所以,单元命题不仅应联系每一课,更要瞄准其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学科大概念的分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适合考查的题型等,高度契合“教-学-评”的一致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2.单元命题凸显学业质量评价的整体性
单元整体性的考查,不是针对一课时的零散知识点,而是针对模块中“科”与“技”的综合性运用。单元命题可以通过项目来贯穿评价的始终,如八下第一单元中的“互联网硬件”,通过家庭局域网的组网这一情境,融入网线、光纤、IP地址、DNS服务等学科概念的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回归教学评价的初心。
单元命题的策略
下面,笔者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科技八下第一单元“走进网络”为例(如下页表),谈谈单元命题的具体策略。
1.在命題取向上,立足核心素养,指向高阶思维
信息科技单元命题应“以终为始”,将单元整体备课与单元整体评价相统一,将教学设计素养与评价设计素养相统一,以考查核心素养为基本出发点,以罗列概念、确定权重、关联结构、赋予情境为主要步骤(如图1),环环相扣,概念连结分层迭代,指向高阶思维。例如,本单元第二题的设问不仅考查文件的扩展名,还考查它的实际意义,直指“信息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如图2)。
2.在命题规范上,三检三改,精准呈现试题
单元命题直指学业质量监测,可以作为学科试题库,用于最终的组题,因此应力求科学严谨公正。①编制双向细目表,并接受区域教研力量对命题的“三检三改”流程。其中“三检”指的是知识点覆盖程度、素养结构和难度系数;“三改”指的是同校教师试测后改、教研员阅题后改、区域评测组试后改。②在试题设计完成之后,审题组要从整体进行检查,保证试题情境与任务的融合良好,在题干的表述上要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
3.在命题取材上,适切学生学习程度和现实经验
在单元命题中,学科概念的考查和核心素养的体现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那就是适切学生学习程度和现实经验的情境。教师在出题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小动作”等方法对原有信息科技题目进行更新,也可以遵循源于情境、源于现实(生活经验)、源于理想(未来世界,超前意识)的原则,结合学科大概念,对知识点进行题目创编。
以八上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命题情境为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如家庭局域网组建、制作网站介绍我的校园、我的兴趣爱好等,教师可将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大概念细化为互联网、物联网、IP地址、互联网协议、网线、路由器、杀毒软件等具体的小概念进行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4.在题目类型上,打破固化思维,开创“做中评”模式
信息科技的学科特点让学科评价在题目类型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外,操作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题最能体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知识的应用情况,或者说它是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操作题的自动化评价难以实现,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可以数据为证,以学生“做”的过程数据和结果的属性、状态、反馈等数据作为“问题是否解决”的评价依据,来突破数据、算法、网络等六大逻辑主线具体模块的开放环境下的自动评价,即设计先做后答、非做不能答的创新题目,实现“做中评”(及时评、自动评),具体如图3所示。
例如,IP地址和域名的对应关系,需要学生动手去完成之后看到结果再回答,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域名解析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地背概念。
题目:请你使用ping命令做一个技术实验,查看课堂上使用的学习平台(如图4)。jys.jbedu.net/itteacher的IP地址是10. 66.1.【209】(填空题)。
小助手:桌面左下角“开始”按钮,在“搜索框”输入“cmd”。
5.在命题呈现载体上,彰显学科一“技”之长
单元命题需要发挥一“技”之长,以原生数字化工具、模拟数字化工具、数字框架与半成品为载体,如使用Stratch搭建家庭局域网组建情境、应用Python小程序窗口还原数据加密场景、虚拟仿真自动浇花过程等。这样一方面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快速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另一方面收集学生评价过程中的数据,用于自动化测评平台的反馈。学生在情境中做出的选择往往是开放的,而用于自动化测评的数据也可以进行宽松匹配,真正实现了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全面展现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家庭局域网组建中,IP地址的设置可以填写的答案非常多,但是设置的基本原则应让学生明确(考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自动化测评平台可以针对学生错题进行及时分析,还可以再次提交进行积分,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评价是一个学科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命题是评价的重中之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借助区域的学科力量,在命题设计—实施—反馈的实践迭代中,为学业质量监测的组题提供依据,为学科教育初心的落地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丁婧,李艺.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试题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