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4-06-03 11:35李何婷孔祥钰谢雪淇曹灿芬朱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现状

李何婷 孔祥钰 谢雪淇 曹灿芬 朱龙

摘要:为深入了解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作用,作者针对广东省肇庆市乡村教师展开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平台推动了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发展,但仍存在应用场景单一、资源类型有待丰富、研修活动有待深化、研修支持有待增强等问题。对此,文章从资源更新、平台升维、活动赋智、深度融合、五育并举五个方面提出推进策略,以期为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0-0079-05

问题提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学习变革、治理重塑和服务创新,赋能教师群体终身学习与发展。[1]2022年3月,教育部上线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其在助推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工具和学习环境,为乡村教师用好数字资源、实施数字化教学、开展信息化教研提供了新平台、新路径、新模式,助推教育数字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但当前基于国家平台推动乡村教师数字转型现状怎样,如何发挥国家平台的“国家队”作用更好助力乡村教师发展,对此鲜有研究进行深入探索。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广东省肇庆市乡村教师国家平台应用现状,并总结国家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以期为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研究设计

1.研究工具

为了解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情况,本研究依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具体模块功能并融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38项题目,包含四個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乡村教师的教龄等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使用的基本情况,另外三个部分为教师资源、教师研修以及教师评价,体现教师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运用情况、使用体验及意见需求等,以了解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依据。

2.调查概况

(1)信效度分析

①信度检验。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82份,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通过SPSS 19.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克隆巴赫系数(Alpha值)为0.979,大于0.7,说明上述问卷问题总体信度较好。

②效度检验。

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分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的KMO值为0.938,大于0.7,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为0,综合说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问卷总体具有较好的效度。

(2)调查地域特点

肇庆市为解决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农村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积极探索了“城乡联动、双向提升”“县管校聘”“市域调配”“U-G-S(大学-政府-中小学)”等教师研训模式,构建了“1+N互联网+教研”等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肇庆市在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中强调创新思维,突出重点,充分运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助推肇庆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3)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广东省肇庆市乡村地区的教师,为确保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研究采用了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教师任教阶段作为分层因素,依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提供的模块功能与对应学段资源篇幅,以及该平台在不同学段中被使用的情况,对小、初、高三个学段的乡村教师进行抽样,要求三个学段的样本量各占约三分之一。最终,共发放问卷415份,其中小学教师119份,初中教师190份,高中教师105份。回收有效问卷384份,其中小学教师112份,初中教师169份,高中教师103份。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1.研究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共回收问卷415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达到384份,有效率为92.53%。男教师占比46.59%,女教师占比53.41%,其中任教初中阶段的教师占比最高,为45.81%;21年及以上教龄的高达34.57%;所教学科分布以数学占比最高,其他学科覆盖较为均衡。说明该调查的数据可信度比较高,结果具有科学性。

2.数据分析

(1)国家平台整体应用情况

①乡村教师认可国家平台价值,平台受欢迎程度高。

关于平台资源、功能的评价,对平台资源丰富性、优质性、布局合理等方面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教师均超70%,对平台资源更新频率、操作难度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也接近70%。数据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认可平台的资源及功能,只有个别教师认为平台资源、功能还需继续优化。

在平台价值的感受方面,对平台对教学的帮助、对专业发展的帮助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教师均超72%,认可平台价值的教师也高达七成。同时,高达九成的教师愿意继续使用并将其推荐给其他教师。可见平台受到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且认可度高。

②乡村教师使用国家平台频率较高,但应用场景相对单一。

在使用频率方面,57.32%的教师认为身边大部分教师经常使用,但仍有7.51%的教师认为身边的教师基本不使用。整体来看,国家平台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应进一步挖掘教师不使用的原因,并对该情况实施精准干预,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常用功能,位居前四的以教师研修的占比最高,为27.56%,然后依次是搜集教学资源为21.99%、辅助教学为16.43%、创建群组为11.83%,其他的占比均低于10%。可见,国家平台在教师研修、搜集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三个场景中应用较多,但仍需进一步挖掘其他场景应用较少的原因,以促进平台的应用场景更加综合化、多样化。

③国家平台应用范围广,但五育并举有待加强。

在功能模块选择中,课程教学模块的占比最高,为24.63%,而美育为7.55%,劳动教育为5.98%,体育为5.72%,均低于10%。可见,教师对上述模块的关注程度有所欠缺,如何提高其关注程度,充分利用平台助力乡村教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仍值得关注。

(2)国家平台资源应用情况

①国家平台资源覆盖教学全过程,乡村教师应用效果较好。

在资源应用方面,备课应用占比28.96%,课堂重难点讲解占比23.61%,有18.15%的教师将教学资源应用于导入新课,16.07%的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后作业布置,11.60%的教师将其应用于课后辅导。可见,国家平台的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所应用,覆盖了教学全过程。

此外,有41.88%的教师认为资源覆盖了课程需要的大部分内容,表示会经常使用,39.52%的教师认为其资源与课程配套,资源丰富,很有帮助,但也有13.87%的教师认为国家平台与课程配套的资源较少,只是偶尔使用,还有4.73%的教师表示平台对教学没有作用,几乎不使用。

②国家平台资源形式相对单一,资源类型有待丰富。

关于数字资源使用存在的问题,有23.26%的教师认为平台的教学资源及其呈现方式单一,22.59%的教师认为资源下载不方便,21.79%的教师表示教材版本不全,18.31%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上传资源,还有13.23%的教师认为资源形式单一。

在资源的实用性方面,认可度最高的是学类资源(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等),占比为19.82%,其次是教学微课(基础教育精品课),占比19.30%,接着依次是专题教育课程(德育、美育)为17.22%、教师研修学习的专题课程为16.32%、课堂实录为12.03%、同步电子教材为11.16%、虚拟实验类资源为4.11%。

(3)国家平台教师研修情况

①乡村教师重视应用国家平台开展研修,但研修活动有待深化。

关于教师常用研修功能,师德师风占比18.45%,课程教学、学科研修占比17.57%,国培示范占比3.13%,院士讲堂占比2.04%。此外,研修活动类型方面,观看专题讲座的占比18.48%,自主观看研修资源占比18.33%,交流研讨经验占比12.04%,优秀课例分析占比12.04%,协作设计仅占比3.40%。可见,教师在研修过程中更关注师德师风的提升,同时也重视课程教学和学科研修等方面的应用,而研修班、名师名校长、幼教研修等板块的使用相对较低。在教师使用平台进行研修时,远程培训、课题研修、知识总结等其他活动开展得较少。

②乡村教师应用国家平台研修满意度高,但研修支持有待加强。

在教师研修模块的使用感知情况中,44.24%的教师对自主选择资源进行学习的体验是“满意”,29.07%“非常满意”;在构建交流群空间进行对话协助的使用感知中,41.62%的教师感到“满意”,22.77%“非常满意”;对在教研群里进行资源分享的体验,“满意”以上共占70.96%。综合来看,超过七成教师的满意度较高,说明该模块为教师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修资源及良好的交流协作环境。

进一步调查显示,23.01%的教师认为研修模式单一、缺少个性化支持,认为缺乏专家引领的占22.64%,认为研修平台操作困难的占20.37%,认为研修后续缺乏持续性支持的占20.25%。可见,乡村教师在使用平台教师研修模块时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或困难,国家平台提供的研修支持有待加强。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策略

1.资源更新:拓展数字资源渠道,丰富资源呈现形式

《教师数字素养》提出,教师要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数字资源,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2]乡村教师要数字化转型,急需培养創造、使用数字资源的能力。一方面,对于资源内容单一问题,平台可拓展数字资源的渠道,与乡村教师合作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数字资源,扶持乡村教师充分运用独特的乡土文化,挖掘、加工、设计课程内容。这不仅为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提供了实践契机,还填补了平台在乡土资源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平台应丰富资源内容的呈现方式,鼓励开发虚拟实验类新型数字资源。乡村教师处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条件参差不齐[3],实验操作往往得不到保障。这样的现实条件与便捷的虚拟实验这种资源呈现方式,迫使乡村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4],主动使用虚拟实验这种数字资源来优化传统的教育活动,解决教学中“操作实验难”的问题。

2.平台升维: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

调查发现,超三成的教师仅在培训项目时使用国家平台,其他时间较少使用。同时,教师对平台中的课程教学模块较为感兴趣,但乡村教师在使用平台支持培训与教学时,由于平台个性化程度不高,其个性化教与学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平台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尤为重要,智慧教育平台可以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提升教师使用平台的效率。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迭代和优化,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在资源推荐、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问题解答、备课、评价等多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在资源推荐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如教育研究文章、在线课程等。通过学习这些资源,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教育领域中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5]在教育教学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名师课堂研修活动中进行应用,提升教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课程教学的能力,从而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研修能力[6],并通过相应的信息挖掘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建议[7],以此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3.活动赋智:探索基于“U-G-S”的乡村教师研修活动

“U-G-S”(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合作模式是集合大学的研究与理论、地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中小学校的实践基地三方优势合作协同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乡村教师研修发展中借助“U-G-S”三方协同机制,融合国家平台探索并开展“三位一体”的常态化联合研修活动,能更深入地契合乡村教师研修发展需求,实现活动赋智。因此,组建乡村教师研修专家智库尤为必要,这不仅能为乡村教师研修活动探索、设计、开展与持续迭代更新提供保障,更能为乡村教师开展研修活动全过程提供持续性的专家引领。此外,国家平台中可以构建大数据中心,形成以教师研修发展为中心的持续、动态、标准化的采集体系,通过数据中心动态监控乡村教师研修活动开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研修活动的迭代更新提供线索,也为乡村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推动“活动赋智”真正落到实处。

4.深度融合:推动国家平台在“备教研学评练”中深度应用

国家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精准、普适且均衡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在备课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国家平台中的教案、微课、课件、习题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或个性化改造,生成更适合学情的资源。在教学方面,结合国家平台课堂教学工具、班级管理功能等,形成数字化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在研修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平台的“教师研修”板块,将线上线下相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形成教师研修社群,提升教研质量。[8]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合理利用平台中的优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板块中的课程家校群统计功能,收集家长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与改进意见,获得及时反馈,形成家校评价体系。[9]在练习方面,要活用国家平台的配套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重构,提升作业练习的质量。

5.五育并举:以国家平台赋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调查发现,教师在国家平台上对美育、劳动教育、体育方面的应用不足。新时代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大量专业的师资,以国家平台为依托,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在理论方面,乡村教师可将平台的优质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重要补充;在实践方面,乡村教师可借鉴平台上“优秀教师”课例,通过对比学习不同教师的授课技巧、教学手段等,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第二,开展专递课堂、双师课堂,助力实现“五育融合”育人。通过“双师”的相互协同[10]能更好地传递优质教学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教师不被需要,恰恰相反,这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乡村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课堂,最大程度发挥协同作用,做好为学生解答疑惑、板书总结、反馈点评等工作;另一方面,乡村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营造学生的临场感和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语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肇庆市乡村教师使用国家平台的情况开展调查,并结合当前国家平台赋能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问题,从资源更新、平台升维、活动赋智、深度融合、五育并举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未来,笔者将进一步探索上述策略在国家平台中的应用,以期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林梓柔,魏非,等.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平台化、生态化、实践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3(01):8-15.

[2]吴砥,桂徐君,周驰,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8):108-114+128.

[3]高文心,田愛丽.远郊和乡镇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诉求、现实阻力与实现策略:一个底层表达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9):42-49.

[4]王静贤,罗江华.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乡村教师教学资源使用意向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2(04):116-124.

[5]宋萑,林敏.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的工作变革:机遇、挑战与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7):78-90.

[6]欧阳慧玲,杨婕妤,谢雪淇,等.“名师课堂”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调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21):101-105.

[7]肖君,白庆春,陈沫,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在线学习场景与实施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9):57-63+99.

[8]王浩楠,郭绍青.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9):48-55.

[9]柳立言,龙安然,安敏.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双减”课后服务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07):78-84.

[10]甘耀明.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双师课堂推进区域教育帮扶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21(10):33-36.

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14278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数字转型视野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编号:CCA230338)。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数字化转型现状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