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强
普通教师参加教研交流本是常事,最近半年内我就至少参加过两次。但自我回顾,却觉得听课的时候没有听到位,评课的时候也没有评到位。作为一个老教师未免内心觉得尴尬和惭愧,觉得很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这件事儿。
记得十几年前曾读过柳夕浪的《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一书,当时被“临床指导”这一概念所吸引。内容虽已不记得,但大略想来,临床式的教学指导应该建立在清晰的专业指导关系中,如学校内以老带新的专业成长或者教学专业评价中。校际或更广区域的教研活动通常带有示范性研究的追求,因此临床式指导模式恐怕不适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临场关注点,因此经常有不同的表达,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进行思考。
在听课评课领域有一位专家,他就是成都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大伟教授(前不久还在网络上观看了他精彩而感人的荣退仪式)。最近买了陈教授的书来读,发现自己以前似是而非以为的“如何听课评课”,在陈教授这里却提出一个不同的概念叫做“观课议课”。从前者到后者,两者有着丰富的联系,又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重构。
回顾自己的听课经历,发现有时候没有觉察界限,甚至会产生一种傲慢:“我如果有这个条件会做得更好……这个環节如果稍稍改一下做法就会更好……”陈教授书中提出的“反思之思”让我大受启发。下面简单引用一点片段加深自己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成青蛙的经验,要改造这一经验,跳出井口自己观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现在的问题是,青蛙何以想到跳出井口?在这里,小鸟就成了推动者,是小鸟的‘天大得很引起青蛙对原有经验的怀疑。小鸟是新经验的提供者。由此看来,反思需要‘小鸟的不同经验的刺激和对照。”
坐井观天是多么熟悉!结合情境剖析,顿时让我找到了青蛙和小鸟两个参照个体,找到了坐井观天的思维陷阱在“经验”“反思”这一教学与成长之处的启发点。把自己代入青蛙还是代入小鸟,需要元认知反省。代入青蛙,有固步自封的青蛙,有能聆听他人经验或观点的青蛙。代入小鸟,有知青蛙之局限的小鸟,恐怕也有能知天空之局限的小鸟(至少小鸟很难体验潜水的快乐)。
身处课堂,宏观看设计,中观看策略,微观看活动与成效,过程看预设与生成。然而无论怎么看,都是个人的“一己”之看,总是只能看到“自己”的视角看到的那部分。反思“作为观看者”的观看局限,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视角意识和关系意识当有变化。从而在表达的时候,不以自己的有限经验在他人的经验面前表现傲慢甚至无知,不以自己假设可以怎样做,强以为他人可以怎样做,更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进入他人的情境无法做到相应的成效。不断反思和重构,寻求教研新生态需要观念和实践的突破。
《庄子·天地》里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后世有人引申说历机械而无机心者境界更高;费孝通先生说美美与共。这里表达一下本文想说的反思心得:以自己为切入口,在共同的教研场域里,表达自己,看见彼此,共情多方的需求,交流彼此的共鸣,澄清共同或不同的认知和行动框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