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目化写作设计与实施

2024-06-03 09:31张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项目化学习学生主体

张潇

摘 要 项目化学习为教师开展写作教学、培育写作素养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班级新闻周报编排为例,研讨写作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指出教师实施写作项目化学习需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引导学生整合教材资源与生活资源;要创设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让学生积极入“境”,从而让写作真实发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新闻写作  高中语文  学生主体  任务情境

关于项目化学习,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将其定位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支持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培育学科素养的一种教学新形态。这为教师开展写作教学、培育学生写作素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在写作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相关的写作任务,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教材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写作知识,形成专门的写作技能并获得提升。接下来,笔者将以创设班级新闻周報为例,谈谈语文写作项目化案例从设计到落地的具体实施与思考。

一、素养本位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更多是指向人文性的熏陶,而忽略其工具性的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1]。语文项目化学习力求通过真实情境、驱动任务、结果物化以强化教学实践。在实际运用中进行言语实践,恰是学科工具性的实现。那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写作教学设计就要从原来一个写作点的训练或一个课时的设计转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设计。

高中阶段的新闻写作教学,不仅可以打破之前单一的作文训练模式、丰富学生的习作文体、培养其对于写作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拓宽其写作视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更关键的是,新闻文体的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洞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培育更为完整的公民[2]。

统编《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主体部分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侧重于培养学生实用性表达和交流能力。其中有《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四篇新闻作品,前三篇为人物通讯,第四篇为新闻评论。为达到编写意图,有效处理好整体与分项的关系,笔者决定开发项目化案例,以课内文本阅读为本,学习新闻写作方法,以新闻写作进一步推进课内文本的学习,以新闻周报的设计提升学生的新闻素养。

基于以上思考及班级学情,笔者创设如下真实大情境。

文理分科在即,四个月的朝夕相处,令我们的分别充满悲伤。这段时间,老师决定带领大家编排一期班级新闻周报,作为十一班的纪念品。当你走进下一间教室,捧起曾经十一班出版的班级新闻周报,投入阅读时,昔日的欢歌笑语将会历历在目……

入项前,笔者与学生共同制定了此次项目学习的预设目标(见表1)。

二、素养生长下的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

对照项目化学习设计的目标及要求,将“理念”外化成“行为”,立足课堂,联结生活,将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1.项目启动课——任务引导,走进情境

项目起始,为调动学生积极入“境”、激发学生兴趣,笔者设置主问题:如何才能成功编排一期班级新闻周报?将项目策划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制定流程:确定班级周报名称—选取各版面内容—撰写新闻稿件—审稿—排版发行。

根据所在班级,学生将班级周报名称确定为《拾壹周报》。借助现有的报刊阅读与经验了解,学生分小组讨论班级周报可选取的内容,先在组内列举出大家感兴趣、想阅读的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见图1)。

笔者将学生讨论得出的内容进行整合后,最终确定各版面的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将全班学生分为“访谈部”“新闻部”“时评部”“要闻部”“审稿部”及“排版部”,使学生分工完成本期班级周报。

2.过程活动课——搭建支架,发生写作

在过程课中,笔者将统编《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编排的新闻作品学习与新闻写作相结合,把课内文本写作方法作为学生新闻稿件写作的学习支架,共设置5个课时(见表2)。根据教材编写体例,笔者设置任务问题:班级新闻周报如何撰稿?以此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寻找各类新闻稿件的写作方法,使其主动学习、系统学习、学会学习。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为人物通讯稿,《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除多方面、多层次地选取材料介绍人物事迹、展现人物形象之外,还擅长以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及访谈中得到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报导模范人物事迹,人物形象鲜明、真实,利于传播。《“探界者”钟扬》除具备其他人物通讯稿典型性、个性化特点外,因作者是在钟扬逝世后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采访和搜集材料写成该篇文章的,所以在人物记叙中,作者插入了别人对钟扬的印象及回忆,多视角再现了钟扬的形象。三篇人物通讯的学习,为学生接下来做人物专访以及撰稿有很大帮助。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上的新闻评论。作为一篇新闻评论,文章既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具有新闻作品的属性,这对学生进入议论文的写作学习大有裨益。该篇评论第1段借企业家的感慨,引出这篇新闻评论的话题;第2段先说明工匠精神是什么以及工匠精神的作用;第3段辩证分析坚守工匠精神的意义;第4、5段批评了当今社会现状并进行总结呼吁。

通过四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学生总结出各类新闻稿件的写作方法如下(表3)。

掌握了写作方法,学生接下来的新闻写作就有“法”可依、游刃有余,加之兴趣催生,学生乐于收集班级以及学校发生的新闻事件,并将其撰写成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等。负责人物通讯稿的小组则选择了他们喜爱的生物老师,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以及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采访,并将采访稿整理为人物通讯报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各项任务,体验言语实践。

3.出项展示课——打造量表,成果展示

课堂写作课的作文,多是由教师批阅点评。而在项目化写作课程中,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出项的成果展示设置1课时,由审稿组讨论和制定用稿标准,其他各组展示新闻稿件,符合用稿标准的将收录进班级新闻周报。以下仅展示审稿小组关于新闻评论的用稿标准(表4)。

写作项目化学习活动结束之前,为了更好地评估和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笔者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历程,继而作出自我评价,以此提升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质量。项目化学习的评价需要指向核心素养,因而写作项目化学习的评价需对标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写作素养。

三、基于实践的思考

王荣生在《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中指出当前的写作教学过于死板,“应试”的观念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都被框住了,好的文章不是老师“教” 出来的,而是“自发”的,在某种情境下被“催生”出来的[3]。如何使写作“自发”出现?笔者在一线教学中也曾上下求索。项目化学习的引入,带来了写作教学的新样态。有真实的写作情境、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成果,学生的写作也随之真实发生。在写作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不怕写作,乐于写作,切实总结了写作方法、提升了写作素养。

回顾项目学习的全过程,值得思考的有如下兩点。

1.项目化学习应与国家课程、高考评价整合

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紧张,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要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立足课堂教学,紧贴高考评价,切实为学生带来技能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次写作项目化学习,笔者找到课内新闻作品学习、时评写作技能与高中议论文学习整合点,将其融入项目活动。

2.项目化学习应以任务驱动真实活动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以逐层递进的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真实写作任务情境中,自发写作,建构言语表达经验。

总之,项目化学习成为了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样态,实现了“语文、文本、技能”的有机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注意项目化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为了单纯活动而实施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91.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5.

[3]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35):4-7.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项目化学习学生主体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