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说理,据实而论:议论文回归论述本真的路径

2024-06-03 09:55成颂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议论文

成颂

摘 要 在新高考“情境任务型作文”写作中,为有效避免偏离“事件”核心指向的问题,应将整个论述置于具体情境中,探究事件的背景、缘起和走向,就事设问,挖掘问题本质,本于事而释其疑,最终妥善解决问题,还原论述的本真之道。

關键词 情境任务型作文  议论文  回归本真

新高考“情境任务型作文”的写作指向解决情境性问题、完成指涉任务。就论述文而言,任务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的初衷,依事而论,以理服人。遗憾的是,一些考生在写作中脱离问题指涉的真实情境,其观点悖逆逻辑起点,论证肆意冲破文体边界,铺叙情感,论述远离原点事件,不作纵深开拓,导致整个论证过程凌虚蹈空,消解了解决问题的本意,陷入“伪写作”的泥淖。长此以往,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将逐渐失去冷静、客观、理性思考问题的耐心,不擅长说理,不能深度分析当世问题。这将严重阻滞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亟待理性的规范。

一、缘事而发:以事件的本真为论述的原点

“伪论证”容易脱离事件指涉的问题而空泛议论,对核心问题仅作边缘化论述,失去论述的本真意义和应有价值;正确的做法应是围绕核心问题,缘事而发,据实而论。

1.缘“事”而论,谨防言而无物的空泛议论

“情境任务型作文”写作应是在任务指令的驱动下,就事件“阐述”看法,不可架空材料,离开事实,空泛议论自己延伸的话题。例如,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主题为“技术与时间”,考生不能脱离语句材料指涉的 “事件”——技术急速发展引发的悖论,即“解放了劳动力的同时,又将其锁在‘技术依赖的牢笼里面”,而去大谈时代节奏的快慢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在2022年全国甲卷写作中,考生不能随意抛离“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语境,只论述“创新”。又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主题为“体育之效”,考生应围绕材料指涉的核心事件依事析理,就“体育之效”进行“强”“弱”之辨,围绕“健体强国”展开论述,而不能抛开材料——毛泽东关于“体育之效”的辩证论述,一味地论述体育的优点,然后用一些脱离时代语境的体育强身的典故佐证之。

真实情境下的论述文写作必须破除作文套路:论述苦难,就用曹雪芹诠释当下的困境;谈及淡泊,就借陶渊明抒写官场黑暗;说到坚持,就拿司马迁阐释隐忍……深究其因,他们生活的情境与论者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生拉硬扯几个名人典故进行论证,只是空乏议论,背离情境,远离事件,作文也就失去了论述的价值。

2.思辨说理,谨防失去理性的一己泄愤

近年来 高考命题趋向于提供思辨语境(见表1),要求理性地应对与我方立场矛盾、对立的观点。诸如下表的多向度、多情境事件,更需思辨说理。

论者论证观点前,先权衡比较不同的立场,多向度分析、评判这些矛盾对立观点;然后亮出立场,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思辨论述。论述观点时,论者应入事说理,以沟通辩白为旨要,开放包容、文明说服;既要深入分析,表达善意,又要聆听别人,不武断专论,重在厘清,不在压倒。否则,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失去理性的泄愤,只会扩大事态,偏离问题中心,背离论述的本真意图。例如,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主题为“独放与齐放”,考生写作时首先应该观照“独放”中独立的合理成分,并指出其弊端,然后权衡比较,亮出“齐放”的价值和意义。又如,2022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题中,“本手”与“妙手”隐喻了“基础”与“创造”的关系,考生除了对二者进行辩证思考外,还需要对“俗手”进行反面对照论述。

3.拓展有度,谨防毫无边界的横向扩张

“情境任务型作文”要求学生按照任务指令, 找准切口,集中论述,讨论要在事件指涉的边界内进行,不能漫无边界地平面拓展。例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主题为“好故事的力量”,论述应在“好故事”的范畴展开,论证其价值和意义。切忌不论故事的好坏,一概平面铺张其力量。又如,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主题为“历史人物评说”,考生完全可以集中笔墨专谈三者中的任何一个,但分析时要兼顾其他。如果同时、平均用力写,抑或选择其中一者,一味抒写其“伟大”,横向扩展,不做纵深挖掘,就会沦为泛泛而谈之作。这样的论述没有中心,没有边界,没有解决一个核心问题,自然也就失去现实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情境任务型写作”要求议不离事,并非囿于材料,而是在对材料本身进行充分分析、辩证、说理的前提下,纵向深度掘进,执果索因,前瞻预判,以求振叶寻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依“体”而析:以文体边界规制论证失范

每种文体都有其特有的话语风格和结构体式。曹丕对此有精辟论述:“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1]如果对论述文的文体边界的认知模糊,学生就容易在“尽情”抒写性灵的过程中论证失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辨体识文,树立文体意识。

1.语言建构:言语风格符合论述文体要求

刘勰对论辩体的语言风格有过纲领性的论述:“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2]即论辩体的语言要简洁明确,无需绮丽矫饰;论事明白核实,不要深幽隐晦。故而,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围绕原点事件,结合情境建构论述文的语体边界,避免学生养成过度追求文采、滥情抒写的习惯。

以2019—2023年全国卷为例,作文题基本上采用了“事件+情境+任务”的任务驱动模式,并且文体指向非常明确(见表2)。

由表2可见,论述的语体风格至少考虑三个要素:文体指向、情境融合、事件指涉。例如,2021—2023年高考卷作文题尽管没有明确指向某种文体样式,但是在写作要求中指出 “明确文体”,文体意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又如,2020全国Ⅲ卷作文题要求话语风格至少要符合书信的语体要求,融合“给高一新生写信”的情境要求,且不能偏离“给自己画像”这一核心事件。

新课标注重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建构。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对学生习作脱离情境、以叙代议、华而不实的话语风格等问题进行纠偏,引导学生强化文体意识,形成“断理必纲,摛辞无懦”[3]的说理风格,即分析道理要刚健有力,运用文辞不能疲软浮华。

2.思維逻辑:思维方式符合论述推进的逻辑

由于缺乏论述文体的逻辑思维训练,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性地被情绪牵制,论证过程就是跟着情绪寻找例子的过程,而非具体分析的过程。殊不知,论述文体,其立论的精髓要义不是对论点被动地附和、追随和证伪,而是推动论点在分析辩白的过程中逐渐清晰深化,最终化解事件矛盾。唯其如此,学生的论述才不会远离事件而言其他。

例如,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情境任务为“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很多学生对于背景材料仅是蜻蜓点水地提及,有的甚至背离情境,一味抒写个体发展跨越和社会支持的必要,然后复制某些“经典”案例进行佐证,最后从“典籍”中寻找解决之道。这属于典型的证伪逻辑,其间没有生成创见,只有复制堆叠;没有解决,只有问题。

其实论述的深度推进有赖于逻辑思维。就此题而言,考生可以运用因果互联逻辑,问题溯源,执果索因,探本而析“跨越”之源;运用前瞻递进逻辑,问题前瞻,突破当下视域,进而推想“再跨越”之势;运用纵向逻辑,由浅入深,深度开掘个体的“跨越”:“懵懂儿童—有为青年—未来成长”;运用横向逻辑,由此及彼,寻找个体“再跨越”与民族复兴、国家繁荣的融合之策……如此,创见频现,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在整个过程中,论述要源于事件,旨在事件,回归事件,高效有力,方显论述之真实本性。

3.审美取向: 文体选择基于达意而非装饰

文体选择的价值取向在于交流达意,进而解决问题。文体是与内容气质同构的“精神气象”,而非作品之外的装饰物 ,是阐述者在传情达意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语式,其动因在于更好地传达阐述者真实的心理图景,以便与倾听者高效地达成和解。

例如,面对2023年新高考Ⅰ卷“‘好故事的力量”的写作主题,考生无需用华丽抒情的词藻宣扬故事的“好”,而应真实地阐释好故事的准则和标准,以论述其力量。又如,在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主题为漫画“人”字的书法寓意,尽管文体不限,但考生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文体样式来阐述“为人”之道与书法之道的关系。无论选择何种文体,文章的整体气质不能“四不像”,更不能悖逆原点事件:书法之道对于为人的启悟。考生如果选择论述文体,可以辨析个体成长与文化镜像之间的矛盾与调和之策,以解决“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这些文化镜像如何濡染当代青年人这一社会问题。

当然,当某种话语方式无法穷尽论者的内心图景时,他还可以融合其他表达方式来助力,以尽其意,如叙议结合。但是无论怎么融合,文章的整体气质不能丢,如论述文,其“断理必纲,摛辞无懦”的气质应该守住,不能突破论述文体的边界极限,在高蹈虚空的“唯美”语境中激情四射。

三、因“境”而化:以情境为基础展开交流沟通

论述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其使命在于交流沟通,就事件阐明立场,传达意图,寻求和解之道。当然,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为了妥善解决“事端”,论者要考虑沟通“交流”的针对性,即明确对象、深入语境、指向问题等。换言之,论者要根据不同交流对象,因境而化。

1.读者意识:明确交流对象

就论述文而言,执笔为文的时候,学生要知晓笔端的推移是事件、作者和交流对象共力的结果,如此论述才有针对性,而不会执着于抒发情绪,最终滑向“为文造情”的虚无境界。近年来,高考全国卷越发倾向于表明作文的指涉对象,甚至规定交流双方身份(见表3)。

伊瑟尔有言:“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中。”[4]论述文本亦然。论述的过程就是跟“隐在的读者”(或者明确的交流对象)讲道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而言,读者也是作文的参与者。所以教师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心怀读者,与其“好好说话”,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与读者共同解决“事端”。

2.应景而言:符合交流语境

真实情境下的交流,是学生务必习得的语文素养。这是因为生活在社会情境中,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学生难免会置身于特定情境对某些事件发声。下面以2022年全国Ⅱ卷作文题为例,阐释如何结合交流语境进行论述。该作文题的写作主题是“选择·创造·未来”,有明显的情境指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那么考生写作应该基于特定情境,否则容易“越境”而失去交流的针对性。

(1)交流之前,谙熟情境。情境的熟知程度对论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考生要熟悉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真实情况,为论述交流做准备。在本题中,“100年未有之大变局”涉及特定时代境域下青年的成长反思。其间隐含了“社会镜像与个体选择”的问题:是个性突破镜像,还是镜像濡染钝化个性,抑或两者融合互进?要深刻而又清楚地论述这些问题,必须对“100年来”这一社会镜像进行深入的背景透视,为论证“选择·创造·未来”做铺垫。背景透视越深刻,其论证也会指向深层。

(2)交流过程,基于情境。论证的逻辑推进或者交流的深入,必须沿着情境的指向拓展延伸,否则容易突破情境的边界而悖逆问题中心。在本题中,如果考生背离“100年之大变局”社会语境而空泛论述社会对人的镜像作用,或者论述青年一代如何选择、创新,那么论证就是无效的,因为论证的结果不一定适应“特定”的时代语境。

(3)交流之后,回归情境。交流完成,论证有了结果,但论述尚未结束。考生至少还要做两件事:其一,将论证结果带进情境中,进行证伪,看是否符合语境;其二,论证前瞻,利用情境发展的态势,前瞻论证结果是否具有生命力。在本题中,通过论证,考生要回到特定情境——100年变局,进行前瞻论证,进而得出结论:社会是发展的,青年一代也要不断调适自我,顺势而为,适时而动,更新自我选择,不断创新,方能创造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 [梁]萧 统.文选 [M],张启成、徐 达,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3676.

[2][3] [梁]刘 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38、440.

[4] [德]伊瑟尔.隐在的读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4:78.

[作者通联:浙江锦绣江山外国语学校(高中)]

猜你喜欢
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阐释合理,全面准确——阐释型议论文的写作
简谈“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好头一半文——议论文开头之四法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议论文逻辑关系不严谨的有效对策
议论文如何往纵深处发展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