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区分水平加工策略刍议

2024-06-03 08:40徐德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徐德琳

摘 要 作文是一种认知行为,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加工,并及时将加工的成果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针对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教授不同的加工策略。对于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系统性思维下采取逐步训练的方法,引导其写出规范性的议论文。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深化思维的指导,通过概念界定、因果思维、批判性思维、临界思维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其写出深刻的作文。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低水平作文加工策略  高水平作文加工策略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目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一本完整独立的作文教科书,作文教学往往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这导致学生的考场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同时,宿构、套写情况严重,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是普遍。在写作时,学生还面临着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组织语言、书写等问题,再加上考场作文的时间限制,他们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

格雷伯斯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文的多重水平加工策略,也就是说,教师在写作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尽量将写作的低水平加工与高水平加工分别进行,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议论文写作效果。

一、低水平作文加工策略

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可运用系统性思维对低水平作文的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整体构思指导,为学生提供作文创作模式(见图1)。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如下针对性训练。

1.首段训练法

教师可通过首段训练法来提升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准确度。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成为作文首要的环节,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准确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将思维轨迹清楚地体现在所写文章的首段上。这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最基本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写作往往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愿意写全文。而首段训练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还可以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审题、立意的思维轨迹,并迅速作出反馈,指导学生进行修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作文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

2.提纲训练法

在具体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提纲训练法来帮助学生提升作文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在审题之后,可以运用关键词和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主要观点,列写提纲,并尝试不同的组合以找到最佳的文章结构。提纲训练法的优势在于能为学生提供写作计划的外部视觉表征。具体来说,低水平作文的学生如果在写作时,没有提纲作为外部视觉的支持,就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去记忆已写部分的内容,这可能会导致其作文的连贯性降低,影响接下来的写作。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不会写提纲,这也反映了学生思维上的弱点:立意、提出论点之后不知道如何展开,导致文章的主体段落出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展开论点的相关知识,如阐述式、证明式、补充式。阐述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办”的论述。证明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为什么”的论述,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并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补充式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或然性”的论述。此外,分论点的设置顺序可以有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在拟写提纲训练中,教师除了给出作文题目,还要给出作文提纲的样式,引导学生构思自己的文章。

3.事例分析法

在具体段落的论证上,教师可以通过事例分析法加强学生选用论据及论证的准确性。例证法是高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指的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在低水平作文加工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使用准确、新颖的事例进行论证分析。同时,教师要注意议论文的举例要和记叙文的叙事般做到简洁明了;在夹叙夹议中要和原材料形成类比关系,让事例的运用为论点服务。

二、高水平作文加工策略

议论文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出现简单化、片面化、定势化的问题,简单追求形式上的规范。例如,在分析现象时,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抓不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讨论问题,不能缘事析理,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提出建议,看不到问题的重点,说不出有效的方法,认识肤浅,思想平庸,显得比较幼稚;感情思维有余,理性思维不足。

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特别关注学生写作中的思维训练。写作思维是创作主体有效感知外在客观,在心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成果,再借助文字和结构将思想成果及其形成的轨迹呈现出来的精神生产过程。写作思维包括两个阶段:外在客观的内化阶段和内在思想的外化阶段。从思维的特点来看,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高水平作文加工策略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1.概念辨析

概念辨析是对概念所代表的实际物的辨认。概念指一类现象,这类现象需要有一个共同特征,才能组成一个概念,这类现象的共同特征就是概念的内涵,它的类属就是它的外延。明确概念的两种主要方法有定义、划分。揭示概念内涵,就是下定义;揭示概念外延,就是划分。议论文写作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这必然涉及对概念的思考,同时要作出最精辟的解说,并且能對核心概念与周围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认识和阐发。这样的文字可以提高说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下面的作文片段为例。

所谓布局,以布而成局也。布者,谋划、实践也。布局之“布”并非“摆”“放”,而是经深度谋划后的实践。局者,态势,状态也。局是家国时代大背景下的状态、处境,更是一种宏大的态势。(《说布局》)

作者在论述布局的重要性时,对布局作了清晰的界定,挖掘了布局的内涵,为后文的进一步论证作了铺垫。

2.因果思维训练

作家赵鑫珊曾经说过,人是握有因果法则的高等动物,会不会说因果关联的句子是衡量孩子思维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果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和生活本质、规律的认识来确定文章的立意,主要包括五种: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措施分析、数量综合。对学生写作有指导意义的是前四种。原因分析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追问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而背景分析是一种特殊的原因分析,是在追问某种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功能分析是就某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导致某些影响、结果,产生某种作用、意义的解说。措施分析就是阐述解决某种现象的手段和方法。在作文中进行原因追问,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写出见解深刻的文章。这是一个作文片段:

在现实与梦想的选择题前徘徊,是因为我们放不下现实的诱惑,放不下通行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与梦想的选择题前徘徊,更是因为我们害怕承担失败,害怕逐梦路上的荆棘。然而若无黑暗与荆棘,又何来光荣与梦想呢?

对“在现实与梦想的选择题前徘徊”原因进行不停的追问,可以使文章的说理比一般文章更具有深度。

3.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逻辑和事实证据,通过反思、分析问题来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包括深入和仔细的观察、建立事物的联系、区分不同点、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分析和解释信息、评估证据等。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主题,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理解所给材料、明确核心论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立意。在进行文章写作时,学生可以借助批判性思维中的图尔敏论证模型来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让写作构思的思维可视化、明晰化,增强论证的逻辑性、针对性、辩证性和深刻性(见图2)。

模型中的“数据”相当于论证的事实论据、理由;而“保证”是连接论据和结论之间的普遍性原则,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支撑”为“保证”提供支撑。学生可以借助“保证”和“支撑”来进行层层追问,也可以借助模型中的“辩驳”来思考论证反例,让观点更辩证。

例如,议论文《远行者才有故事》的写作就可以借助图尔敏论证模型来对题目进行深度思考,形成下列图式(图3),最后形成写作文本。

4.临界思维训练

临界思维就是以事物质量变化规律为纲,在分析所要认识的问题时,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在所论事物的临界区,即从事物量的变化界限、幅度和范围所允许的限度看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事物的临界是事物的边缘,它最容易看出事物的特征,也是最特殊、敏感的区域。学生在作文的论证过程运用临界论证,能够加强论证的力度。在一次高三期中考试中,一位学生写道:

例如在海淀,这位状元退学港大,心倾北大,是因为她认为当今时代缺失了很多东西。作为一个古代人,她更希望在北大中文系追求她在国学上的理想。但北大中文系就真的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供文人醉心国学不理红尘的象牙塔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若北大依然令她失望,她又该如何抉择呢?一味地要求一个完善环境的人怕是很难在现代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古代”吧。

在这个段落中,作者首先肯定状元去北大中文系追求梦想的行为。但如果她这种追求是正确的话,那北大中文系是否就是净土了呢?作者运用临界理论,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综合运用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上述四个方面的思维方法是和其他思维方法融合在一起的,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作文中综合运用不同思维方法。

例如,对下面主题的写作就可以综合运用概念分析与因果分析。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这个作文题目包含三个部分:原材料、提示语和作文要求。很多学生在未懂得原材料的情况下,单凭读提示语就动笔写作,其结果必然是单纯套用一些概念,从而导致跑题,或者是论证不够深入,展开不够丰满。这个时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认真分析原诗。

学生可以对“春”进行概念分析。“春”象征着一种美好,可能是成功,可能是美好感情,可能是参悟的境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概念具体化,同时,要能分析出“春”需要寻求,需要探寻、追索,有时候看似虚无缥缈,却有可能转瞬即至,或许它也有自己的规律,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会来,又自然会去,“寻春”就是寻找美好的艰辛过程。

学生也可以对“春”进行因果分析。为什么这首诗里的主人公要去“寻春”呢?为什么他会对将到来的春天视而不见?为什么他尽日寻春却又寻而不得呢?为什么他在寻春的时候可以不畏艰辛,甚至能“芒鞋踏遍陇头云”?为什么他手拈梅花的时候会“笑”呢?这“笑”中都包含了哪些深意呢?为什么说“春在枝头”,这里又有什么深意?

在概念的具体化和对问题的因果追问中,学生可以化虚为实、层层深入,写出有思考、有深度的文章。

總之,在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教师要注意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指导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思维品质,这样可以帮助低水平作文提升为规范的议论文,也能促使高水平作文增强思维的深度与高度,升格为逻辑严谨、论证深入的议论文。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编号:CDAA202005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北京市八一学校]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
多文本阅读指导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基础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二四四二”方案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围”
化素材为论据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