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与多样性,包括其历史根源、文化内涵和风格的多样性。其次,从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音乐教育与文化普及的新策略,以及科技创新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点。最后,指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路径,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国际交流与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文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为全力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4-0039-05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中的核心地位,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并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响应,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一次深入探索。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类别和特点,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重点,以及讨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与多样性
(一)传统音乐的内涵解析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远超出了音乐本身的艺术范畴,深刻地融合了历史、哲学、伦理和社会价值观。这种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的组合,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达。首先,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将音乐视为社会和谐与道德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能够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加强社会秩序。如《礼记》中所述:“乐者,天地之和声也。”这反映了音乐在维护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而道家则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和谐,认为音乐能够表达道的自然本质,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2]。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在传达情感和故事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古代,音乐常与诗歌、舞蹈结合,用于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例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不仅是一首曲子,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再者,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承担着教化的功能。在古代中国,音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音乐,可以传达儒家的道德教育,如忠、孝、仁、爱等价值观。这种教化功能使得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最后,中国传统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通过独特的音律、旋律和节奏,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这种音乐的内涵,不仅仅体现在音符之间,更体现在音乐与文化、历史、哲学的深度融合中。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深入理解和传承这种音乐的内涵,对于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类别与风格多样性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与风格之多样,是其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这种多样性不仅展现了中国音乐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地域特色。首先,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可以大致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三大类。宫廷音乐,如《雅乐》,起源于古代帝王宫廷,其曲调庄重、和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儒家的礼乐文化。《周礼·春官宗伯》中对雅乐的记载,不仅展现了宫廷音乐的形式,也体现了音乐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3]。民间音乐则更加多样和生动,如山歌、小调等,它们通常与农耕、渔猎和民间故事紧密相关,展现了民间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丰富情感。宗教音乐如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则通过音乐传达宗教信仰和精神寻求,如《法华经》中的佛教音乐,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也是佛家精神修行的方式。其次,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多样性,与其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有着鲜明的特点。例如,北方的音乐往往节奏明快、豪迈,如京剧、秦腔等,其音乐风格反映了北方人的性格特点,而南方的音乐,如昆曲、越剧等,则更加细腻、柔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文化氛围。这种地域性的风格差异,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也成为研究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近现代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别与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音乐学家杨荫浏在其著作中对中国各地传统音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分析,指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域差异不仅体现在音乐形式上,还体现在音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上。此外,学者们还关注到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探讨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吸收现代元素,使其更加丰富多彩[4]。
(三)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深刻体现了中华音乐的美学理念和文化精神,其独特性在于深层次的文化寓意和精致的艺术手法。第一,中国传统音乐最显著的艺术特征之一是其对意境的深度表达。这不仅仅是音乐旋律的简单排列,而是通过音乐来传达一种超越文字的情感和哲理。例如,古琴音乐中的《流水》不单是模仿自然界水流的声音,更是通过音乐的流动和停顿来表达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这种意境的表达,是对听者心灵的直接触动,也是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艺术体现。第二,中国传统音乐在表现形式上独特之处在于其与诗歌、绘画的紧密结合。音乐不仅仅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与诗歌、书法、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种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艺术体验。如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常常出现音乐与诗意相互映照的情景,这种艺术融合使得音乐不仅仅是耳朵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5]。第三,中国传统音乐在表现形式上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旋律、节奏都可能寓含着特定的文化意义或象征。例如,在古代宫廷音乐中,不同的乐曲往往与特定的礼仪、季节或宫廷事件相关联,这些乐曲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这种音乐的象征意义,是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此外,中国传统音乐在情感表达上追求极致的细腻和深刻。音乐不仅仅传达快乐、悲伤等基本情感,更能深入表达更为微妙和复杂的情感层次。如在江南丝竹中,那种淡雅、含蓄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的内敛和深沉的理解。总的来看,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是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这些特征不仅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美学理念,也是中华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深入理解和研究这些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對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6]。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重点
(一)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中,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这一过程不仅是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更新,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与创新。首先,理解并尊重传统音乐的核心价值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京剧等,不仅仅是音乐形式,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例如,古琴音乐不仅仅是对琴音的演奏,更是一种无形之美的传达,通过音乐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在融合现代元素时,必须保持对这些核心价值的尊重和传承。这意味着,在引入现代音乐元素时,如电子音乐的节奏或西方乐器的和声,应当谨慎处理,确保不破坏传统音乐的原有韵味和内涵。例如,古琴音乐的现代改编,可以在保留其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创造出新的听觉体验,但其深沉、内敛的艺术韵味不应被忽视。其次,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需要探索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技术的表现形式。这不仅是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听众,也是为了让传统音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例如,传统音乐的现代舞台表演可以结合现代灯光和舞台设计,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种现代表现形式的探索,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也能让传统音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此外,传统音乐的现代化改编还可以通过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来实现,如将传统乐器的音色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听众口味的音乐作品。这种探索不仅是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创新,也是对传统音乐精神的一种新的诠释和传播。
(二)音乐教育与文化普及的新策略
首先,创新音乐教育体系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关键。传统音乐教育应融入现代教育理念,采用更为灵活和多元的教学方法。例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和互动软件,可以使学习传统音乐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此外,传统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技艺的模仿和重复。这意味着,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传统音乐的现代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诠释。其次,推广中国传统音乐的普及工作需要采取多元化的途径。这包括在公共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传统音乐的教学,如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传统音乐的学习,举办传统音乐相关的工作坊和讲座,以及在社区中开展传统音乐的展演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加公众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兴趣,也能促进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群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音乐的实践活动,如学习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或者参与传统音乐剧的制作和表演。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音乐与中国文化的深刻联系。
(三)科技创新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科技创新与艺术实践的结合不仅要求对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还需要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以创造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展现现代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首先,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对传统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重新诠释。例如,通过高级音频处理技术,可以捕捉并增强传统乐器的独特音色,同时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创造出全新的听觉体验。这种深度融合要求音乐制作人不仅精通技术,还要对传统音乐有深入的理解和敏感的艺术感知。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古琴音色的特点,然后在电子音乐制作中模拟和再现这些特点,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音乐作品。其次,人工智能在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AI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和模仿传统音乐的风格,还可以在音乐创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可以学习古代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模式,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创作出全新的作品。这种方法不仅为传统音乐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研究传统音乐的结构和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外,AI的应用还可以延伸到传统音乐的教学和普及中。例如,开发智能教学系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互动式的反馈,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路径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基础性的工作,不仅涉及音乐本身的保存,还包括对音乐背后文化、历史和哲学的深入理解和传播。由于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音乐为进一步迎合现代人对音乐的喜好和体验,会结合不同音乐曲目的特点而进行重新创编,以此获取更多人的关注。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无论传统音乐会历经何种变迁,始终会遵循其自身的特点而优化,保存着传统音乐的精髓之处,使得传统音乐一直都具备其独有的音乐艺术魅力。所以,在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应时刻遵循传统音乐的规律性,尽管在音乐形式上存在变化,但不可失掉传统音乐的根基,这样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历史,让现代人仍然受到传统音乐的熏陶[7]。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关键在于对其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与重构。这一过程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形式保存,而是对音乐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哲学意义的深入探索。例如,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京剧,其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唱腔的保存,更是对其承载的历史故事、社会价值观和美学理念的深度挖掘。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挖掘要求从多个学科视角出发,如通过音乐学的角度解析音乐结构,通过历史学的视角探讨其历史演变,以及通过哲学的分析理解其深层文化意义。在深层次挖掘与重构的过程中,还需理解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精神内核。例如,古琴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乐器的演奏,它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古琴音乐的保护不仅是对其旋律和演奏技巧的保存,更是对其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位置的理解和传承。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来实现,结合音乐学、哲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以深入理解和传播古琴音乐的文化价值。
(二)国际交流与全球影响力提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国际交流与全球影响力的提升,首先体现在跨文化音乐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上。这种融合不仅是音乐风格的混合,更是文化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交流。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与西方音乐的和声理论相结合,不仅拓展了中国音乐的表现力,也为全球听众提供了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共同点的新视角。这种融合要求音乐家和学者不仅深入探讨各自文化特色的保持,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对话和融合。这种跨文化的音乐实践,不仅是艺术创新的体现,更是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桥梁。如美籍华裔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发起的《丝路:音乐之旅》项目,旨在通过音乐会聚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共同探索和演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统音乐。在这个项目中,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其他国家的音乐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体验,这不仅是艺术创新的体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此同时,国际音乐节也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全球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音乐节不仅是艺术表演的平台,更是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音乐在国际音乐节上的展示,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包容性。这要求策划者和艺术家不仅关注艺术表演本身,更要深入思考如何通过这些表演传递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北京国际音乐节自1998年以来,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音乐节之一。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相遇,不仅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国际舞台,也让全球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音乐和文化。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在全球范圍内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也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和理解。
(三)文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借助文化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能够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现代文化产品,从而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文化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于将传统音乐的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这种创新不仅是对传统音乐形式的现代化改造,更是对其内涵的现代诠释和传播。以“故宫古琴系列”为例,该系列成功地将古琴这一中国传统乐器与现代设计美学相结合。这不仅是对古琴外观的现代化改造,更是对古琴音乐文化的一种新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古琴的传统元素,如其独特的音色和造型,同时融入了现代审美,如简洁而现代的线条、新颖的材料应用等。这种创新使得古琴不再仅仅是一件传统乐器,而是成了一种集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产品。品牌建设是文化产品创新的另一个关键方面。通过有效的品牌策略,可以提升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将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与现代营销策略相结合。这包括利用现代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如社交媒体、网络广告等,以及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合作项目提升品牌形象。例如,通过与现代艺术家合作,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艺术作品中,或者与国际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这些都是有效的品牌建设策略。
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复杂过程,它不仅关系到音乐本身的保存和创新,更涉及文化认同、国际交流和市场策略的深层次探讨。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与重构,我们不仅能够保留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还能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同时,国际交流和市场开发的策略也必须创新,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的变化。最终,这些努力将共同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展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
参考文献:
〔1〕胡军,胡岩,吴桐.新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古琴艺术与钢琴艺术发展脉络的对比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03):369-376.
〔2〕吴文静.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23,37(01):64-66.
〔3〕刘泽洲.全球多元化视阈下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39(01):102-104.
〔4〕金海玉.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刍议[J].戏剧之家,2022(09):59-61.
〔5〕卢致达.文化传承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发展趋势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6):102-104.
〔6〕蒋璐超.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9(05):16.
〔7〕杜亚雄.“五大类”还是“四大类”?——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改革的建议[J].中国音乐,2013(02):16-1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 Modern Society
SUN Tao
(School of Music,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232001,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 explores the essence and d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roo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style diversity. Secondly, from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new strategy of music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opulariz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rtistic practice, it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global influence, as well as cultural product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Keywords: Traditional Music;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3-11-23
作者简介:孙涛(1985-),男,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陆在易艺术歌曲研究”(SK2021A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