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史前文化遗存,红山文化是史前文明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因此理应被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与关注。然而,通过考察发现,红山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数量相对稀少,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硬译、误译现象。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基,探析合理应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提升红山文化英译质量。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红山文化;文化负载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4-0001-05
红山文化,距今5000—65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赤峰市博物馆并强调要加强红山文化及相关史前文化的保护和研究。2022年7月15日—16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举办的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探索”的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吸引了国内包括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学术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参会与关注[1]。然而,与国内红山文化研究如火如荼趋势形成对比的是较为冷清的国外该领域的研究。笔者查阅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网站(http://www.metmuseum.org/),搜索红山文化的相关内容,结果发现仅有两件藏品的收录记录,其中一件为精美的勾云形玉佩,但其译名为Plaque(饰板)。该英译名称既没有体现该文物的材质,也未体现其特征。勾云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对于这一特征的漏译,既不利于世界对于红山文化的了解,也影响红山文化对外的宣传效果。红山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内涵非常丰富,在艺术表现、经济基础、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等方面产生了大量体现红山先民风俗传统、宗教习惯、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在红山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如何基于翻译理论、结合翻译策略,将红山文化相关负载词进行准确英译尤为关键。
一、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
文化翻译理论(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主张翻译不只是语码之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语言背后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这个观点的提出受到了世界译学界的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当今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曾提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这一概念[2]。简言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文化交流是翻译的最本质目的;第二,翻译并非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差异的消除,而是尽可能保留这种文化上的“异质性”;第三,译者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性,选择翻译策略,以满足读者理解文字背后异域文化的需求。该理论的精髓为“文化传真”原则,即译者有责任在准确反映源语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传达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可以体悟,实现译文的文化交流目的。这种翻译理念与本文进行红山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的初衷不谋而合,即通过提升红山文化英译的质量,推动红山文化译介,促使红山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众所周知,实现跨文化交流绝非易事,译者必须在贴近读者文化背景的译文版本还是保持作品源语文化特色的译文版本间进行取舍和抉择。这个问题也是“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产生的源头[3]。
二、红山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翻译策略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出版了《译者的隐身》一书,书中提到了“归化”和“异化”这一对翻译术语。“归化”策略要求译者更多地将原作中的语言翻译成读者熟悉的语言。从比喻对象到语言格式都贴近读者的文化背景[4]。与之相反,“异化”策略注重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与文化特点,邀请读者来赏析异国氛围。经过“归化”策略处理后的译文更地道。而“异化”策略处理后的译文保留了源语的语言方式,能更准确生动地反映源语的文化和语言特色[5]。鉴于两种策略各有所长,笔者认为在翻译红山文化相关资料时,为了达到文化有效沟通的目的,可灵活选用“归化”“异化”策略,以达到“文化传真”的效果。
(一)红山文化英译过程中“异化”策略的应用
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在红山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红山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民族性和异质性,因此译者应该尽可能多地选择包括直译、音译加直译、音译加解释等“异化”策略。
1.直译法
顾名思义,直译法就是在译入语中存在与源语对等的词语,译者可以进行直接借用。在文物翻译方面,虽然相关语料库的构建并未形成体系,但一些文物术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翻译法,并且在国内外得到了认可,比如“玉”的翻译已经被公认为“jade”,陶器的翻译已经固定为“pottery vessel”。一些工艺纹路也有固定的翻译版本,比如:“方格纹”(checks)、“波浪纹”(wave pattern)、“条纹”(stripes)、“绳纹”(cord impressions)和“菱形纹”(rhombi)等。因此译者在翻译红山文化相关文化负载词时,应充分利用与源语对等的词语,一方面可以使得译文更加准确。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读者对于译文的理解,从而提高文化交流的效率。
2.音译加直译法
当英语中没有相关对应词时,可以采取音译加直译的方法。這样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又兼顾了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力。值得注意的是,音译部分的拼音需要用斜体标出,表明是外来词。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于玉琮的翻译方法为jade cong。借鉴此翻译模式,笔者认为“红山文化”的翻译应为Hongshan Culture。一直以来,译者们对于“红山文化”采用“Red Moutain Culture”的翻译版本还是“Hongshan Culture”的翻译版本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红山文化虽然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但其分布的范围大致北起赤峰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朝阳、凌源、河北北部,东至通辽市、锦州地区[6],并非局限于赤峰红山地区也非指代红色的山峰,所以不应将其翻译为Red Moutain Culture而应保留其音译即Hongshan。但通过检索红山文化考古论文发现,采用了Hongshan Culture的翻译版本的文本,并未将音译词Hongshan加斜体,错误地将其写为Hongshan Culture,忽略了音译词作为外来语的性质,这一点值得译者们关注。
3.音译加解释法
红山文化时期文物大量出土,因此文物名称翻译的精确性应受到高度重视。虽然西方社会也存在着一些与红山文化文物类似的器物,但是拘泥于语言形式的简单对应不能完全表达其中的文化意义[7],因此需要在准确理解文物名称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即在文物名称汉字音译的后面用括号加以解释。这样不仅能够在文物的名称读音、文物器形或者功能上传递完整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达到告知译入语读者文化背景的目的。这种兼顾翻译的信息准确性以及目的语受众理解情况的翻译方法符合文化翻译理论所提倡的“文化传真”原则。如“玉玦”是古代的一种主流配饰。在红山文化时期,“玉玦”在当时的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到了红山文化中期,还出现了雕琢精美的“兽首猪龙玦”,如果直接将其音译为“Yu Jue”就会让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因为中国玉器有很多种类比如“玉璧”“玉环”,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同的使用场合。“玉玦”其特色是有一个缺口,这一特点使其与其他两种玉器有所区分。在查找考古论文文献英文摘要中,有Jade Jue,Yu Jue的翻译版本以及全博涵在硕士论文《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玦研究》中将“玉玦”翻译为“jade of slit rings”的版本。筆者认为该版本的翻译优于其他两种,其中slit rings本意为“开口环”。将“玉玦”有缺口的这种特点与之对应,读者就获得了关于“玉玦”的具体印象。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于馆藏文物“‘吴王光青铜鉴”的翻译“Wu Wang Guang Bronze Jian (water container)”[8],这种在文物名称音译的基础上,对其附加信息加以括号内解释的翻译效果更加具体。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在名称音译的基础上补充玉玦的材质和具体形状,可以翻译为Yu Jue(jade slit ring),这样传递给西方读者的信息更加丰富、准确。
4.补充性翻译
如果中文出现过于简洁的情况,可以先忠实地翻译出中文含义,然后在翻译中增加一定的文化背景信息,以期更好地传递文物信息,阐明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于馆藏文物“金缕玉衣”的英文翻译为“Jade Burial Suit with Gold Ties”。在汉代,人们相信玉可以使尸体不朽,上层统治者常运用金缕将大量的玉石缝制成丧服。该文物的英文翻译并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单纯的语码转换,而是增补了玉衣的用途,添加了burial(埋葬)的内容。这样的翻译方法为翻译红山文化相关文物提供了参考。
红山文化的工具类玉器“玉钺”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内外侧边缘均磨薄,中部有圆孔,是由玉斧演变而来。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相关解释:“钺,大斧也。”[9]玉钺是红山文化时期阳性、男人、上天及神权的象征,其功能为红山先民祭祀分食时所用的礼器。经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徐鹏飞在《钺代表的军权意义的起源与发展》文章中将“钺”翻译为 “Yue-BATTLE AXES”。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者黄一哲在《石峡文化的琮、璧、钺》中将“钺”直接翻译为“Yue”。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杨立民学者在《史前玉钺的形上观察》中将“玉钺”翻译为 “Jade Yue battle-axe”。结合以上各版本的翻译,笔者认为文物名称属于专有名词,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寓意,单纯的音译法或者直译法都不能让译入语读者清晰获知文物的准确信息。如果直接将“玉钺”翻译为“Jade Yue”,西方的读者可能了解了其材质为“玉”,但对于“钺”的用途就会感到费解。参考前文提及的“音译+括号注释”的翻译方法,可以将红山文化中的“玉钺”翻译为“Jade Yue(sacrificial battle-axes)”。这样一方面描述了文物的材质为“玉”(jade),器型为“斧状”(battle-axes),又添补了其功能为礼器(sacrificial)的内容。全面的信息表达可以加深译入语读者对“玉钺”的了解及印象。
“勾云形玉佩”是红山文化先民高超的艺术水平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产物。一般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一弯勾,为漩涡形,四角对称地向外呈卷勾状[10]。徐峰在硕士论文《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将勾云形玉器翻译为“Jade in the shape of hook and cloud”。辽宁省博物馆周晓晶在期刊文章《红山文化玉勾云形器研究回顾及新探》中将“勾云形器”翻译为“the hooked cloud-shaped jades”。田广林在《北方文物》期刊发表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再解读》中将“勾云形玉佩”翻译为“Cloud-shaped Jade Ornaments”。以上提及的三种翻译方法各有所长,有的突出其材质和形状,有的突出其实际功能。笔者认为其中“Cloud-shaped Jade Ornaments”的翻译最为简洁,但在形状描述方面只突出了“云”的造型,忽略了“勾”。在翻译文物的器型方面,笔者查阅了文物翻译的相关文献,卢明玉与王可语发表的《中国传统首饰汉英翻译的公式化》[11]中提到了可供借鉴的翻译方法。该论文提出,由于中国传统首饰的名称翻译涉及材质、工艺、颜色、形状、纹样以及人文意趣等诸多信息,在表达准确全面的同时还要兼顾翻译内容的简洁性,并提炼了首饰名称英译公式为:“某形状-shaped+其他+核心成分。”此外还强调可采用连字符的形式进行连接以求简洁,并且列举了“白玉秋叶螳螂”的翻译为“leaf-and-mantis-shaped White Jade Ornament”。借鉴此公式以及上文提及的三种翻译版本,笔者认为“勾云形玉佩”可以翻译为“hook-and-cloud-shaped Jade Ornaments”,这样信息更完整明确。
璧是中国传统玉器之一,多为圆形。红山文化除少量圆形璧外,还独有外廓和中心为圆角方形或四角为直角的方璧,一般中间厚,四周薄。这和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极为吻合。这种宇宙观在红山文化牛河梁东山嘴遗址中也有体现。东山嘴遗址中心部分为一座大型方形基址,在方形基址上面又有圆形基址。这种“内圆外方”的器型富含了丰富的氏族社会和原始宗教信息,是探索红山先民社会状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料[12]。为了推动红山文化的对外宣传,加深西方读者对其的印象,笔者认为应该在翻译中凸显其“异质性”,补充其“内圆外方”的特点。因此参考“某形状-shaped+其他+核心成分”的翻译公式,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璧”可翻译为“inner circle- and- outer square- shaped Jade bi(disk)”。
(二)红山文化英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
虽然翻译时要遵循文化翻译理论,尽可能多地保留红山文化的“异质性”,但不是说要一味这样做而毫不考虑译文的可理解性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性。笔者认为在充分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为了加强红山文化的对外推介,增强国外读者对于红山文化的理解,提高译语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可以适当采用“归化”策略。
比如中国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女神像按类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白音长汗、林西西门外出土的兴隆洼文化女神像;另一类为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较大型陶塑女坐像、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大型女人头像。这两种类型女神的属性和功能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人类原始信仰的产物,人类生存环境举步维艰,所以这时女神应是火母神、高媒神等。而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则是地母神,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北方的先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为了农业丰收他们要经常进行这样那样的祭祀[13]。因此在翻译“牛河梁女神”的时候,不应将所有女神翻译为“Godness(女神)”,而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类似的地母神、大地之母指专司繁殖力及象征大地恩惠的女神。因此将女神翻译为“Earth Mother(地母)”既能够让西方读者明白“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的地位及作用,也能加深读者对于此文化遗址的理解和印象。
考古报告习惯上把古代先民在陶器表面所施行的一种连续曲折的、状如汉字“之”的纹饰,称为“之字纹”[14]。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纪录片《探秘哈民遗址》中特别强调了“之”字纹,并且介绍了“‘之字纹”是红山文化最为著名的标志之一。除此之外在该片中还提到5000年前的红山人已经开始产生原始崇拜,其中龙的形象演变成图腾,被反复绘画于陶器表面。在1930年、1971年和1979年三次红山文化考古中,一种被意象化的龙形图案一再出现,考古界称之为“之字纹”。因此在翻译“‘之字纹陶器”的时候,一方面要让西方读者认识到状如汉字“之”的这种连续曲折的纹路,另一方面要突出它在红山文化中象征“龙”的独特性。如果按照直译法“之”的汉语拼音翻译成“zhi”,那么西方读者可能不能理解具体的纹路形象,但如果翻译成英语中“zigzag(锯齿形)”的对应英语,那么这种纹路就会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文物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也不应被忽略。参照“白玉‘天官赐福佩”“White Jade pendant with Charaters Tian Guan Ci Fu Design Symbolizing Blessing from the Heavenly Officials”的英文翻译方法,“天官赐福”既为寓意又为纹样,因此含有寓意的纹样翻译的公式可以提炼为“其他+核心成分+symbolizing+寓意”。同理,红山文化时期的“‘之字纹陶罐”可翻译为“ Pottery Pot with ‘Zigzag Design Symbolizing Dragon”。
三、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红山文化英译的原则及建议
根据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的“文化交流是翻译的最本质目的”的核心观点,红山文化的英译既是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不同文化沟通的桥梁,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因此,结合上文提出的实例分析,译者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译者主体性,平衡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以求翻译效果的准确性、民族性、文化交流性。
(一)准确性
考古文物的翻译隶属于科技英语翻译,这种实用文体的翻译需注重专业性和精确性,符合文物术语对等原则。此外,文物翻译中涉及文物的背景文化、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异,还涉及文化信息的筛选。译者为保证文化负载词的准确翻译,必须充分了解文物的背景文化,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否则就可能出现“文”达而“意”不达、望文生义、望图生义的情况。另外文化的翻译尤其是考古文化的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文物背后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因此涉及翻译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译者在具备熟练掌握运用两种语言的基础上,还应多方涉猎,积累人文素养,积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二)民族性
文化翻译理论强调无论是译者还是源文本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文化中的。翻译意味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翻译应在理解源语与译入语不同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差异性。这就要求译文能够在忠实、准确地翻译文物特征的基础之上,力求突出文物的“文化特有性”。距今55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发达的手工业所产生的极具特色的陶器以及制玉工艺无不彰显红山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种极具魅力的古文化理应通过译介准确地进行传播,被世界所“看见”“了解”与“欣赏”。鉴于其特有的民族内涵性,有的词语在翻译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译入语词汇,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当直译不能准确反映文物特质的时候,可考虑转用音译并且加以注释,更好地对这些文物背后的民族文化加以阐述。除此以外,对于相关红山文物术语的翻译也应该做到统一性,比如上文中笔者研究相关考古论文英译摘要部分时发现,对于同一种文物的英译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版本。为了提高红山文化对外宣传的效率,应将相关文物进行专业化的翻译并且总结相关的翻译公式,建立红山文化英文翻译语料库,以便进行统一,形成红山文化品牌。
(三)跨文化交流性
文物翻译工作的难点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这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语际间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和其意义,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这也是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即翻译应以实现文化交流为首要目的。如何以译本为中介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何促进两种文化背景的读者进行互相的欣赏、交流与借鉴是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需考虑的重中之重。因此译者在翻译红山文化及相关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有效地传递文物信息。两种策略的选用并无一定之规,全凭译者通过大量实践经验而获得的灵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完全依赖于语料库、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的不可取之处。从个人角度而言,译者要不断丰富自己驾驭各种文本的能力,夯实业务水平。除此之外,红山文化译介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地区特色文化的形象与宣传,对于当地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连带推动作用,相关旅游文化主管部门也应予以高度重视。政府机构层面可以牵头成立相关翻译专家团队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也可联合翻译机构和当地高校举办讲座或培训,还可以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与译者进行座谈,建立咨询指导关系。
结语
考古类文本属于信息性文本,根据文化翻译理论,其翻译应同时具有交际有效性(effective communication)和信息准确性(accuracy of information)这两个特点。因此红山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可以借助特色文化的对外宣传更好地展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形象。作为史前文明典型标志的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因此应加大力度推动红山文化的对外译介。
——————————
参考文献:
〔1〕石铁鑫,赵广志.2022年度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开幕[N].赤峰日报,2022-07-16(01).
〔2〕陈艳华,杨舒惠.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纪录片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话说中国节》为例[J].古今文创,2023(30):100-102.
〔3〕周茜.“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湖湘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1(20):54-56.
〔4〕徐璐.论影视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以美国电视连续剧《绯闻女孩》为例[J].语文学刊,2013(09):52-54.
〔5〕倪育萍,孙洁菡.从文化交融的视角看翻译异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30-133.
〔6〕张艳萍.红山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170-172.
〔7〕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03):45-48.
〔8〕李倩瑶,杨宏铭,熊诗琴,等.文物的语用等效翻译策略研究——以国家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为例[J].今古文创,2021(21):114-115.
〔9〕姝雯.红山文化玉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9):1-7.
〔10〕张亚楠,郑家琪.中国古玉云纹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200-201.
〔11〕卢明玉,王可语.中国传统首饰汉英翻译的公式化[J].中国科技翻译,2023(01):54-57.
〔12〕姝雯.红山文化玉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9):1-7.
〔13〕徐子峰.论东方史前“女神”[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2-16.
〔14〕都兴智.关于之字纹陶器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6(04):1-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Hongshan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GUO 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publicity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can better show the image of a country and region. As a relatively early prehistoric cultural relic in north frontier of China, Hongshan culture is a typical symbol of prehistoric civilization. It belongs not only to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o the whole world, so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However,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ongshan culture-loaded words is not sufficiant and there are some phenomenons of mistranslation and word-to-word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ich ar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Hongshan culture-loaded words.
Keyword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ongshan Culture; Culture-loaded Words
收稿日期:2023-12-23
作者簡介:郭艺(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