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刍探

2024-06-03 22:49:04祁艳云
成才之路 2024年13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古诗教学

祁艳云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亟须深入挖掘与持续开发,以全面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与生机。古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与载体,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以诗解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而且能够丰富课堂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立足教材选编,挖掘文化意蕴;结合古诗内容,融入风俗民情;围绕古诗主题,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古诗阅读,促进文化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渗透途径;人文素养;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3-0065-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核心素养内涵”的“文化自信”部分明确要求“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并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篇目增多,要从根本上实现古诗教学的减负增效,就要摒弃“灌输式”教学[2],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赋予古诗教学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自主与建构中“动”起来,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活”起来。

一、立足教材选编,挖掘文化意蕴

古诗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的古诗篇目,适当横向联系与纵向拓展,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意蕴,进而实现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图说古诗,感知传统文化之“美”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插图精美,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是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的良好素材,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资源。相比于抽象的文字,插图更直观形象,更生动具体,更有趣传神,也更容易定格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例如,看到“锄禾”的插图,学生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直观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更为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看到“鱼戏莲叶”的插图,学生能想到江南采莲的劳动情景,在茂盛而秀挺的荷叶间,娇俏柔美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既有江南水乡之美景,又有采莲之情趣;《夜宿山寺》《村居》《咏柳》《望洞庭》等古诗的插图以传统水墨绘画,突出水墨写意之真趣,体现“气韵生动”之感,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登鹳雀楼》的插图是“鹳雀楼前黄河流水”,图片设色简明,视野开阔浩大,学生由插图解读古诗,能感受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开阔胸襟与抱负,体悟盛唐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色彩搭配之美,动静结合之美,视听融合之美,远近层次之美,便是绝妙的写意画。

2.妙解古诗,探究传统文化之“趣”

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汉字构成、词语使用、诗歌形象等角度解读古诗,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趣味与魅力。例如,胡令能《小儿垂钓》中的“稚子垂钓”即趣事,稚子形象惟妙惟肖,其动作与情态生动传神,又蕴含童真童趣。教师可以从象形字“子”入手,出示“子”的甲骨文字形,像是小儿在襁褓之中,有头、身子、臂膀,两足并起来的样子,让学生根据字形构造来了解汉字“子”的意思,对汉字文化产生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蓬头”“侧坐”“遥招手”“怕”等词语,深入品味古诗语言特点,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3.联读古诗,体悟传统文化之“意”

古诗的意象相连,情感相通。教师应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联读古诗,使学生体悟传统文化之“意”。例如,同样是写“月”,李白《静夜思》以“明月”写思情,借明月写思乡之情,而张继《枫桥夜泊》则以“月落”写愁绪,衬托落第的失意惆怅,刘禹锡《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相互映衬,月光和水色彼此交融,实则是诗人内心沉静的写照。又如,陆游《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与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万马齐喑究可哀”,为中原失地未能收复而“悲”,为晚清时局之颓败而“哀”,一“悲”一“哀”对象虽不同,但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却是相通的。因此,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联读对比《示儿》与《己亥杂诗》,使学生体悟古人蕴含在诗歌深处的家国情怀。

二、结合古诗内容,融入风俗民情

传统民俗风情,是古人生活的“文化痕迹”[3],而诗歌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古诗教学引入富有生活气息的民俗故事或民俗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解读古诗内容,感知古人情感世界,体悟古人精神追求。

1.创设情境,再现民俗活动

要真正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教师结合古诗内容创设情境,抓住诗中代表传统节日或习俗的事物特点,以形象化的情境來呈现民俗活动。这样,以情境激“活”古诗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例如,有些民俗活动学生较为陌生,需要借助情境来形象感知。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重阳节习俗知多少”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登高”“插茱萸”“赏菊”的重阳节习俗,加深学生对诗人在异乡的重阳节思亲之情的体悟。

2.联系背景,感知民俗故事

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熟知古诗背后的民俗故事或神话传说,对于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丰富诗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真实的创作背景,丰富有趣的民俗故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乞巧》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民间七夕乞巧的民俗活动,探究“七夕”节的来历,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即是民间女子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暗含了祈求心灵手巧的愿望。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教师可以拓展杜牧的《秋夕》,根据“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补充“秋扇之捐”的典故,让学生了解“秋扇”在古文化中的“捐弃、抛弃”之意。

三、围绕古诗主题,开展主题活动

1.唱诵活动,感受古诗声律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探究古诗声律之美,即是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4]。学生通过朗读能感知古诗音韵节奏,体悟古诗思想情感,通过背诵能增加古诗积累,培养语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开展唱诵活动,让学生融诗情入声腔、以声律传诗情,体悟诗人浓浓情思,感知诗人内心情志。教师还可以根据诗歌主题的需要,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配乐诵读。例如,在李白的《望天门山》与刘禹锡的《望洞庭》的教学中,教师可将音调清丽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唱诵联读”以感悟所“望”之景,感悟诗歌情感,并结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及“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节奏划分,明确七言诗“二二三”的节奏特点。在联读唱诵《望天门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青色的天门山、碧绿的楚江水、白色的孤帆、红色的落日,共同组成一幅美丽而流动的山水图,诗人的昂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唱诵《望洞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谧的月色,静美的湖面,两相辉映,构成了一片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这样,学生在配乐唱诵,感受古诗声律之美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气势。

2.诗词大会,激励古诗积累

在古诗教学中根据古诗主题组织诗词大会,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鼓励学生走进古诗天地,背诵古诗以丰富积累,解读古诗以培养语感。在诗词大会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创编舞蹈、戏剧、故事等,小组合作以“创意表演古诗”,或通过“诗词闯关”“有奖竞答”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积累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诗人及作品的理解。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以“送别诗”为主题的诗词大会,让学生调动古诗储备,回顾《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古诗篇目,了解古人送别的缘由及常见仪式。古人为了外出求学或外任做官,也有要到边关建功立业,或遭遇降职贬谪,不得不辞别亲朋并离开家乡。他们或写诗相赠,或折柳送别,或杯酒饯别,或明月寄相思,或潭水蕴别情,来表达对离人的深深情意。在送别诗中,有细细叮咛,有依依不舍,有殷切劝慰,也有深深祝福。这样,学生通过诗词大会,就会在原有古诗积累的基础上,对古诗情感或意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3.主题交流,感受审美情趣

古诗中蕴含着古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及情感寄托,教师可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结合统编版小学教材的“学习园地”板块,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构建“古诗中的雪”“图画古诗”“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例如,在《雪梅》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补全对话:白雪皑皑的原野上,一支梅花凌寒独放,她看着身边厚厚的白雪说:“。”一阵寒冷的风吹来,雪花在梅花枝头飞舞,它对梅花说:“。”学生通过角色转换感受当时的情景,在“梅”“雪”对话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主题与内容的理解,强化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一诗句内涵的理解。在教学《雪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王冕《墨梅》、王安石《梅花》等古诗,开展“群读古诗,共赏梅花”的主题文化活动,以“声情并茂诵梅诗”“别出心裁品梅诗”“情景交融画梅诗”“分门别类辑梅诗”四个板块开展诗歌欣赏活动。在“情景交融画梅诗”板块中,学生将卢钺《雪梅》、王冕《墨梅》与王安石《梅花》以绘画的形式来呈现,从景物选取、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理解诗歌,感受诗画交融的特点。

四、拓展古诗阅读,促进文化理解

学生阅读古诗意象群,能感知古诗文化内涵,体会诗人在家国危难之际的慷慨悲歌,感悟诗人在人生失意时的不遇之叹,理解诗人在异国他乡时的游子之思。

1.理解古典意象

诗歌多用意象,即寄托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通过多重意象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诗歌含蓄蕴藉。意象能对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产生重要影响,而诗歌意象群的壮大也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构成。例如,“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因此含有“柳”的诗句多与离别有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恰与“送”相关。王之涣《凉州词》(其一)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代指哀怨的《杨柳曲》,引发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2.体会文化意味

古人素来含蓄委婉,反映在古诗创作之中便是不直抒胸臆,而是多借景抒怀或托物言志,于名胜古迹之中寄幽情,于山川草木之中抒己怀,于虫鱼鸟兽之中诉心声[5]。例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西湖”为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诗文,在加强诗词积累的同时,使学生理解西湖在历史上的独特文化意味。又如,在《竹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关于“竹”的资料:竹,易生长,分布广,与古人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人们在肯定其实用价值的同时,根据竹子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等,赋予竹子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竹群居而不倚寓独立刚直之意,竹虚中而多节寓谦虚深沉之意,竹可折而不可曲寓坚韧顽强之意,竹凌寒暑而不淘其色寓正直不屈。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竹”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竹”的美。再如,在《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可以讲解“玉壶”典故:南朝宋鲍照在《代白头吟》中用“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表达光明磊落、表里如一的品格。在此基础上,引入“玉文化”,让学生了解古人赋予玉的美好内涵,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6]。

3.挖掘历史意蕴

在古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意蕴,能让学生思考诗歌情感表达背后的历史因素,探究诗歌内涵所体现的时代特征[7]。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篇目常以唐宋诗歌为主,盛唐之气象、两宋之生活在诗篇中均有体现。归纳来看,爱国主义是主旋律,却在情感意蕴上有所区别。唐诗中的爱国之情,是昂扬向上,是积极乐观,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宋诗中的爱国之情,是低沉,是幽叹,是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例如,王昌龄《出塞》不直写边塞战争,而是以对历史名将“龙城飞将”的追怀,表达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之情;王之涣《凉州词》(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将戍边将士的慷慨写得淋漓尽致,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戍守边关,只有欲归不归,将乡愁寄于《杨柳曲》之中;王翰《凉州词》不言“战死边关”而写“醉卧沙场”,是诗人面对战事无常,流露出对生死的淡然以及慷慨戍边的豪迈之情。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军事实力较强。生长在这样的积极进取而富有活力的时代,诗人的情感也是积极向上的。而到了宋代,国家积贫积弱,危机四伏,反映在诗句中,便是深沉低婉的哀叹,是诗人的满腔悲情,是对时局的愤懑之语。例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人罢官回归山阴故里,却遥望故土尚未收复,山河沦陷激发起诗人的满腔悲愤之情;李清照《夏日绝句》缘何要“至今思项羽”,只因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无比愤懑,对失去家园的无限悲痛,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深沉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对苟且偷生、只知享乐、不图收复失地的达官贵人的辛辣讽刺之意,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纵情声色、不顾国计民生的丑态的无情批判,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当局难以阻挡金兵南下的激愤之情。

五、結语

古诗充盈着诗人的丰沛情感,沉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浓郁的审美情趣,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要立足古诗文体特点,从根本上创新课堂教与学,根植文化教古诗以使课堂更具“活力”,联系背景教古诗以使课堂更有“趣味”,贯通课堂内外教古诗以使课堂更加“真实”,在活、趣、真的古诗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断拓宽传统文化视野,触摸传统文化之根,走进传统文化之魂,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梁生军.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 2017(14):91.

[3]赵金丹.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7(10):143.

[4]南君,张得琛.小学古诗诵读教学问题及对策———以固原市原州区X小学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92-97.

[5]王磊.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J].天津教育,2023(25):156-158.

[6]付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古诗教学新模式[J].成都教育学报, 2004(02):69-70.

[7]陈志军.加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吉林教育,2015(08):80.

Exploring the Ways of Infilt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Qi Yanyun

(Dingxian Primary School, Taiping Town, Zheny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744505, China)

Abstrac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rich curriculum resources, which urgently need to be deeply explored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ed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nd endow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new vitality and vitality. Ancient poetry is the condensation and carrier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filt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enable them to "interpret poetry with poetr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poetry, but also enri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extbook selection and explore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mbining the content of ancient poetry with customs and customs; Carry out themed activities around the theme of ancient poetry; Expand reading of ancient poetry and promot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smotic pathways; humanistic literacy; culturalconnotations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古诗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0:24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52:01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西部学刊(2016年19期)2016-12-19 01:25:21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人民论坛(2016年23期)2016-12-13 10:14:50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1:58:47
中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探究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2:49:29
传统书法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1:28:05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拓展阅读,古诗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