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要:隐性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并运用隐性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以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面育人目标。文章简要概述隐性教育,阐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施隐性教育的作用,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隐性教育的策略,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为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隐性教育;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3-0137-04
广义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思维学科,它融合了人文性、工具性和育人性,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素养。在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直接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但若要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则必须辅以隐性教育。隐性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认知层次,丰富他们的思想内涵,进而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隐性教育的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提出的隐性课程理论。他认为,学校教育在传授显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地传递着社会和文化的隐含规范、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随后,雷克斯、鲍尔迪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揭示隐性课程在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塑造中的重要作用[1]。隐性教育指的是在正式教育课程体系之外,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到的那些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和价值观指引的教育内容。与正式教育不同,隐性教育既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也不依赖于特定的教师角色进行传授。隐性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学校的文化和氛围、师生关系、学生间的互动、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这种教育方式,不同于直接的、显性的教育,它更注重在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2]。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性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能够拓宽学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在实现学科全面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隐性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学校文化和氛围的深刻影响。隐性教育正是通过学校的整体文化、师生关系以及学生间的日常互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积极向上的道德和法治价值观。例如,一个公平正义的学校环境会无形中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维护公平,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此外,青少年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会进一步塑造和巩固自己的价值观,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坚持正义,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隐性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健全、正向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3]。
2.促进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
青少年学生对法治的认识通常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往往还不够深入。在这个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隐性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他们对法律原则和价值的理解。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也能够为他们将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4]。
3.拓宽学科教学的深度,实现学科的全面育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涵盖了丰富的法律和道德知识,但单纯的知识传授并不足以实现学科的全面育人目标。隐性教育的引入,使得学科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灌输,而是深入到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意识、判断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通过隐性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原则。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隐性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科的全面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1.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学生情感培养
隐性教育,是一种“非正式育人”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达成教育目标。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学科中融入隐性教育时,可以实际生活为“纽带”或“切入点”。首先,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践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和道德观念变得生动且具体。例如,在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或违法行为,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探讨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其次,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化效果。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情感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不同的道德选择和法律后果,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影视作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后,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全面渗透。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来实施隐性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道德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6]。
2.遵循社会逻辑,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学生的思维主要围绕具体的事物和情境展开,更擅长处理直观、可感知的信息,而对于抽象概念和复杂逻辑推理的掌握则相对较弱。同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单向和直观的,他们倾向于一次只关注一个方面,难以同时权衡多个因素,且更依赖于通过直接观察和经验积累来获取知识,而非逻辑推理或抽象思考。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社会逻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首先,符合社会逻辑。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应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隐性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社会逻辑,确保教育内容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相契合。教师可以选择与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隐性教育应尊重这一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和法治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例如,在教学“我学习,我快乐”一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兴趣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任务。首先,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通过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攀知识高峰。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自由探索知识的海洋。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此外,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反馈。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自信心。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隐性教育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由师生共同创造,它不仅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更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1)校园文化与隐性教育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它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隐性教育是一种非直接、非明确的教育方式,它侧重于通过环境、氛围和日常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和隐性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施平台。(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教育。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校园文化中的各种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目标。最后,校园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这是隐性教育的核心目的。(3)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隐性教育的方法。首先,学校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即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隐性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各类讲座、展览、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再次,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與创新,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最后,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与隐性教育的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
4.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隐性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并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首先,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教师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养不仅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涵盖教学方法、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一个具备高素养的教师,能够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提供更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其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基础,有助于其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其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的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激发学生的敬仰和模仿欲望。通过以身作则,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发挥榜样作用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是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展示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三是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展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这些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正能量。
5.开展家校合作,拓宽学科隐性育人范畴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隐性教育以非正式的方式,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为了进一步增强隐性教育的效果,开展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1)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合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隐性教育方面,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态度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机会,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8]。(2)家校合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以拓宽隐性育人范畴。首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制订教育计划,确保双方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一致性。其次,利用现代技术,如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沟通和分享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让家长更加了解并支持学校的工作。最后,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邀请家长进课堂、参与课程设计等,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3)家校合作对拓宽隐性育人的范畴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家校合作,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加强。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熏陶下,学生更容易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其次,家校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引导下,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深入的情感培养、价值观塑造和道德意识引导,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能力提高提供宝贵支持。因此,学校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学生情感培养,遵循社会逻辑、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隐性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家校合作、拓宽学科隐性育人的范畴,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琼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3(28):29-31.
[2]杨钟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以“坚守勤俭美德,引领节约时尚”学习活动为例[J].名师在线,2023(26):59-61.
[3]洪丽敏.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蓝本的学校德育课程设计探索[J].教书育人,2023(23):59-62.
[4]刘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链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7):121-124.
[5]陈小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16):11-13.
[6]李传港.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7):101.
[7]朱春生.互联网时代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思考[J].成才之路,2023(10):33-36.
[8]王雪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路径初探[J].名师在线,2023(07)41-43.
Exploration of Implicit Education in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Wang Yuling
(Gansu Province Minqin County Suwu Town Xinhequan Elementary School,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mplicit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courses. Teachers should fu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use implicit education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helping student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curriculum. The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implicit education, elaborates on the role of implementing implicit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 and legal courses,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implicit education in moral and legal courses, aiming to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 literacy and legal awarenes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m to become citizens with moral and legal concepts.
Key words: moralityand ruleoflaw; impliciteducation;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comprehensiveeducatio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