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婉青
【摘 要】文章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双减”背景下通过优化课堂活动提升课堂活动质量,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提质课堂 核心素养
一、案例背景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双减”要求。“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旨在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学业负担,净化教育环境,使教育回归单纯的本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化常态课的教学,向课堂要效率,打造高质量的学习,是每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应然追求。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教材内容来看,译林版英语中低年级课文多为对话性、故事性文本。高年级开始教材中逐步增加了非故事性文本,如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年级上册 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等,此类文本涵盖话题广泛蕴含各类知识,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相较于故事性文本,非故事性文本由于缺少丰富有趣的情节和情感体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文章将结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 一课的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学,提质课堂,实现“双减”要求下的高质量学习。
二、案例描述
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文本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起点。课前,教师可对Road safety中的语篇内容进行分层解读。本案例课堂教学内容为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 Story time板块,呈现的是如何过马路的行为指南,讲述了若干道路规则和安全知识。内容包括如何利用斑马线、没有斑马线如何保证自身安全,以及在路上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三个方面介绍日常道路规则。该语篇从生活实际出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认识更多交通安全标志和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做遵守规则的好公民。
(一)设计灵活导入,从已知中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设计与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Unit 4 Road safety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阅读总结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过马路,以及在道路上注意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培养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六年级的学生对道路交通设施和规则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想法,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片段一】
教师出示图1。
T: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road?
S1: There are many cars and a lot of people on the road.
T: Is it safe when there are so many cars on the road?
Ss: No, its not safe.
T: There are some rules can keep us safe on the road. So, what rules do you know?
S1:We must look at the sings on the road.
S2:We mustnt play on the road.
…
T: Wow, you know so many traffic rules, and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cross, you can look at the traffic police.
教师戴上交警帽子进行角色扮演,呈现常用的交警手势,学生起立和教师一起做交警手势,在做的同时说出手势的含义如“Stop!”“Turn left.”“You must wait.”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加强对不同的道路交通规则的理解。
同时设计游戏“Little Traffic Police”,呈现不同的过马路行为,学生作为交警,判断人们的行为安全与否,说出“You must…”“You mustnt…”纠正不恰当行为,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导入是课堂的重要环节,高效地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借助交通安全主题,通过图示和对话让学生认识到马路上车多、车速快,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而交通规则能帮助维持交通秩序和人们的人身安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设计活动让学生去做交警,为新旧知识的融合搭建了桥梁。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几条简单的交通规则,感受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这样可以快速地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语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深挖文本留白,在探究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本留白是指文本的语篇内容、插图、标识等存在信息空缺的现象,教师如果能深入研读文本,对隐性信息进行发掘,能极大地丰富文本内容,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深入思考的能力。作为一篇科普类的文本,本课内容为学生呈现了在有斑馬线、无斑马线的情况下如何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但同时文本并未对建立这些规则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解释,对规则成因的探究则是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契机。
【片段二】
T:After reading, do you know how to cross the road without a zebra crossing?
S1:First, we should wait on the pavement and look out for cars and bikes.
S2:Then, we should look left, then right and then left again.
T: Well done! Do you know why we should look left first?
在此环节,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说出没有斑马线的情况下过马路要先左看再右看,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先看左边而不是右边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结合课件请学生上台演示,日常的道路上,车子靠右边行驶,那么我们在过马路时需要先看来车方向,即左边。
T:What else can we do?
S3: We can cross the road with other people. So the drivers can see you easily.
T: Very good. Why the drivers can not see you easily if you are alone?
学生总结过马路还可以和其他的行人一起过,教师提问为什么一个人过马路司机不容易看到你呢?学生思考后,一部分学生可以想到汽车后视镜存在视觉盲区。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汽车后视镜的视觉盲区图,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规则背后的原因。
通过文本留白信息的发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对规则背后成因的发掘,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规则的合理性,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性,由此学生能真正形成遵守规则的观念。
(三)借助图文板书,培养学生归纳整合能力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好的板书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能帮助学生凝练课堂重点,厘清文本脉络。本节课中教师结合小学高年级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都有了极大地发展的认知特点,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上课伊始,教师的板书通过车辆、行人、马路、信号灯等为学生呈现了生活化的道路交通场景(如图2)。在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中,教师将文本三个板块with zebra crossing,no zebra crossing 及mustnt do进行逐步呈现,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提取信息,借助道路上的行人、车辆贴画,调整板书,最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心句“Follow the rules and stay safe on the road.”完成整节课的板书(如图3)。
教师将本节课的板书化繁为简,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了教学内容的主体框架。结合板书教师设计活动,学生能根据板书内容,自己组织语言复述交通规则,将书本语言变成口头语言。各部分的内容之间联系紧密、条理清晰,帮助学生梳理文章重点及细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创设丰富活动,在体验中形成规则意识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们更加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情感的教育往往是一带而过。而高效的课堂,追求的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因此,教师要设计多样的语言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在逐步深入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灵活运用和展示新学的知识,同时完成思想上的转变。
【片段三】
实践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将所学的文本语言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呢?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设置了 Traffic police in school(交警进校园)的活动。
首先教师通过出示学校附近路口的照片,创设“上下学路上如何安全过马路”的情境,与学生展开交流。
T:There are so many cars and buses on the road near our school. How do you cross the road safely everyday?
S1: When I cross the road I look at the traffic lights and wait for the green man.
S2: I always 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
S3: …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在本节课教学后他们已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交通规则,规范、安全地过马路。此时,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分享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朋友、同学的道路安全意识并给出评价与建议。学生根据日常观察给出反馈“Sometimes, my grandpa cross the roads when the light is red. I think thats very dangerous. He must wait for the green man.”“My father often answers the phone when he is driving. He mustnt make phone calls when driving.”以日常生活為根基,学生表达欲被激发,紧接着教师创设“小交警”进校园活动,为学校电视台拍摄宣传节目,加强交通规则宣传,让道路文明更进一步。
T:Today to policemen come to our school. Do you want make people traffic rules?
Ss: Yes!
在此环节中,学生四人一小组,两人扮演警察,两人扮演电视台记者,进行提问和回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较好的输出,同时还有自己的观点,如在路上如何帮助老人、如何有序地等车,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丰富了文本内容,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交通规则的同时,更多出了一份宣传交通规则的使命感。学生在感知、体验和运用语篇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体验感受、深化主题意义。达到了“以说促学,以演育情”的目的。
三、结语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转化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积极思考发掘文本,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育人质效。让知识的甘泉在这里涌动,让思维的旋律在这里激扬,让情感的幼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