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悠
学科育人强调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增强学生能力、塑造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作为学科育人的重要延伸,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时,教师应注重作业内容与单元主题的结合、作业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以及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以生为本,强化单元主题式作业的整合性
(一)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和巩固。首先,在设计单元主题式作业时,教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重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要避免孤立的设计作业,将作业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仅要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还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调查报告等。这些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 8“Our dreams”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单元主题式作业:根据你对梦想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100字的作文,全面深入地描述自己的梦想、目标和追求。同時,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梦想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你将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你希望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贡献?这一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在进行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时,教师还需要从整体教学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实现更有效的作业布置。首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这些差异。例如,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的单词和语法练习,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阅读英语文章、改编文本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作业形式,如小组合作、互动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手段来丰富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更加有效的作业布置来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了解。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作业,如根据提供的图片或者词库,完成基础汉字拼写和文本翻译;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比较不同地区过春节的习俗。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制作一个展示板,表达他们对中国新年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如播放关于中国新年的视频,或者借助音频设备演示春节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以丰富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二、立足教材,构建单元主题式作业情境
(一)融通文本语境与主题意义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融通主题语境与主题意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都有其特定的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是构成单元主题的基石。例如,有些主题是关于家庭、学校、朋友等日常生活场景的,有些则是关于文化、节日、旅游等社会文化场景的。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理解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为后续的作业设计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将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融入作业设计中,可以采用阅读理解、听力练习、写作训练、口语表达等多种形式,将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融入这些形式中。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同时要关注作业设计本身的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二)链接文本话题与日常生活
主题式作业的核心思想是以单元话题为线索,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实现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融合。在英语课程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设置均以单元主题为框架,每个单元的话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颜色、家庭、节日、购物等。因此,设计主题式作业,将各单元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完成主题式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然后通过对语言的亲身体验,形成对单元主题的整体认识,从而培养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和思维特征。同时,主题式作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英语去描述、去思考、去创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且实现了语言学习的个性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4“Then and now”教学为例,在设计单元主题式作业时,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一些关于以往生活的话题,如以前的交通方式、通信工具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这种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此外,学生还可以采访家人或长辈,了解更多的信息,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智慧。在这样的主题式作业设计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同时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
三、寓教于乐,注重单元主题式作业的趣味性
(一)联系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教学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分级体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种分级体系应基于英语能力的发展阶段,旨在建立一个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以及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年龄段,趣味性主题式作业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英语歌曲、动画、故事等游戏化的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制作英文菜单、设计英文标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
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1“Cinderella”教学为例,在进行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Cinderella”电影或者戏剧演出,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组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就故事中的道德、勇气、友爱等主题展开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创作,仿写英语短文或者制作一个童话故事小剧场。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通过这样的主题式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全面掌握Cinderella故事,同时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用能力。
(二)对接社会现象与热点话题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过单元主题的设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和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英语知识去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将英语学习与热点话题相结合,能够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当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自然会更加积极投入。最后,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同时,学生会意识到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7“Protect the Earth”教学为例,在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例如,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能够了解这些问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环保行动。比如,鼓励他们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参与植树活动等,这样的实践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保行动的积极影响,加深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环保主题的英语短文,或进行英语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传达学生对环保的思考和呼吁。
四、以评促学,关注单元主题式作业发展性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能够将英语知识融入真实的语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提升其连贯性和发展性,科学的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评价标准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单元主题式作业目标是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发展的前提,因此,评价标准应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在评价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关注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态度和积极性。其次,评价标准应该是全面的。除了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考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如果标准过于复杂或难以实施,那么评价将变得困难且不具实际意义。因此,评价標准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和操作。最后,随着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评价标准也应该不断更新和改进,不断调整评价标准,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教学为例,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运用课堂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子结构来描述不同的动物。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准确性、流利度和适当的语法运用。其次,对于跨文化意识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在作业中展示的不同地区的动物特征、习性和饲养方式等来评判,关注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在做作业时的合作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最后,评价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鼓励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出积极努力,并给予其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五、链接学科,关注单元主题式作业开放性
《标准》对二级语言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应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图表、海报、自制绘本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意义。”这一要求的提出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他们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将其与英语教学有机整合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教学为例,在设计单元主题式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跨学科整合知识的方法,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结合地理学科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如气温、天气、植被等,让学生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呈现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加入科学学科要素,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科学规律。例如,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原理解释季节变化的成因,并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季节变化的过程,可以运用绘画阐述季节变化规律。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介绍不同文化中对于季节的重视和庆祝活动,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等,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节日习俗,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作业设计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还要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开放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