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珠
摘 要:“教育减负”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热点词,作业多、作业难困扰了很多孩子,家校共育矛盾凸显。如何淡化这类矛盾,是我们教育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团队探索两年,致力于打造一种让学生自己“点餐”的作业模式,让学生自己挑选匹配自己能力的作业,达到轻松完成又可跳一跳摘到桃的效果,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学生差异;传统作业;“点餐”式作业
引言:
作为一名教师,司空见惯了这种现象:布置完作业,成绩好的同学完成得很快,正确率还高,成绩落后的同学要花很长时间完成,而且正确率低,偶尔还能听到后进生家长说自己孩子家庭作业要写到很晚,家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辅导,其实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来自家长的言论和困扰,说明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因此作业问题亟须我们想办法来解决。
一、改进作业模式的必要性
(一)个体差异与现实条件的矛盾
有一个问题大家不能否认:孩子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如今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采取的是均衡分班制度,也就是说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孩子在同一个班,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做的是相同的作业,差异比较大的孩子感受会很不一样。后进生可能会感受到无形的非人为的歧视,而对能力很强的孩子来说,也得不到最好的锻炼,显然,这不是最优化的模式。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应该都是认同的,但以前的现实条件确实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兼顾所有。
(二)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性
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我们便思考:能否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真正的“有教无类”。为了探寻前进的方向,屯溪百鸟亭小学数学组团队从2019年开始,着眼于信息化手段,立足于开放式作业,以市级课题《基于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点餐”式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研究》为牵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索,我们致力于将信息技术融入作业,打造一种让学生自己“点餐”的作业模式,让学生自己挑选匹配自己能力的作业,达到既可轻松完成又可“跳一跳摘到桃”的效果。
二、对比传统作业与“点餐”式作业
(一)传统作业的弊端
传统的纸质作业需要老师人工批改,由于时间、工作量、地點等因素的限制,教师无法实现每天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布置作业,作业一直采取“老师统一布置相同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完成质量差异巨大)——老师批改作业——老师统一讲解错题(不同学生接受效果不一样)——老师统一布置下一次作业”这种循环模式进行。长此以往,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比如后进生与优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再比如后进生因错题多、听不懂讲解而失去学习信心,而优学生因长期训练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的题目而能力得不到最大提升。
(二)“点餐”式作业的优越性
将信息技术融入作业将会突破传统作业的限制因素。我们百鸟亭小学三(2)班是我们本课题的实验班,本班采用“钉钉+小盒app”的形式,利用小盒app本身自带的题库,老师在题库里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中选择作业来完成,即“点餐”。学生完成作业提交后,app会有“一键批改”的功能,批改结果自动发送到学生端。每周app会形成一份数据报告,有每个孩子完成的时间、正确率等数据,还有整个班的数据统计。以上模式有以下几大好处:首先,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使得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锻炼,即优等生可以选择更有挑战性的题目提升自己,而后进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其次,打破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放学后在家里也能和老师完成作业实时互动;最重要的是app会定期形成数据,这让老师对学生阶段性的了解和评价有了数据支撑而更客观。
三、“点餐”式作业的可操作性
其实最初我们考虑采取此模式是有几个顾虑的,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团队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使得这种作业模式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一)孩子会不会选择特别简单的作业而得不到训练?
这个不用担心,因为app本身会有数据监控,学生选择的作业里“容易”“一般”“难”比例各占多少会有体现,如果孩子选择作业的难度级别和老师给他鉴定的实际能力匹配甚至比实际能力还高一点,完成得比较好的同学或者正确率有较大提升的同学将会得到奖励;而如果学生选择的作业难度级别比老师给他鉴定的实际能力低很多,他将拿不到奖励。在这种监控和奖励机制下,孩子基本能选择让自己“跳一跳”的作业难度。
(二)会不会过多花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使得此模式无法推行?
首先,对于老师而言,app是有题库的,不用老师花太多时间去找题。另外,app是有一键批改功能的,也不用老师花费时间去批改,老师要做的是查看数据以及执行评价机制。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学生自己选题,就不会有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时间也是可控的。所以基本不存在花费太多时间的问题。
(三)会不会使得学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造成伤害甚至染上其他不良习惯?
为了避免学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我们需要家校合作。首先,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要和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在家里控制住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只要家长肯配合,基本没有大问题。
四、“点餐”式作业的不足
实验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团队成员,那就是受app功能的限制,能够一键批改的作业只能是判断、选择等客观题,这样对孩子能力训练的范围是有限的,而这个问题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为了孩子的学业,在现阶段,我们团队采用了比较折中的方法,即传统作业+“点餐”作业两种模式齐头并进,当然,这需要老师合理分配好传统作业和“点餐”作业的比例。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时代在发展,就要求教育不能一成不变。因此,不论是教育从业者还是其他和教育息息相关的人员,都需要有创新理念和为教育发展不断探索的精神。我们团队愿意做开拓先行者!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百鸟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