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利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自主学习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及该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一、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生在阅读时自主选择喜爱的文学作品或主题,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对古诗词着迷,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现代故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不仅有助于拓展阅读广度,还能够深化他们对文学的理解与感悟。此外,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或所学知识自主选择写作主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例如,有的学生可能更擅长记叙文,喜欢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故事,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议论文,乐于探讨各种话题的利弊,这样的自主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更加自信地展现个性。
(二)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更广阔、更富有创造性的认知模式。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古代诗词、现代小说或科普读物等,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字,从而激发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例如,有的学生阅读了一首古诗,通过自主思考和解读,他们可能会产生对历史、文化以及情感的多角度理解。另外,在学生写作时,教师给予其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也是拓展其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自主选择写作题材、探索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写信、写诗、写故事等,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有的学生可能选择以科幻为题材进行创作,而有的学生可能选择古代传说或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探讨,这样的选择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为学生提供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主题的机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对动物特别感兴趣,那么他们可以选择阅读关于动物世界的图书或故事书,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生活方式,从中获得乐趣和知识。另外,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他们探索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对神话传说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阅读各种神话故事,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种个性化的阅读选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使他们更愿意主动探索文学世界。学生自主选择并享受阅读过程中的乐趣,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和作者的用心,从而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启发与成长。
二、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以问题为导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以《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运用自主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理解深度。首先,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故事的思考与探究,如“你认为鲁滨逊最大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品质对他在荒岛上生存如此重要?”“你觉得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鲁滨逊的故事有哪些重要的启示或价值观?这些启示对我们有何启发?”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关于海岛生存技能的信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了解更多的信息,以补充故事内容,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如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应对困难的过程、与野人星期五的关系等。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从而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发挥想象力,写下自己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延伸故事或改编版本,这样的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在运用自主学习模式时,教师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二)丰富教学模式,營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艺术创作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展开探究,并鼓励他们分享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教学指导,但是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路径和成果呈现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展开独立创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氛围。
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首先,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重现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情境,这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指导,但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根据人物性格自行演绎对话。
其次,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周瑜和诸葛亮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段对话,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写作或绘画的方式展现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形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日记,记录他的内心想法。
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或音频,向学生展示与《草船借箭》相关的内容,如古代兵器、战场地图等,这种多角度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是如何应对周瑜的挑战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展开讨论。
以上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策略。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采取扮演角色、提出问题、分享观点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肯定,鼓励他们展示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学氛围会更加活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为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尝试通过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的方式,展现女娲的勇敢与牺牲精神。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女娲的情感及其所做出的牺牲,引发他们对善良与勇敢的认同。其次,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设想如果自己置身于女娲的境地,会做何选择,并鼓励学生采用绘画、写作、口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版本的《女娲补天》,如图画书、动画片段或其他版本的文字描述等,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不同媒介下对同一个故事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围绕女娲的精神特点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鼓励学生互相倾听、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故事中女娲的牺牲精神,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诗歌创作或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女娲的敬佩以及对女娲勇敢品质的认同,从而在书写或创作中深入感受女娲的伟大,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些策略旨在引发学生对《女娲补天》这一故事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表达,以更深刻地领悟女娲的伟大精神,并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四)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慧寓言,讲述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他们之间的赛马不仅是一场普通的比赛,更是一场智谋的较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智慧。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个故事的内涵,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是如何理解田忌赛马中的智慧的?”“你觉得在学习或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境?”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将故事中的智慧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其次,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以促进课堂讨论与交流,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视频、动画片段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培养他们多元化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最后,鼓勵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如让学生以田忌或孙膑的角度写一篇日记,描述他们的思考过程以及使用的计谋,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智慧内涵的理解。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智慧故事或寓言故事,并组织学生阅读、分享与讨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阅读兴趣,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田忌赛马》等智慧故事进行深入理解与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其更好地成长奠定基础。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提升思维力
《司马光》的故事凸显了司马光冷静、果断、勇敢的品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思维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品质和行为,鼓励他们对故事内容进行进一步探究,并提出问题,如“你觉得司马光是如何冷静地应对危急情况的?”“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故事?”这样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在阅读中建立知识的联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启示。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自主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故事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鼓励他们提出应对困难的多种方法。再次,教师开展创造性写作或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文字或图画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相关的故事或材料,启发他们对人物品质和情节发展的思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则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三、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丰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运用激励措施和培养发散性思维等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为学生营造更丰富、更有效的语文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