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利民
“双新”指的是新课程和新教材,其为高中地理学科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对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育观念和授课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保证“双新”理念的顺利落实。本文分析了“双新”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双新”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与初中相比,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更加复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所提升,停留在浅层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在“双新”背景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新教材内容之余,围绕学生的地理基础、认知特点、思维模式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探究新课知识的内涵,提高地理学习效率的同时高速推动新课改进程。所以,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基本学情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引导他们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研究新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究理论知识的深层次内涵,以保证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双新”理念的落实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身份,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他们的实际情况为基准,使其深化知识理解,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学科培养机制
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高中阶段是与大学的衔接,基于“双新”理念的指引,教师应建立完善的学科培养机制,秉持多学科融合的原则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结合其他科目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地理相关内容,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此,教师要搭建全新的教学框架,将地理与生物、政治、历史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角度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以提升其区域认知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素养。这样一来,受“双新”理念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以跨学科的方式获得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弥补了应试教育中的不足,而且在无形中实现了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难度
高中地理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力等,这给习惯于运用旧教材讲课的教师带来较大冲击,如何把握教学进度并合理使用新教材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新教材删除了一些复杂的图表和概念,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需要加入更多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在活动中面面俱到地介绍本课知识点,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在课前准备环节明确重难点,不让课堂互动流于表面,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营造活跃、和谐的班级氛围。可见,“双新”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教学难度,要求他们更认真地备课,精心策划课堂的每一个流程,平衡好教学时间与教学进度,彰显“双新”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二、“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教材,深挖课程内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主要依据。受“双新”理念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新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打下基础。中图版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在早期的新课改教学尝试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授课手段,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长期处在被动地位,很难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師必须革新教育理念,重点研究新教材的知识框架,以多元化的方式将其传递给学生,有效锻炼他们的综合思维,推动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以中图版高一必修第一册《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为例,本课介绍了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主要目标是利用所学知识探究沉积物的沉积规律,思考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与当地气候、水文、生物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教材中提供的文字信息,知道主要的地貌类型有七种,即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构造地貌和黄土地貌。其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如何区别冲积扇和洪积扇?”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总结答案,在组内成员的默契配合下得出结论:洪积扇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暂时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而冲积扇是指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减小导致水流搬运能力减弱,部分碎屑堆积起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地理学习效率。
(二)遵循“双新”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1.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高中地理教材在落实“双新”理念后删减了一部分过于抽象的概念性知识,降低了结论性、叙述性语言在新教材中的占比,同时增加了“读图思考”和“案例分析”相关内容。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新教材为参考,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途径渗透新知,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又能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他们带来更多启发,起到深化知识的作用。具体来说,开发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第一,教师利用可视化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直观的提示下使他们理清学习思路,提高理论知识记忆效果;第二,通过画图、绘制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第三,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抽象的地理知识,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以中图版高一必修第二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学习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了解其他区域的人口等相关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图示,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图分析,如“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迁移迁出地分别是哪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口是怎样迁移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新的特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等方式明确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较频繁;迁移规模逐渐加大;人们多是从欠发达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总结本课主要知识点后,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它们整合起来,搭建全新的学习体系,提高区域认知能力的同时推动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2.创设科学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双新”背景下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发展需求为核心,根据新教材具体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分析地理知识的深层次内涵。高中地理教材经过改革后,知识点的排列更加紧凑,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便要重视备课环节,提前设计教学流程,创设科学化的教学情境,便于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共同思考等项目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愿意与同学或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真实的情境下展开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研究,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以中图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为例,首先,教师利用初中阶段的“海底扩张学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思考海底的地质年龄从小到大分布有什么特点、世界海底的地质年龄分布为海底扩张学说提供了哪些证据,使其明确本课核心主题。其次,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让学生自行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具体过程,知道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完成的。最后,学生以画图的方式呈现本课内容,在操作中学会辨认三种岩石和岩浆的名称,并识别不同的内外力作用过程,以提高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利用创设问题情境与实践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思考问题,从多个维度探索正确答案,逐渐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锻炼地理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体现出创设情境对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的积极作用。
3.延伸生活化课堂知识。
从本质上来说,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这与该门课程特有的属性有关,而且新课改明确提出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但是部分学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便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习题训练,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分数。为了改善当前现状,教师要结合“双新”理念创新授课手段,根据新教材内容延伸生活化知识,将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还可以让他们将课堂上收获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促進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另外,这种方式也满足了“双新”理念的落实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有效改善他们对地理学科的认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以中图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二《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本课主要内容是分析西气东输案例,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区域认知力的培养。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及影响时,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展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让学生简述与一线工程相比,西气东输二、三线的优势以及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学生根据现实中看到的新闻或者从他人口中听到的信息,对西气东输有了一定的见解,与本课理论知识整合起来便形成最终答案:西气东输二、三线的优势在于接纳中亚气源,气源非常充足,而且覆盖面积大,受益地区广,输送能力强;这一举措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分为四点:一是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有利于经济发展,二是推动天然气、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起到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的作用。延伸生活化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得到锻炼,切实保障了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完善评价机制,发展地理素养
教学评价是“双新”理念的重要组成,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重视评价对学生带来的激励作用,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又不能忽视学习过程,利用综合性评价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其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用新理念看待教学评价,留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互动情况以及随堂检测成果,以提高评价的多样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除此之外,“双新”理念强调,学生拥有一定的评价权利,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从不同视角了解自己的真实学情,在多元评价的带动下提高地理素养,为日后的全方位发展做好铺垫。
以中图版高三选择性必修三《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为例,本课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能否根据特定的区域自然、人文等要素分析耕地分布特征;能否对区域发展中利用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能否从不同维度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否根据我国国情理解国家保护耕地的政策与措施。明确以上目标后,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他们的小组合作情况与随堂检测成果,将多项考核成绩结合起来形成过程性评价。与此同时,学生要点评自己的具体表现,提出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的独特感悟,在反思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明确日后的努力方向。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成果结合起来,使其明确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素养涉及的具体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促进地理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践行“双新”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深入挖掘新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授课方式,如创设情境、补充资源、延伸知识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逐渐感受到地理学科的乐趣,主动探究新课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该门课程的育人价值,进一步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