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凤 胡晓霞
摘 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既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核心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内涵;健康卫生事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是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阐述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与自身生命安全的关系、健康卫生事业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时代命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既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核心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的生动实践。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本质属性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体现出的“人民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与全面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包括: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有机统一,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综合体现。其本质属性集中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从医学视角,新时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内涵日渐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二是从制度视角,新时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嵌入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各方面。
(一)医学视角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内涵与外延是“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更加包容与多样
“大健康”有三层涵义。一是“大健康”所指健康概念更广阔,由身体健康到社会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中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二是“大健康”延伸医治病患的全过程,防未病、控欲病、愈已病三个阶段、全过程,例如:“广泛推行居民电子档案,加强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向后延伸到康复后的健康生活方。三是“大健康”扩展到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休息模式等个人行为模式,个体行为模式,“建立与完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标准体系”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等这些政策的制定,重在强调日常行为习惯对健康、疾病的影响。四是“大健康”还包括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个体健康与外部环境的健康同等重要。
“大卫生”三层涵义是指:一是“大卫生”着重强调公共卫生的日趋重要性。二是“大卫生”是跨部门融合,全社会的医学部分、非医学部门(如保险)、健身器材公司、健身会所以及营养品公司(或者称之为养生产业)等,以不同方式在共融共享的原则下参与其中。三是“大卫生”理念是国家层面的卫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之一。人口的病谱新变化,以及流行病预防、传染病的控制等都已是国家战略与安全问题,也是国际化问题。一国之内的医疗卫生区域合作、国与国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等成为“大卫生”理念发展新趋势。
“大医学”三个层面包括:一是“大医学”的“大”把中医药囊括其中,扩大了医学的分类,“大医学”不仅包括西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还包括中医药等,即“医为药之理,皆为医之用”,“中药材宝库的二重性,已经体现在中医药与西医药两种医学体系之中”。二是“大医学”的“大”指扩大医学的边界,不仅包括医学本身学科分类,更强调哲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融入医学领域。三是“大医学”的“大”是指医学的技术与医学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医生的职责、病人的权利、生命的期望、科技的飞跃都不断证明着医学人文精神的不可缺失,特别是医学人文素养与公民行为教养在对医患关系、生死关系的理解与判断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制度层面,已形成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一是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包括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过程的全方位延展,各类医疗服务、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扶贫工程、医疗人文关怀等。二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护,从生命的繁殖、生命的培育、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延续到生命的死亡。三全民共享共建的健康,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用公益性确保全民健康的普及性。人民健康的共建共享,动员全民参与,实现人民健康的公平与连续。
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由来与发展
维护人民健康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宗旨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以人民健康为己任,在解放区大力开展群众卫生运动,一方面是党保护革命力量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步体现。毛泽东在1933年的《长冈乡调查》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4年,他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指出“旧社会给边区的遗产是:贫穷、愚昧与疾病。……在与疾病斗争的事业上,更须作极大努力,方能克服‘財旺人不旺的现象,应在数年内做到每乡至少有一个医生,每区至少有一个药店。”建国后到党人民健康制度体现在:一是构建了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三级的医疗卫生网,以最低成本获得民众基本医疗需求最高效益的满足;二是严控住当时农村最严重的血吸虫病传播,为民众体质改善打下坚实基础;三是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健康制度使国民人均寿命由1949的35岁,延长到1978年的68.2岁,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健康制度不断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十五大“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十六大“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十七大“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十八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四个全面”紧密结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中“推动颁布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修订实施药品管理法,加强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完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健全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的提出。
“全面从严治党”中“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落实工作”的提出。
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体现“共同富裕”本质要求上,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
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动实践了中国式健康现代化。
第一,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国式健康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来中国的GDP总量达到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到2016年全国城乡人均收入达到23821元。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搭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满意度持续提高。”“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0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降到18.3/10万。”
第二,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中国式健康现代化提供了目标。总体上说,伴随着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变化,中国式健康现代化不断与时俱进。老百姓对健康的认识从温饱阶段的“看病少花钱”,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愿意为健康进行检测、调整与投资。健康需求已成为一个体系,健康不仅是医院职能,更是全社会、整个国家的事。
第三,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健康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着中国式健康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紧密相关,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社区医疗机构配置占全国的57.5%,中部占26.9%,而西部仅占15.4%。”健康发展的不充分意味着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例如,2012年我国提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預期寿命要达到77.0岁,经过6年于2018年实现了这个目标。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5个方面,成为健康发展的重要领域。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社会全面进步”。进入新时代,以《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为指导,用15项专项行动细化与量化人民对美好健康需要的满足。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也保持在正数增长。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成为抗击疫情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彰显出中国式健康现代化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机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02年10月16日)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2.
[3]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 年 9 月 8 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陈小凤,西安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在校学生。胡晓霞,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专长是健康中国理论与制度。
项目成果:此文章是西安医学院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护蕊计划》之性教育进课堂[S20211184005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