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
内容提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和论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与精髓,即要牢记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确保党媒姓党,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努力做到既“姓党”又“姓民”,指出这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思想指南与基本遵循。
关键词:人民至上;党媒姓党;党性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系列讲话精髓
中共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就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事关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他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2·19”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使命、基本方针、重要原则、创新理念、发展路径,以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党的领导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政治方向,规划了实践路径,确定了工作原则,提出了行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集中体现了他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理论思考。这些讲话书写了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思想的新篇章,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思想指南与基本遵循。
细心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系列讲话,同时结合学习他关于治国理政的其他一系列讲话可以发现,其核心和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要牢记人民至上;二是要确保“党媒姓党”,三是要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可以说,这三方面是贯穿其关于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系列讲话的核心内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只有从这三方面下功夫做好工作,才可能真正做到让党和人民信赖、满意和放心。
一、牢记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担任总书记以来一直强调的一个思想观点,是其所倡导的“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其“人民至上”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
(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为十八届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发表的简短讲话中,17次提到了“人民”,足以看出“人民”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后的讲话,一开头便深情地说:“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1]“人民”和“国家”是这段话中的核心词语。
在这次讲话中,他还提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他表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14年2月9日,他在出席索契冬奥会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再次阐明了这一观点。当主持人问他“您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快一年了,领导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您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回答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2]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一次谈到“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而在2017年元旦到来之际他发表的新年贺词中,那句让亿万群众听了暖心的话“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使人们对“人民群众”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崇尚“人民至上”,与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始终坚持不渝的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和工作指向。正因为此,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习近平“人民至上”的思想,源自于他对我们党和国家根本性质的认识。在我国,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政党,除了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因此,党和国家的利益就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代表,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其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必须时刻遵循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
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性质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以反映、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职责和使命,自然也把“人民至上”作为自己的基本理念和追求,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体现“人民”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和“主角地位”,即把人民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新闻工作的“主体”和新闻报道的“主角”。
(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近些年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8·19”讲话)和2016年的“2·19讲话”中,他都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这说明,“人民”始终被置于“中心”和“核心”的位置。
在“8·19”讲话中,他把“樹立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人民性”的基本要求。他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3]
在“2·19”讲话中,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并由此提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4]。“以人民为中心”同“党的领导”和“正确政治方向”一起,被视为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在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同时,他还提出要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6年12月26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生活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此前,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明观点。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发展的普惠性和人民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其目标,就是要适应人民的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获得感。
习近平把网络看作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看作是反映和了解民心民意的重要渠道,因此他对网民表现出了真诚的宽容和理解。他说:“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他提出,对他们的“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5]。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积极评价和殷切期待。这一评价对于广大网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更加积极地用好网络,共同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以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6]
按照“人民至上”的思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那么要检验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就应该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拥护、赞成、高兴和答应。一句话,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自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办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传播的信息、报道的新闻、发表的评论和提供的节目,人民群众不认可、不满意,怎么能说你是办得好呢?
当年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就说,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他还说:“你们如果能够真实、全面、深刻地把群众情绪反映出来,作用就很大。人民的呼声,人民不敢说的、不能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你们说出来了。如果能够经常作这样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就真正上路了。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7]
习近平在“2·19”讲话中提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作为检验其工作优劣得失的评判者。
“三谁”之问其实不难回答,然而在我们新闻队伍中,许多人迄今依然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满足于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而不愿意下基层,访群众,察实情。有的人即使下去了,却是人到心未到,身入心未入,作风没有多大转变,文风也没有多少改进。
针对这些情况,习近平在讲话中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要努力“转作风改文风”。他鼓励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这些要求很具体、很细致。新闻工作者唯有踏踏实实照此去做,真正俯下身来,沉下心去,深入到人民群众和实际生活之中,去察实情,问实况,辨真相,而且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感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体察他们的真实状况,为他们说实话,动真情,表心声,去深入采写那些真正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愿望要求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这样才能为群众所欢迎,被群众所认可,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和高兴。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观”与“群众观”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新概括、新阐释。新闻舆论工作要牢记人民至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表述、新发展。
二、确保党媒姓党,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
习近平提出的“人民至上”思想,解决了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此外,他在“2·19”讲话中还提出了“党媒必须姓党”的论断,解决了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必须“跟党走”的问题,从而为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定了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
(一)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領导。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根据党的工作全局的需要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分析了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作出了明确定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同时,他还用“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来衬托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他提出:“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性质定位问题,是事关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都有过明确论述,并且都作出了很高的定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党报党刊看作是必须坚守、不能放弃的党的重要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列宁将其看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这个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毛泽东将其看作是一支拿笔的军队,同拿枪的军队一样重要;邓小平将其看作是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将其看作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并提出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论断;胡锦涛则将其看作是党的执政资源,把舆论引导能力看作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在担任总书记后,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世界范围内新闻传媒竞争所呈现的激烈态势,以及我国新闻队伍思想与作风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的性质定位,并且阐述了“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的重要命题。
“党媒必须姓党”,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和新形势下,习近平根据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表述。我国新闻媒体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性原则,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对于如何做到“党媒姓党”,习近平提出了“三个都要”,即“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都要把党的意志、党的主张作为自己的意志和主张,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好党的意志,反映好党的主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所谓“爱党”,就是要热爱共产党,要同党站在同一立场,要珍惜共产党的荣誉。而要做到“爱党”,其前提是要“信党”。要相信党的纲领路线和政治主张的正确性;相信党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相信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所谓“护党”,就是要维护党的利益;维护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积极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思想主张的贯彻落实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谓“为党”,就是要自觉服务于党的事业,始终不懈地为党所确立的政治目标而奋斗。
“爱党”、“护党”和“为党”,是党媒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的基础,是确保党媒“姓党”的基本要求。
其次,新闻舆论工作都要增强看齐意识,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所谓“看齐意识”,是指新闻舆论工作要把注意力、关注点,以及行动方向和目标都聚焦到党所指引的方向和目标上,要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坚决按照中央所确定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要求组织报道,开展宣传,引导舆论,要保证在重大问题、原则问题、方向性问题上不背离党的政策主张,不偏离中央的口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为了确保新闻舆论工作不辱使命做好工作,习近平在讲话中还用“48字”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作了新的概括,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并提出要承担起这些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必须做到“四个牢牢坚持”,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联系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方面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这“四个牢牢坚持”显得极为重要。
例如一些媒体在政治方面任意丑化党史国史、贬损英雄模范、诋毁领袖人物,不顾事实拿政治、政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事”,有的甚至采取恶意攻击、诽谤、丑化的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不分青红皂白地鼓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在引导群众生活和消费方面偏离方向,偏离正道;在内容格调方面,一味迎合某些受众的需要,热衷于在“星、腥、性”方面做文章,无所顾忌地传播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生产信息垃圾,污染社会风气;在报道方式上,为了吸引眼球,不顾事实、不讲原则、不计后果地热衷于搞新闻炒作,搞“标题党”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误导了群众思想,干扰了政府工作,影响了社会稳定,损害了国家利益,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社会反映强烈,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对新闻舆论工作如何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问题,特别是如何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问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这“八个方面”的导向要求为媒体设置了不能触碰的“政治红线”和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是各级各类媒体都必须遵守的基本纪律。实践说明,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真正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才能做到不迷途、不转向、不走偏。
(二)党组织要加强和改善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质及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党要将其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些年来,党中央多次通过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等形式,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動摇。习近平在有关新闻舆论、宣传思想、网络安全等工作的讲话中,都把党的领导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予以突出强调。
他在“2·19”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他要求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而在“8·19”讲话中,他提出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和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等主张。
综合这些讲话,习近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党组织要担负起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领导责任,这是讲的加强领导的问题;二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是讲的改善领导的问题。
党组织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习近平认为,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在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方面有许多功能和优势。因此,他在讲话中要求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加强对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他还提出,做好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必须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统抓共管。他期待形成一个“全党办媒体”、“合力抓宣传”的局面。
为此,他要求新闻舆论和宣传部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把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抓到点上,尽到责任;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自己要强起来,领导班子要强起来,真正把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作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同时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真正在这方面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习近平非常重视运用媒体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问题。他要求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善于利用媒体获取新闻资讯、了解社情民意、发现实际问题、指导推动工作。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要善于运用网络来掌握舆情、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这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一项基本功和必备本领。
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他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8]
为了提高领导干部对同媒体打交道的意义的认识,习近平多次谈到他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体会。当年他在陕西延川梁家河插队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农村实现“沼气化”,马上组织人去学习,后来在村里建起了陕西农村第一个沼气池。他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曾主持召开地区新闻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如何做好新闻工作来推动地区工作。这期间,他还就新闻宣传工作接受过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的采访,阐述他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些主张和看法。他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以“哲欣”的笔名连续4年在《浙江日报》开设的“之江新语”专栏上发表230多篇短评,阐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意图,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各种问题,用以指导和推动工作。
这些经历和体会,使得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有着特殊情感和实际感受,特别是使他积累了许多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也正因为此,他对领导干部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有着殷切期待,提出了严格要求。
要善于尊重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来指导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
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领导,还要善于尊重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来指导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对此,习近平有许多论述。2009年3月,他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9]2014年8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就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10]在“2·19”讲话中,他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实践证明,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损害媒体公信力,甚至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影响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关系。因此,尊重和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来指导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实现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指导,是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新闻舆论传播规律、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既是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而他的一系列讲话,也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规律的总结和论述,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理解和把握。
三、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努力做到既“姓党”又“姓民”
“牢记人民至上”和“确保党媒姓党”,是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所阐述的两个重要观点,也是他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两项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那么有人会问,既然强调党媒必须“姓党”,必须坚持“党性”,那么如何理解它与坚持“人民至上”和体现“姓民”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姓党”就可以代替“姓民”,讲“党性”就可以不讲“人民性”了呢?
其实,只要仔细阅读习近平的“2·19”讲话就会发现,他在阐述“党媒必须姓党”时就多次提及“人民”。例如他在阐释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定位时所提出的“三个坚持”中,就包括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论述党媒必须“姓党”要做到的“三个都要”时,就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与“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和“增强看齐意识”相并列;在对中央主要媒体提出的希望中就有要“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在谈到队伍建设时就提出要“建设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而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等,也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谈的。
总之,“2·19”讲话中涉及“人民”的内容并不少。特别是其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更是把党媒“姓党”和“姓民”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表述得非常清楚和明了。
(一)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和统一的。习近平在“8·19”讲话中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阐述其实也就是对党媒“姓党”还是“姓民”的阐释。习近平的这一观点,从思想和理论上解决了如何看待党性和人民性,亦即党媒“姓党”和“姓民”的关系问题。
以往我國新闻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党性和人民性两者难以一致和统一,即要想维护人民性就难以坚持党性,而要想坚持党性也就难以体现人民性。有人还进而提出,当党性无法代表人民性的时候,应该用人民性来替代党性,并由此得出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结论,误导了一些人的思想。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一个不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党是真正的“共产党”,而其所讲的“党性”是真正的共产党的“党性”。因此,坚持党性和坚持人民性都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不应该将两者割裂和对立起来。
1942年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11]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是为人民而建立,为人民而生存,为人民而奋斗的。正因为此,党历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以贯之的最高宗旨,把“人民至上”作为始终不渝的基本思想。
在习近平看来,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姓党”和“姓民”从来都是一致和统一的。对此,他在“8·19”讲话中曾做过明确阐述。他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大量事实说明,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是十分有害的。如前所述,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将“人民性”和“党性”对立起来,也有人有意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联系。譬如有人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有人甚至振振有词地说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这些观点把“党”和“人民”以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在理论上也是错误的。
另外,我们讲的“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从某一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12]
如果我们把“党性”和“人民性”当作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且从整体性的角度,真正站在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来理解党性和人民性问题,就可以避免简单地从某一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个具体个人的诉求来认识人民性,或是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个党员的言论和行动来理解党性的情况,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与把握党性和人民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党性人民性相统一”这一观点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关于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论述,适时回应了新闻界对此问题的关切,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了对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阐明了正确认识两者关系的理论前提,创新和发展了“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作出了独特贡献。
(二)努力实现“姓党”和“姓民”的统一。深入学习习近平的系列讲话,特别是把“2·19”讲话和“8·19”讲话结合起来看,我们对“姓党”和“姓民”问题就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会更加自觉地把“姓民”和“姓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做到既对党负责又对人民负责,既让党放心又让人民满意。
我们说党媒要“姓党”,首先就该做到“姓民”,“姓民”本身就包含在“姓党”之中,是“姓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一家党媒做不到“姓民”,其“姓党”也就无从谈起。譬如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就以“人民”为名,并且反复强调自己“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自己要做人民的“良师、益友和知音”,这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为承担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确定了正确方向。
从历史上看,我国几次重大的新闻改革,一开始强调的都是要增强党性,但最终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与信息需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而展开的。例如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史上“第一次改革”标志的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改变原先新闻报道脱离边区人民群众的状况。改版前的报纸头版登的大都是西方国家通讯社报道二战期间西部战场战况的国际新闻,改版后的报纸则把反映边区军民战斗生产生活的新闻放到了头版,体现了毛泽东提出的要“为边区人民办报”的宗旨。而作为党报史上“第二次改革”标志的《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也明确把“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要求”作为自己的“天职”,提出要多采集、刊登一些“人民希望在报纸上多看到”[13]的报道,总之要把更多的版面让给群众,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新闻改革在这方面也都提出了许多明确要求。习近平在“2·19”讲话中谈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时,就提出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是对处理党性和人民性关系提出的明确要求。
因此,新闻舆论和宣传工作讲“姓党”和“姓民”的统一,讲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就是要努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把正确舆论导向和反映社情民意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群众和服务依靠群众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善于在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结合点上多下功夫。要注意既积极向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热情向上传达人民群众的呼聲、愿望和要求;既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又善于用群众的实践检验党的政策。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特别是要多关注、反映和报道那些群众十分关切,党委和政府也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使宣传报道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也让党委政府满意。
要实现这一目标,达到这一效果,需要防止出现“顾上忘下”或“顾下忘上”两种倾向。因为前者会导致媒体信息传播功能的弱化,致使新闻报道中的宣传性内容过多,引起群众不满,甚至会影响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关系;后者则会导致媒体思想宣传功能的弱化,致使新闻报道出现一味依据某些受众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报道,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党和政府所赋予的宣传任务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应当避免的。正确的做法是,努力把“对上(党)负责”与“对下(人民)负责”很好地统一起来,在其结合点上作好文章,真正实现让党和人民都满意、都放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013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2]2014年2月9日新华网.
[3]201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以下所引该讲话不再作注.
[4]2016年2月20日《人民日报》,以下所引该讲话不再作注.
[5]201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6]2016年7月2日《人民日报》.
[7]《刘少奇选集》上卷,1版,396,4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8]201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9]2009年3月2日《人民日报》.
[10]2014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1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90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12]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2013年8月26日新华网.
[13]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