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2017-03-24 18:37郑自立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

郑自立

摘 要: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且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快速推向前进的“最重要经验”。现阶段,切实做到“人民至上”,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 “人民至上”; 执政理念; 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1.017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7)01-0090-05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且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快速推向前进的“最重要经验”。准确把握“人民至上”的含义,明确其内在要求,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搞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准确把握“人民至上”的真意,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人民”?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人民”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它并非包罗万象,“而是用它来概括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一定的成分”。[1]具体来说,就是指无产阶级及其可靠的同盟军。就当前中国来说,可靠的同盟军主要包括农民以及其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至上”就是居于首位的意思。因此,“人民至上”作为一种执政理念,简而言之,就是指要把无产阶级及其可靠的同盟军摆在执政的中心位置,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及其可靠的同盟军,一切依靠无产阶级及其可靠的同盟军。而要能切实做到“人民至上”,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一切政党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诉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有可能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最大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3] 当前,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搞好经济建设,在发展生产力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就需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几个关键词上做好文章。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4] 就现阶段而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重点是在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与创造力,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下功夫。

(二)着力提升我国经济创新能力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提升我国经济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收入;加强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国家科技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条件开放共享;加强学校创新精神教育,发展创新服务社会组织,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的舆论氛围。

(三)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

构建和完善国内区域合作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对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持;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中部崛起”等方面的政策,抓好已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城乡一致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升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帮扶体系,加强城乡生产要素共享平台建设,优化城乡生产生活资源配置。

(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加快制定国家绿色经济发展行动纲领,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在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合作研发绿色节能技术;加快推動传统制造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立起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认证评估体系,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提高政府对发展绿色产业以及消费绿色产品的补贴额度,激发民众购买绿色消费产品的热情。

(五)扩大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完善出口促进政策体系,推进出口品牌产品打造工程,注重培育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外贸易应急机制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双边、多边自贸区;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逐步放宽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创新对外直接投资服务模式,构建由金融、商务、外汇、出入境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对外直接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对外直接投资境外风险应急体系;要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以及经济治理结构改革,培养更多的国际经济贸易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

(六)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诉求,也是判断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维度。推进扶贫攻坚工程,必须树立起“精准扶贫”的理念,要做到对象精准、目标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成效精准,不能搞“糊涂账”,不能“蒙混过关”;必须强化扶贫攻坚领导干部责任制,各级政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中央政府抓顶层设计与规划,省级政府抓任务部署与督促,市(县)级政府抓任务落实与成效;必须创新扶贫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尤其要发挥文化扶贫在扶贫攻坚工程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运用“互联网+”推进贫困地区产业走出去,注重发挥科技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至上”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人民民主专政,这种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对无产阶级及其可靠同盟者的民主和对少数敌对势力的专政的统一,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历史实践证明,这些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坚守和贯彻“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就必然要求我们进一步在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上下功夫。

(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5] 当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要进一步理顺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党和人大,一个是执政党,另一个是国家权力机关,是决定中国政治生活走向的两种“决定性力量”。长期以来,党的文件和宪法都没有对二者之间的权责界限做出清晰定位,这造成了在实际运作中,二者权责重叠、相互取代,党令高于法律甚至取代法律的假象。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迫切需要制定出台《党委与人大关系法》,对党和人大的权责做出明晰,同时要建立起党与人大权利运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

2. 要着力解决好人大任务繁重性与机构设置简单化的矛盾。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人大各组成机构尤其是常设机构的架构和职能运作流程,增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全体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

3. 要着力解决人大代表选举程序漏洞和上下级人大制度衔接性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会议召集制度、基层人大代表竞争选举制度、人大会议程序制度、人大常委会成员人身特权决定许可回避制度;人大代表表决权利平等制度等等。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要在贯彻“十六字”方针上下功夫。新近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再次强调,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贯彻好这一方针,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要人士任用和重要政策制定通报制度,拓展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渠道,丰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形式和内容。

2. 要着力加强参政党建设。各民主党派应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着手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建设上,要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信念,保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正确方向;在组织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的组织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把握好进入门槛,加强党员的政治素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政治力量。在作风建设上,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水平,真正体现其政治联盟的特点。

3. 进一步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科学化水平。这需要始终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协商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建国以来已形成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经验,积极借鉴西方多党政治的新发展和新经验,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理论研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不断健全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运行体制,优化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国事共商机制,完善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各项议事制度,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的科学方法,丰富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方法体系,重视应用电子网络技术,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

(三)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制度安排。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到了承续历史传统与符合民族国情的统一,维护国家集中统一与照顾民族地区差异的统一,体现中华民族一体性与尊重各民族多元性的统一,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6]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要进一步明晰自治机关的责任和义务。长期以来,无论是宪法还是党的政策文件更多是赋予地方自治机关必要的自治权利,而对自治机关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得相对简单、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地方治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地方自治机关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将扶贫、流行性传染病防治、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民族分裂势力、环境治理、保护能源资源安全等新形势下出现的地方治理突出问题纳入自治机关的权责范围。同时,要积极对接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自治机关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要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法规体系。近年来,我国在民族自治法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成绩不俗,但已有的民族自治法规条例多为政策导向型立法,其中多有“应当”字眼,缺少“必须”字眼,因此,各地方自治政府需要在中央立法机关指导下与中央部委联合攻关,研究并制定出台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地方自治法规体系,着力解决中央法规落地执行的问题,同时要尽快出台《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着力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3. 要进一步解决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的民族区域自治突出问题。适时切实调整行政区划,建立相应的族际整合机制,防治由人口无序流动带来的民族冲突问题。深化城镇制度改革,切实保障来城创业的农村民族人士的基本权益。

(四)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基所在。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上作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中仍然存在群众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不強,基层自治法治程度不高,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不协调等问题。当前,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化模式,促进协同自治。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积极培育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和公益性社会活动组织,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社会协同管理、居委会(村委会)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居民自治工作网络。

2. 要加强基层自治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自治。国家立法层面,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内容,适当增加程序性规定,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制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保障法”、“城乡居民共治法”等。在地方立法层面,要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健全村(居) 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居)委会选举办法、村(居)务公开办法等。

3.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民主自治。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改善基层党委的领导决策方式方法;完善群众公议和听证制度,拓展群众参与基层党政事务决策的渠道;理顺党政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的权限职责,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注重对基层党员的群众路线教育,发挥好基层党员在基层自治的各个领域、各类组织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坚持“二为”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文化领域贯彻“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关键是要解决文化为谁服务以及发展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7] 因此,在文化领域贯彻“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即文化为人民服务,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三个面向”为方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走向繁荣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所依仗的“王牌”。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在以下一些方面做出持续努力。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旨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常新常在,让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扬,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根本路线的问题。

1. 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原理的真理性和内容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增强其生命力的必然诉求。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就要求我们,依托各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建立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 进一步整合理论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促进形成协同创新研究的良好格局;完善国家和各省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性研究,引导各方面的理论研究力量集合于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探讨上来;畅通理论研究与决策制定的联系渠道,形成理论研究与决策需求的良性互动。

2. 要着力于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火车头”,火车开得好不好关键看火车头带得好不好。因此,要让广大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必须先让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党内理论武装教育新途径,完善和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

3. 要着眼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辐射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三进”工作;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注重将理论宣传与解决群众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来传播理论,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网络话语体系,切实掌握网络的理论话语权和传播主动权。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 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要突出对党员、干部群体、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人物群体等重点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公众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效益。我们应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职业特征、社会责任范畴,将社会群体进行必要的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地进行价值引导。

2. 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渗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就必须让它渗透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渗透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中,渗透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场域中。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的顶层规划,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配置,搭建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互动平台,做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层次、有阶梯,国民教育的每个教育环节和教育阶段环环相扣而又各成体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需要尊重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社实体组织以及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管理组织等基层虚拟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利用其利益表达、整合与协调等功能,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微观”社会组织体系。

3. 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共振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多方的合力作用,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宣传、文化、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这就需要通过严肃纪律和规矩,加强反腐倡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共建、网上宣传与网下传播结合的机制,加强网上正面引导,促进形成良性的社会舆论生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现代国家法规体系,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推进公共行政制度和决策执行体制民主化改革, 使政策制定和制度建构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推进时代精神建构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当代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 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建构时代精神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强调指出:“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

1. 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改革创新实践孕育和丰富时代精神内涵。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步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这次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以前的几次改革,这次全面深化改革难度更大,要啃的“骨头”更“硬”,触及的利益层次更深,这就需要有更加坚决而大胆的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是如何处理好五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和国家的关系;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看起来好像有点“老生常谈”,但当前我们处理这五大关系是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同时面临“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两大发展陷阱的境遇下来进行的,新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势赋予了其新的涵义和要求,我们必须要“老话新探”,在“新探”的实践中必然会进一步延伸和丰富时代精神的内涵。

2. 要加强时代精神的提炼总结和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强调,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也就意味着,在“十三五”时期,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改革创新实践又会生产出许多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必须对之加强研究,及时加以总结和提炼,将之上升到经验和理论的高度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它根植于人们的日常实践中,要把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纳入到公民教育、党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 各类主题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活动, 都要积极传播时代精神, 充分展现时代风采。

3. 要用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领域的各项工作,发挥其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弘扬时代精神,需要立足于我们正在做的各项工作,在其中予以贯彻落实。这就需要在转变思维方式中提升行政理念,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需要在转变干部作风中凝聚力量,始终保持宗旨意识、廉洁意识和吃苦意识;需要在转变工作方式中强化落实,做到深入一线、克己奉公和统筹兼顾。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6-117.

[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79.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7.

[5]张德江.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N].人民日报,2016-05-24(01).

[6]王正伟.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N].人民日报,2014-09-03(0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2.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科学化构建
以伟大长征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语文课堂价值追求再思考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论刑事侦查中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当今社会治理的善治向度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