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应生(1983~),男,汉族,甘肃敦煌人,敦煌市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呈现形式,具有明显的自然环境特征,其不仅要充分涵盖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等类型,还应着重体现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地理要素,自然角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支持,是园所内部可移动的自然课堂。然而,从近年来幼儿园自然角的教育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未能充分发挥这一大自然缩影的重要教育作用。文章以自然角“四趣”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解读具体的使用原则,最后从铺“趣”、激“趣”、增“趣”、拓“趣”四个维度,论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角;“四趣”教育;科学启蒙;运用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0-0158-05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究意识,提升幼儿思维水平,促使幼儿形成重要的发展品质和能力极为关键。而自然角则是园所开展科学教育的环境基础,可进一步丰富园所科学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充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爱好和兴趣,从而促进幼儿亲近自然,实现综合发展目标。另外,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对幼儿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能进一步为科学教育赋能。正因如此,合理运用园所内部的自然角,提高教学趣味性,是每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一、 自然角与科学教育适切性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明确提出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科学教育主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能够提高幼儿事物的解决问题能力,使幼儿从不断的观察探索分析中发现内部的异同和联系。而科学教育的具体落实强调应发挥好自然环境的积极价值,带领幼儿逐步接近自然环境,受自然环境影响,从而形成切身实际的经验和感性认知。可以说,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更高,将二者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丰富科学教育,也能提升对幼儿的培养成效,这是幼儿园应重视的一点。然而在实际开展科学领域活动时,想要切实带领幼儿前往自然环境进行科学探索,完成科学教育目标仍然存在一些客观上的阻碍因素。同时,在当下的幼儿科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活动组织松散,教师忽略幼儿自主探索等问题。正因如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启蒙工作也应进一步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既满足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需求,又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
自然角作为自然环境的一种微缩形式,内部包含丰富的自然环境要素,并且具有极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目前,诸多幼儿园都在园所内部布设了自然角区域,用以满足幼儿的区域活动需求。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一部分,是园所内部开展教育教学的有效支撑,而且可有效满足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需求,幼儿不仅可从中观察到各种动植物,还能从中体验与动植物相接触的过程。自然角中的诸多资源和环境基础都更适用于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可将二者有效进行融合,利用自然角开展科学探究教育活动,从而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启蒙。虽然二者融合教育的适切性较好,但从目前整体的教育应用情况来看,仍有很多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未能切实将自然角利用起来,其科学探索价值也无法真正地被挖掘和运用。究其原因,与自然角和科学教育活动的融合成效有极大关联,如自然角的创设情况,科学活动开展形式,教师的指导方法等,因此应着重探寻应用自然角推进科学教育的重要启蒙方式,充分提升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
二、 自然角“四趣”教育对幼儿科学启蒙的助力作用
自然角“四趣”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利用自然角开展教育工作时,要着重从多维度提升自然角的趣味价值,做到铺“趣”、激“趣”、增“趣”、拓“趣”,切实发挥好自然角区域的重要价值和优势。
(一)丰富科学教育资源
利用自然角开展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最关键的便是可以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在以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教师只能依靠常规的教学素材,偏离了幼童的生活,实际也很难带领幼儿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开展各类探索实验,久而久之幼儿对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兴趣不高,也就难以发挥科学启蒙教育的积极价值。同时,科学活动组织期间因缺少有效的衔接组织规划,从而使得组织上极为松散,各类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过于独立,而且相互呈现割裂状态。而这些问题多与科学教育整体的资源有关,教师未能充分开发科学教育的资源,即使科学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但各种无生命力的科学探究物料所能达到的科学教育成效也较为有限。自然角作为大自然环境的一种微缩形式,所能提供的科学教育资源与以往有极大的不同,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加之自然角“四趣”教育的有力落实,可通过对自然角的创设进行优化完善,从而切实提升与科学教育的适切性。正因如此,借助自然角的“四趣”教育,可为丰富科学启蒙教育提供资源支撑。
(二)创新科学教育形式
借助自然角的“四趣”教育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还将进一步创新科学教育的形式。在幼儿园现行的一些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存在显著的形式化问题,且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师作为主导,幼童动手操作实践这种模式化的科学探索过程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导致幼儿主观能动性不足,甚至未能在其中进行探究思考,思维的启发效果并不明显,也很难实现科学启蒙教育的应有目标。加之,部分科學启蒙教育应考虑幼儿的活动安全性,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探究活动一般以安全为前提。久而久之,科学启蒙教育流于形式很难切实将启蒙目标落到实处。但自然角的“四趣”教育,能将自然角的作用优势充分凸显出来,以其独有的趣味性特征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这样一来,会对传统的科学教育形式做出变革,提高科学育人的根本成效。同时,在自然角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教师所能应用的教学方法更为多元,如创设丰富的情境体验,让幼儿能够从中获得进一步体验和思考探索,切实发展幼儿观察与实验能力。
(三)延展科学活动范围
除了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外,自然角的“四趣”教育还将进一步延展科学活动范围。一般来说,科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以往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范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虽然偶尔利用教育机会前往自然环境,接触自然,探索自然,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然而,科学启蒙教育绝不应停留在某些具体的形式上,还应自然而然地融入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中,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领域和活动范围。在自然角的“四趣”教育下,可着力构建丰富趣味的自然角,并在内部增加探索的活动形式,扩大探索范围。更重要的是,借助自然角的趣味教育类型,还将适当为科学启蒙教育向家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的延展提供支持和助力。如此一来,科学启蒙教育便有了极其丰富的活动范围,除了幼儿园所的基础自然环境,还包括内部精心设置的自然角,同时还引入家庭教育以及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更为理想也更为广阔的科学探索领域。
三、 自然角“四趣”教育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利用自然角“四趣”教育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工作时,往往要遵循一些固有的教育原则,这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自然角教育的运用成效,更重要的是也能促进幼儿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甚至创造力想象力等关键品质的养成。
(一)主体性原则
自然角开展的一系列科学启蒙教育都应坚持从幼儿出发,贴合幼儿的主观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迎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充分显现出四趣教育的价值。教师要着重分析幼儿的发展轨迹,并且选择与幼儿相匹配的合适自然角活动内容,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此外,科学启蒙教育是五大教育领域之一,应着力发展幼儿科学探究的各项关键能力水平,包括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科学思考能力等,教师所展开的各项活动类型,都应着重促进幼儿关键科学探索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师也不应过多干预幼儿的想法和探索行为,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幼儿实现多元化发展。教师应切身从幼儿角度出发,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以兴趣作为牵引,设计幼童所需要的融合科学探索活动。当然,在自然角与科学启蒙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还应着重以兴趣作为迁移,必要时可引导幼儿自主布置喜爱的自然角空间,切实提升自然角科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
(二)探究性原则
自然角的教育还应着重遵循探究性原则,预留更丰富的探索学习机会和空间,鼓励幼儿生成探索意识和探索行为。科学启蒙教育的核心宗旨在于让幼儿不断发挥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索精神及探索习惯。正所谓有探索才有创造,有质疑才有探索,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不容忽略。3~4岁的儿童,思维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可立足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探究活动。4~5岁的孩童,因初步具备了探索分析思考的能力,在实际探究活动过程中,产生了思考探索方法的意识。而5~6岁幼儿的逻辑能力明显有所提升,此阶段教育活动的设计,又应尽可能从多维度加以优化,充分提升幼儿探究体验度。正因如此,在自然角的趣味性教育活动安排中,教师应始终遵循探究性原则,对现有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和完善,丰富探究的形式和探究的路径,切实贴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提高实际活动的趣味水平,让幼儿从中积累更多经验,体会知识的建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自然角趣味教育形式的探究性原则下,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为后续发展做铺垫。
(三)指导性原则
除以上关键的原则外,在自然角展开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遵循指导性原则,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恰当的教育指导,启发幼儿科学探索思维。尤其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科学思考能力千差万别,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思考探索意识逐渐增强,但仍不可否认幼儿独自开展探索活动还需要由教师从旁指导。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利用自然角展开科学启蒙教育期间,要想尽量提升其趣味性价值,也要发挥有益引导的作用,避免幼儿偏离原有的科学探索方向,使幼儿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幼儿得以在科学启蒙教育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既达到思维锻炼的目的,也能进一步发挥自然角趣味教育的重要作用。
四、 自然角“四趣”教育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在自然角展开科学启蒙教育期间,除了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还应切实提升整体的趣味性,巧妙地通过铺“趣”、激“趣”、增“趣”、拓“趣”创设和管理自然角。
(一)铺“趣”,吸引幼儿对自然角的注意
利用自然角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便是铺“趣”,积极提高幼儿对自然角的注意力,为开展自然角“四趣”教育奠定基础。通过不断对自然角进行改造,给幼儿形成更鲜明的体验和印象,将进一步促使幼儿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感受自然角的趣味价值。而想要切实让自然角的趣味性得以提升,一般可着重从色彩以及呈现形式方面做文章,從而形成较好的趣味特征。
例如,在幼儿园的自然角设计中应着重从大胆的配色入手,尽量保证色彩鲜明,能够让幼儿一眼便能记住。借助色彩的强烈冲击,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某些幼儿园在自然角的环境布设上采用地中海风格,其中蓝白相间的强烈视觉冲击,获得了很多幼儿的喜爱。当幼儿走进自然角后,目光不自觉地被各式各样的地中海风格配饰所吸引,从而更愿意沉浸在自然角进行科学探索。又如,除了运用大胆的配色,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外,还可尝试从呈现方式上进行优化。以往自然角的呈现方式较为简单,也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很多时候自然角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升自然角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趣味价值,可着力在自然界中再次细化不同的区块。如增加观赏区、种植区、饲养区、水培区等,且每一个区域内都应着力设置不同的科学探索活动形式,尽量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二)激“趣”,激发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
除了铺“趣”外,自然角的运用还可进一步展开激“趣”教育,有效提高幼儿对自然角的探索兴趣和行为动力。教师应着重为幼儿科学启蒙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强化自然角的激“趣”特征。尤其自然角作为大自然的微缩,内部的很多素材都应与季节相同步,随着季节变化,内部素材的投放也要灵活,切实为幼儿营造与自然环境相适切的自然角落,形成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具体来说,教师在向自然角投放科学探索材料的过程中,可着重结合四季变化,将内部一些需要更替的植物或动物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分显现出自然角的应有特色,还能给幼儿一种四季分明的体验,使幼儿保持科学探索的新鲜度。
例如,教师在规划不同季节所投放的自然角材料时,应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合理分类,每一个季节都应灵活调整,设置丰富多样的素材类型。如在南方幼儿园,教师可在春季投放常见的一些自然植物或动物,并且在自然角的不同区域内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探究活动。在种植区域,带领幼儿一同体验种植各类应季蔬菜,如黄瓜、白菜、四季豆等。而在秋天时,教师则转变策略,要求每名幼儿在户外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或其他典型的秋季景物,用来装饰班级内部的自然角。此外,除了按照四季优化自然角的材料投放外,还可着重结合不同的科学探索主题,适当丰富自然角中的材料类型,从而激发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三)增“趣”,促进幼儿对自然角的探索
增“趣”要求教师在进一步对自然角创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适当优化其中的形式和内容,力求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对自然角开展探索活动。而想要有效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教师不仅要做好具体的材料投放工作,还应尝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挥一定的教育指导和引导作用,切实提升科学探究成效。尤其对幼儿而言,在教师的相关指导下,其还能加强与自然角的互动程度,更好地发展科学探究的各项关键能力。
例如,在开展自然角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合理抛出思考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认知冲突,也更能吸引幼儿的探索兴趣。如在带领幼儿探索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因科学探索周期较长,很多幼儿的探索兴趣日渐下降。教师在发现这一现象后,要及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以再次调动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显著增强自然角科学探索的趣味特征。例如,“我们种下的蔬菜种子还没有发芽,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你们所选的蔬菜种子,在什么样的生长环境下才能加快发芽呢?”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能够进一步引发幼儿的科学思考,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幼儿回家后主动与父母进行资料搜集,或利用周末的时机去农田向农民伯伯请教。此外,教师还可尝试引导幼儿参与到日常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中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而且还将进一步增加幼儿科学探索的机会,使幼儿积累丰富的探索学习经验。
(四)拓“趣”,鼓励幼儿对自然角的延伸
最后,自然角的“四趣”教育,还要进一步鼓励幼儿对自然角进行延伸,拓宽科学探索范围,达到拓“趣”的目的。以往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时,有很多教师忽略了自然角的运用,即使将其与科学探索活动相融合,也仍然存在内容单一范围局限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想要切实发挥自然角的科学启蒙教育成效,也应适当通过优化教育形式拓展幼儿对自然角的探索热情。在日常的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可尝试结合不同的季节特征,从现有自然角内部的植物或动物类型出发,开展更多延展性,且具有教育深度的科学启蒙活动。尤其对于具有较好逻辑思考能力的大班幼儿,借助自然角能够延伸科学探究范围,更具实际价值。
例如,在秋季,幼儿教师带领大班幼童对自然角内部种植的蔬菜进行采摘时,应利用采摘的契机,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教师可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蔬菜进行分类,而教师则从旁进行观察。有些幼儿在分类时将南瓜、丝瓜和黄瓜配在一起,当教师问到幼儿的分类方法时,幼儿只是单纯地说这些蔬菜的名字中都包含“瓜”字。此时,教师便可夸赞幼儿的表现,并告诉幼儿这些植物都属于葫芦科植物。此外,教师在进一步拓展幼儿对自然角的探索兴趣时,还可适当展开植物认领的活动,让幼儿在暑假来临之际,将种植的植物带回家精心照顾,并且还要每日记下观察日记,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此,既有利于提高幼儿科学探索的深度,而且还能显著强化整体的趣味性。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秉持创新教学观念,巧妙运用自然角这一园所区域活动形式,提高幼儿对自然资源的探索兴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通过铺“趣”、激“趣”、增“趣”、拓“趣”,對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切实将自然角的积极教育价值彰显出来,培养幼童全面的科学探索意识及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兵,李慧萍.幼儿教科书的科学启蒙探析——基于美国“Science Fusion”项目K学段学生用书的考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2):61-68.
[2]肖菊红,戴雪芳.幼儿科学教育的园本实践——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师,2022(1):96-100.
[3]胡文静.城市幼儿园科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丽雅苑幼儿园为例[J].幸福家庭,2021(22):153-154.
[4]吴旭勇.自然角“四趣”教育,助幼儿科学启蒙[J].湖南教育(D版),2021(4):40-41.
[5]朱瑶瑶.珍视孩子的好奇心——浅谈对幼儿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85.
[6]陶纪秋.让科学启蒙教育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农村幼儿园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探索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