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美香
摘 要: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园以自然角区域环境创设为切入口,在围绕自然角创设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与管理等方面做了新的尝试与做法,使我园自然角发挥了相应的功能,使自然角在这里勃发生机,精彩绽放。
关键词: 自然角 指导策略 童心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指南》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寨桥幼儿园地处美丽的农村,坐落在美丽的滆湖之畔,幼儿园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苗圃、大棚基地、农作物基地、滆湖湿地公园等,家乡地道的水产品因种类丰富而美名扬,这些具有滆湖水乡特色的人文资源为我园打造“亲自然、乐活种植自然角”提供了优越的便利条件。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重要资源之一。创设前我园根据“目标性、适宜性、参与性、趣味性、审美性”的原则,在操作中围绕“内容设置、常态管理、动态支持”三方面要求布置,结合春、夏季节开展实践与探索。
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置内容
自然角投放合适的内容和材料是自然角创设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幼儿需求与兴趣进行具体设置。
(一)创设充满童趣又温馨的小班自然角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与生活经验特点,我们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童趣的自然角氛围,让幼儿走近自然角就能体验到“小家”的快乐。如种子的家、花卉的家、芽儿的家、果实的家、小动物的家等,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油桶、旧轮胎、盒子、纸杯在幼儿涂画、剪贴后,充满童趣装置与种植的器皿便诞生了,老师巧妙利用空间进行合理摆放,根据幼儿的视角利用麻绳、竹篱笆搭建“牵牛花”的家,既美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二)创设浸润富有水乡文化的中班自然角
通过家长资源收集到了形状各异的酒罐子、腌菜罐子、猪槽等,我们巧妙利用这些既环保又具有古文化的器皿种上家乡滆湖中的水生植物:有蒲草、芦苇、金钱草、梭鱼草、藕等,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也能体验家乡特有的滆湖水乡文化。中班孩子各方面能力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求知欲望随之强烈起来,为满足孩子探究需求,在种植方面,利用废旧的皮球、在墙上掉挂下来作为种植器皿。在种植中发现孩子们对块根植物非常感兴趣,于是每人尝试种植一种自己喜欢的块根植物,如洋葱、马铃薯、生姜比较“谁长得快”的探究活动,废旧的雨靴、水管经过孩子们涂染创意一番后,亲手种上了红薯苗、瓜类藤儿植物,通过拔草、施肥、剪枝等,植物苗很快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悄然绽放。
家乡的水产品因种类丰富而美名扬,为了饲养这些小生命,孩子们搭建了两座温馨饲养小草屋,孩子们利用透明的瓶瓶罐罐做容器,把水生小动物小鱼、青虾、龙虾、小乌龟等水产品饲养起来,还饲养了蚯蚓、蜗牛等探究性强的小动物,让他们通过喂养、清换“小家”等精心照顾活动,初步培养科学探究兴趣,这些小动物成了孩子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
(三)创设“亲亲大自然”实验的大班自然角
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种植、养殖小经验,为拓展幼儿已有经验,我们让孩子们走近大自然,参观农家大棚、苗圃、花卉种植基地,把种植活动延伸到幼儿园种植基地,把种植园区划分班级区域、让孩子们共同合作种植相应的瓜苗,如西红柿苗、四季豆苗、玉米等。通过孩子们的亲手种植、共同管理,让幼儿充分体验种植蔬菜的快乐。
多肉植物成为家庭中很受欢迎的植物。当幼儿走进家乡多肉植物种植实验基地,对琳琅满目、形状各异的多肉植物产生浓厚兴趣,对多肉植物的名称、造型、种类、色彩提出各种问题。边观察边实践,孩子们还过了一把种植多肉植物的瘾。参观回来,把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带回家,让孩子们进一步展开研究与探索。
饲养角里各大班开展了饲养蚕宝宝和小蝌蚪等探究活动,经过孩子们的精心照料和观察记录,小动物每天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相互整合,与主题教学同步
自然角的内容创设尽可能做到与主题教学同步,使主题与生活相互整合与渗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班音乐活动“小鸡出壳”开展后,在饲养小屋里,我们和幼儿一起饲养小鸡和小鸭,观察比较它们的外表特征,了解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一起记录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成长过程。
如中班“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把种植活动“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与主题活动教学整合起来,在幼儿亲手种植藤儿植物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又激发了幼儿一段时间内连续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且获得了能力发展。
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还重视幼儿的随机教育,如雨后孩子们在操场上意外发现了许多蚯蚓,老师就让孩子们把蚯蚓养到饲养角进一步观察与记录,还开展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蚯蚓”,通过观察记录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为此,自然角的创设一定要根据季节变化、幼儿的兴趣、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不同养殖内容,这样自然角才会发挥出独有的功效。
三、有效管理,支持幼儿的需求
自然角里种什么?养什么?都应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孩子多种感官参与自然角探索与研究,孩子各方面知识、能力、情感均会获得长足进步。实践中,老师应作为支持者与引领者。
(一)动态自然角记录活动过程。探索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孩子们经受一段时间的考验,虽然采桑叶、清理残渣、喂桑叶只是一些小小的举动,可孩子们每天细心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慢慢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逐渐变成有责任心的“小家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图标记录小动物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找到自己动态的、可回忆的、想表达的、有成就的探究过程,很好地培养幼儿从小探索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动态自然角引发生成活动。照料过程中,一天孩子们意外发现一只蜗牛妈妈抱着小蜗牛爬到了金鱼缸上,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蜗牛逃生记”的故事就诞生了。为此,老师从幼儿身边发现的有趣事物出发,鼓励支持孩子们的需求与兴趣点,让幼儿在参与管理自然角中主动探究生成活动,这样孩子们非常愿意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探究大自然科学的欲望。
主题活动结束后和幼儿一起进行放生活动,让蚯蚓、蜗牛、青蛙回归大自然,创设环境的同时有着深一层的教育意义。
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做法。离课程游戏化倡导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相信为孩子创设魅力自然角,让童心精彩绽放的目标不再遥远,只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心去聆听、用行动去演绎,一定能让“自然角”这块宝地发挥独有的真正魅力,让孩子在这块宝地里绽放童心与童真,享受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