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选择,同样的风骨

2024-05-29 16:17谢泽滔陈晶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

谢泽滔 陈晶

摘要:《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的篇目。带领学生穿越历史,走入诗人的世界,明确诗人的心路历程,理解其不同的精神归宿,并且对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产生积极影响是本课的关键。通过群文对比阅读,进行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解读两人在乱世中不同的选择,理解两人选择的内在精神价值,感受不同选择背后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群文对比阅读;统编版语文;学习任务

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该单元的单元任务则是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笔者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单元任务及单元编写意图,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从诗人的经历,人生归宿和精神追求以及诗歌的艺术风格等角度,形成对比阅读的着手点,以帮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养成辩证性思维,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并对当代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落实教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知人论世,寻找两人人生困境

群文教学进行比较阅读,一般采取比异求同或者比同求异两种研究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比同求异法,从两位诗人命運的相似性出发,将知人论世环节中的教学任务设计为“曹操与陶渊明分别遭遇了什么样的人生困境”,以此带领学生寻找两人命运的相似性。

《短歌行》的写作时间一直备受争议,笔者选择了张可礼先生在《三曹年谱》中提出的“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1]一说,把创作时间定于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后,此时三国鼎立局面大势已成。对雄心勃勃、渴望统一中原的曹操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归园田居(其一)》的创作时间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之初。从二十九岁出仕到四十二岁出世,其间五仕五隐,十三年的岁月,他终于认清了官场,明白自己的理想终难实现,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猛志只能藏于心中了。基于此,笔者把“同”字落笔在两人创作诗歌时都遭遇了人生的困境:曹操欲统一中原,但赤壁战败功亏一篑,已入暮年,理想还未实现;陶渊明想大济苍生,但官场黑暗污浊,已至中年,猛志只能深藏心底。

至此,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曹操创作《短歌行》和陶渊明创作《归园田居》之时,两位诗人都面临着梦想求而不得的人生困境。

二、对比分析,解读二人情绪内涵

同样的困境中,两人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进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此环节中,为引导学生寻找两人面对人生困境时不同的“突困”方式,笔者以“情绪”作为比较点,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任务:一是感受困境中的情绪,寻找情绪的根源;二是把握情绪的变化,分析情绪变化的原因。

一位人至暮年,苦心经营却仍未能实现理想;一位人生过半,在十三年间反复尝试却仍需放弃猛志。面对现实的困境,理想的不得,一人是“忧”,一人是“悔”。曹操的“忧”清晰明了,学生可迅速把握并得知“忧”是本文诗眼。陶渊明的“悔”也显而易见,“误落尘网中”的“误”字将这种情绪揭示得淋漓尽致,他彻底清醒,认清官场是污浊的“尘网”,身处官场的自己是“羁鸟”“池鱼”。面对认清的官场,诗人后悔不已。曹操的“忧”从何而来?陶渊明的“悔”又为何而生?反复诵读结合诗句,学生可迅速把握:曹操的“忧”来自暮年已至,人生短暂;来自思慕贤才,贤才未得;来自渴求天下,天下未归。陶渊明的“悔”来自未“大济苍生”而出仕,违背了“适俗韵”“爱丘山”的本性。

在第一个任务的完成中,学生不难发现,曹操“忧”的根源是要坚持理想,因此而忧心时间短暂,忧心贤才未得。虽理想求而不得,却并未放弃。陶渊明“悔”的根源是想守住拙心,所以才后悔选择出仕。虽理想求而不得,但能守本心亦可。

在情绪的比较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找寻不同的情绪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带领学生去感受两位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的情绪变化,以此探寻情绪变化的原因,完成第二个任务,最终将两篇课文的比较阅读落脚到人生选择的不同上。

《短歌行》中,曹操并未陷入忧心不已的消沉情绪中;《归园田居》中,陶渊明除了表示对自己既往选择的后悔,还有对目前选择的欣喜。曹操诗末的一句“天下归心”,慷慨激昂,乐观自信;陶渊明诗尾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欣喜畅快,酣畅淋漓。两人虽以“忧”,以“悔”入诗,却以“乐”,以“喜”结诗。从“忧”入“乐”,从“悔”入“喜”,这情绪的变化正是二人成功破局突围的结果。曹操用求贤破局,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陶渊明用归隐突围,抒发了自己归隐田园之志。他们一人选择向着理想继续出发,一人选择将理想藏于心中,不同突困之法的背后是二者不同的人生选择,一人选择“进”,面向现实,建功立业;一人选择“退”,放下现实,平淡冲和。

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以上两个教学设计,既让学生具体把握了两首诗歌的整体情感脉络,明确两人的心路历程,又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二人破局突围之法的背后是一进一退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态度,更让学生深入体会了两人不同人生选择背后的坚守。在细读诗歌分析情绪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曹操求贤若渴的心,作者运用典故,比喻和想象,向天下贤才深情告白,展现了一颗坦诚的心,越坦诚越动人,越能让学生感受到他进取求贤背后的坚韧与积极,越能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慷慨悲凉的诗风;学生还能感受陶渊明热爱田园的心,作者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由近及远,有声有色,向天下世人深情宣告,描绘了一幅质朴的画面,越质朴越动人,越能让学生感受到退隐守拙背后的宁静与淡泊,越能让学生清晰体会到诗人平淡冲和的诗风。这种诗风的感受也为后面诗风对比教学任务的完成做了教学铺垫。

三、认识重塑,理解二人的价值取向

面对人生困境,两人的选择大相径庭:曹操向外,渴望“天下归心”,再造统一大业;陶渊明向内,渴望“守拙归园”,重建心灵家园。不同选择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二人不同的人生志趣和生命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二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并带领学生认识到:二人虽是不同的选择,但却是同样的风骨。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其一,你如何评价二人的选择?其二,二人的选择中,是否有相通的地方?其三,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抉择?讨论问题前,教师发放曹操与陶渊明的诗歌以及人物评价等素材资料,进一步通过相关诗歌的阅读走进两位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两人的价值取向。

教师可提供与曹操相关的一些素材资料,比如:

《度关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曹操在时代的战乱中,深感征战之苦,目睹了战争带给百姓的伤痛,他希望通过正确的举措实现太平盛世。此诗即反映了他这一思想。多数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曹操人生早期。

《蒿里行》:诗人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深深同情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无情鞭挞了造成人民疾苦的罪恶元凶。此诗约作于汉献帝初平元年,时年35岁。

《龟虽寿》:此诗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时年53岁。

《却东西门行》:此诗写于曹操晚年,赤壁之战失败后。当时社会仍旧战乱连连,而曹操已五十三岁,年事渐高,统一中原的大业仍未完成,诗人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还可以提供一些与陶渊明相关的素材资料,比如: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此诗作于赴任途中,陶渊明时年四十岁,诗人反复抒发了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

《杂诗(其二)》:此诗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八年后。诗人在光阴流逝中感叹自己生命有限,生出了志业无成的伤感。

《杂诗(其五)》: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诗人时年54岁。诗人忆及少壮时的欣悦,中晚年的忧虑,继而产生珍惜寸阴的警惧之心。

《读山海经(其十)》:《山海经》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在学界尚有争议,但基本认同其创作于陶渊明归隐之后。诗人在诗中歌咏精卫、刑天的故事,赞美其死而无悔、猛志永在、至死不渝的精神。

《咏荆轲》:此诗创作于诗人归隐之后。该诗歌颂了荆轲刺秦的壮举,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之情和铲强锄暴的愿望。

从以上曹操的诗歌,我们看到曹操统一中原的大志并非完全出于他的政治野心,还有心怀苍生心忧天下的一面。《蒿里行》中,他视自己为一个讨伐贼人的义士;《度关山》中,则表达了他“渴望为君”的雄心。强烈的进取精神一直是曹操生命的主旋律,他从不掩饰自己的理想与壮志,即便在暮年也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慨叹。曹操虽身处乱世,但他拥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还有其他割据政权望尘莫及的政治资源,他选择做统一乱世的英雄也是一种必然。

从以上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不仅怀有雄心壮志,还拥有高洁傲岸的人格操守。《杂诗(其五)》中,“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曾立下“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归园田居(其一)》中,他宣言崇尚自由,并且始终如一地保持高洁、傲岸的品格。陶渊明的心里藏着两个梦,其一是入世的梦,像曾祖父陶侃那样大济苍生,其二是出世的梦,像外公孟嘉那样洒脱本真。少年时的他更愿意像祖父一样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但进入官场后,却也逐渐彷徨起来。《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他既表现出对官场的不屑一顾,却又说自己会委屈自我去出仕,但仍旧宣言田园仍是自己的归宿。陶渊明内心的矛盾与彷徨,其实更多来自官场的阴暗与腐朽。陶渊明率真质樸、性情高洁,根本无法在迎来送往、阿谀奉承、污浊不堪的官场中立足。这注定了归隐将会是他最终的抉择。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陶渊明“金刚怒目”的一面。《咏荆轲》《读山海经》系列诗歌,均创作于陶渊明归隐后,这说明其济世情怀并未因归隐的选择而消散。陶渊明退守田园、避世隐逸的人生选择,是他发现无法适应现实官场的黑暗,无法改变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在多次抗争而不得之后的选择。

曹操的忧是积极进取的忧,他选择的“归”是天下归心。陶渊明的悔是奋力挣扎后的悔,他选择的“归”是守拙归园田。两人一人是慷慨英雄型的文化人格,一人是安然自立的文化人格,但他们都以质朴真实的方式表达内心,用诗歌传达出自己心底最真实的呐喊,一人用积极进取超越生命事业之忧,一人用淡泊归隐超越官场仕宦之悔,二人都彰显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之光。

其实,中国的众多文人都在出世入世的两条道路上犹豫徘徊。曹操一往无前,践行“一匡天下”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弃官退隐,守护“爱丘山”的精神操守,两者没有对错高低之分,选择虽不同,但都体现了自己生命的风骨。在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辈青年恰逢盛世,应有所敢为,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个人修养上,则应淡泊名利,追求丰富的精神世界,活出高雅的人生境界。

两位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归宿,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也使得他们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诗风。本次课的最后一个对比阅读任务为比较两位诗人不同的诗风。

《短歌行》是一首四言诗,节奏短促,于铿锵有力中传达出了曹操内心的坚定与渴望,是建安风骨的典型诠释。而《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五言诗,节奏舒缓,于平淡冲和中表达出陶渊明内心的闲适和悠然,是魏晋风流的典型诠释。

综上所述,从建立两人命运的共性,到揣摩两人不同的情绪内涵,到理解两人的价值取向,再到回归诗歌本身,体会两人的不同诗风。至此,本次课的所有教学任务完成。总之,借助类似的比较阅读指导和教学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意象、语言、情感等要素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助其了解两首诗歌在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入领会其艺术境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且强烈的审美体验和阅读感受。

注释:

[1]张可礼.三曹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3:111.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
以“点”引“面”
“学讲”,让课堂灵动起来
行动导向教学在机床电气与PLC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细胞器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实践
如何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效开展分层教学
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