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分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2024-05-29 05:43杨军智
考试周刊 2024年21期
关键词: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作者简介:杨军智(1982~),男,汉族,甘肃庄浪人,甘肃省庄浪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中,愈发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学分析思想,让学生将视野拓宽,用更加巧妙的方法去解答习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意义重大。文章即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来说一说数学分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围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正向与逆向分析思想等多点数学分析思想,来分析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数学分析思想;应用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1-0090-04

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点广泛,且题型复杂多变,给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学习压力,数学成为大多数学生眼中第一难学的课程。在过去,以题海战术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让学生经过大量做题来获得固化的、浅显的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这样的培养方式是不当的,在新时期教学中,应重点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了解有用的数学分析思想和常规的数学习题模型,持续提高学生对题型、数字的敏感程度。学生如果具备较强的函数思维,去观察、分析、总结数学分析思想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收获数学解题的经验教训,就能够用更便捷、更清晰的方式去解答数学习题,就会发现数学学习会是一件简单而高效的事情。

一、 传统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之弊端

传统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中,常常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经过大量做题来获得固化的、浅显的做题经验,未能向学生渗透数学分析思想,或者数学分析思想教育较少,不足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理解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也是低效的,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负担,学生对数学模型、数学思想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模糊,对习题类型、习题数字的敏感度也会越来越低,數学知识和习题在学生脑海中犹如“一团浆糊”。新时代教育强调用更加巧妙、更加灵活的方法展开,强调对学生解题思维路径的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技能以及分析方法,远比教导学生某一个知识、某一个解法更加重要,以更好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二、 数学分析思想培养之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基础

数学分析思想是一套系统化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将繁复、抽象的数学习题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看到高中数学知识和习题虽然是繁复的,但是知识和习题却是有规律的。如果学生掌握了数学分析方法,就可以运用另一种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习题,对各类数学模型也会产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一个数学知识所关联的模型是什么,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一个数学知识所关联的习题有哪些形式,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于是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基础。

例如习题:已知x,y,z均为正实数,求证x2+xy+y2+x2+xz+z2+y2+yz+z2>32(x+y+z)。观察此题后,题干显示信息较为复杂,但敏锐地观察后发现,这一个不等式和“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有相似之处,再通过构建三角形,利用几何的方法去解答,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将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的能力,也意味着学生数学基础得到增强。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分析思想的本质,就是寻找知识和习题的内涵,再用更加便捷、更加贴合数学常规模型的方式去解答。因此,学生学习数学分析思想,学会用数学分析思想去解答习题,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拓展,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角度也将更加多样,能够从问题的内涵与特点入手进行解答,对一些复杂的习题,具有打破常规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非常常见的解题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相关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有条不紊地去解题,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可以说,数学分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将一些复杂的习题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解题思路更透彻,解题方法更优秀,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三、 高中数学解题中数学分析思想的应用途径

高中数学分析思想大致分为知识性与思维性两种,知识性则包括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思维性包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不仅是知识点,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解题思路,因为函数与方程知识点的本质的特点,就是建立代数与变量关系,因此,对高中数学习题,可利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先将其他各类问题转化为函数或方程问题,抛开所研究对象的非数学特征,抓住其数学特征,建立各变量之间固有的函数或方程关系;再用函数或方程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得出结果。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常见于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等知识点中。

例如,在解析几何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运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从大方向上无非就是几何法和代数法两个方向,几何法是通过题中给出的几何条件,用图像的性质去求证。而代数法则指的是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选用合适的公式表达几何等量关系,将变量代入相对应的函数或方程中,建立代数与变量关系,然后再化简消元,最终得出答案。

习题: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四点 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请问:(1)求C的方程;(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过定点。

解答:分析此习题,第一问较为简单,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判断出P1不在椭圆上,而P2,P3,P4点则在椭圆上,然后将数值代入椭圆方程即可求出a2,b2的值,即可得方程。第二问比较复杂,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设出直线l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设斜率为k1与k2,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k1+k2的表达式,再设l:y=kx+m(m不等于1),将l代入椭圆方程之中,得到k与m的代数与变量关系,再代入直线方程中,并在推理、计算中消去变量,即可求得定点。

(二)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说是多个数学分析思想中最常见的一个,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接触数形结合思想,顾名思义其指的是将“数”和“形”两个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可运用于知识学习或者习题演练中。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则指的是,对一些数字比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习题,尝试用更加便捷、直观的图形来表达出来,以观察图形的方式,来解答这一道习题。数形结合思想常见于函数、不等式、向量等知识点中,常常在小题中出现。

例如,在函数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常常根据函数的特点,画出函数的图像,再通过观察法,观察该函数的轨迹,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就解答出答案。

习题:函数f(x)=|x-2|-lnx在定义域内有(  )个零点。

A.0B.1C.2D.3

解答:观察到这是一个复合式子,那么运用数形结合法,将函数f(x)=|x-2|-lnx分解为函数 f1(x)=|x-2|与f2(x)=lnx,要求得原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f1(x)与f2(x)的交点。因此,判断出原函数f(x)的定义域为(0,+∞),画出简单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函数f1(x)与f2(x)在定义域内有两个交点,因此,原函数在定义域内有两个零点,选择C。

(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数学分类与整合思想,指一些数学模型是较为常见的,是需要学生掌握并记忆的,对这些模型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其框架与特点,要求学生看到一个习题,就能够了解这一個习题体现的是什么知识模型,要运用什么方法去解答它。如此一来,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得到大大增强,解题思路也会更加清晰。数学分类与整合思想,常见的数学模型有同构函数模型、三角形最值模型、解析几何极值模型、解析几何最值模型等。

例如,在“排列组合”知识点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模型,各有各的特点,也分别有相应的解题技巧,学生必须掌握排列组合的多种模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计算和解答。

习题:有3名男生,4名女生,按不同要求,请问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1)5人排成一排

(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3)排成一排,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

(4)排成一排,女生站在一起

(5)排成一排,男女互不相邻

解答:分析此习题,分别对应常见的“排列组合”知识点中的具体模型,都有着相应解法。(1)为“直接排列”模型,按公式计算即可;(2)为“前后分排”模型,前排3人,后排4人,再将两步骤的方式数相乘即可;(3)为“特殊先排”模型,就是将特殊的元素先排,剩下的再排,将前后两步骤的方式数相乘;(4)为“相邻排列”模型,常用“捆绑法”;(5)为“不相邻排列”模型,常用“插空法”。

(四)化归与转化思想

化归与转化思想,即指的是在解题的时候,运用某种有效的手段,将复杂的题型转化为简单的题型。其包括:①将未知的题型转化为已知的题型;②将多元问题化归到低元问题上;③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④将高次方程问题转化为低次方程问题等,从而用简单的方法去进行解答。当然,化归与转化思想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它是对演绎证明、运算推理、模式构建等理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

例如,将未知的习题转化为已知的习题类型,再运用熟悉的方法去解答。

习题:已知P(x),Q(x)是两个实系数多项式,且对所有实数x,都满足恒等式P[Q(x)]=Q[P(x)],若方程P(x)=Q(x)无实数根,证明方程P[P(x)]=Q[Q(x)]也无实数根。

解答:针对这一道题,看起来较为复杂,不妨将其转化为函数与图像类习题,要证明方程 P[P(x)]=Q[Q(x)]无实数根,只需要证明 P[P(x)]-Q[Q(x)]>0即可,转化为函数问题或者函数图像问题。

那么不妨设F(x)=P(x)-Q(x)>0,

再根据P[Q(x)]=Q[P(x)],

可得P[P(x)]-Q[Q(x)]

=P[P(x)]-Q[P(x)]+P[Q(x)]-Q[Q(x)]

={P[P(x)]-Q[P(x)]}+{P[Q(x)]-Q[Q(x)]}>0,

因此,P[P(x)]=Q[Q(x)]无实数根。

(五)正向与逆向分析思想

1. 正向分析思想

所谓正向分析思想,即指的是从正向的角度,逐步进行推演,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关键要素,分析哪些要素是有联系的,再根据常规的解题程序,去逐步进行解决。正向分析思维也是高中数学解题中最为常见的,符合思维中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

习题:若正数a,b满足1a+1b=1,那么请问:1a-1+9b-1的最小值为多少?

解答:此题为求最值类问题,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并不复杂,在解答的时候,首先根据已知的a>0,b>0,且1a+1b=1,得出a>1,b>1。随后,观察到a和b之间具有必然关系,可以通过消元的方式去解答,根据1a+1b=1,变形为a-1=1b-1,再化为1a-1+9b-1=1a-1+9(a-1),再通过化简计算后得出其最小值为6。

2. 逆向分析思想

所谓逆向分析思想,顾名思义即引导学生从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路径,引导学生尝试着从题干中需要的结果来进行推导,逐步推导到起初的要素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习题:若椭圆x22+y2=k2(k>0)与连接A(1,2),B(3,4)两点的线段没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答:对此题,题干读起来似乎很“扭曲”,我们可以从结论入手,先求线段AB与椭圆有公共点的情况,求出k的取值范圍,于是也就得出线段AB与椭圆在没有公共点的情况下,k的取值范围。过程为先通过将线段AB的方程与椭圆联立,消去y,整理出k与x的变量关系,再根据x的定义域,解得k的取值范围,即有公共点情况的k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之外的范围,就是没有共同点情况的k的取值范围。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致力于教导学生深层数学基础,而不再浮于表面,在数学解题技巧培养方面,则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分析思想的教导。学生数学分析思想的形成,会让学生倍加受益,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文章围绕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正向与逆向分析思想等进行了说明,并举例佐证,希望能对高中数学教师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数学分析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3):88-89.

[2]徐爱勇.例说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思维变通的五种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2023(8):44-46.

[3]黄磊.变式训练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5):10-11.

[4]曹旭辉.函数与方程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5):32-34.

[5]张庆.以形解数,以数促形——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3):123-125.

[6]刘秋凤.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实践探究——以“含参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教学为例[J].高考,2023(6):153-156.

[7]张跃骜.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实践与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3(21):53-55.

[8]李金英.基于“九项循证策略”的高中数学解题策略分析——以求点的轨迹方程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7):10-12.

[9]刘德伟.数学分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21(11):94-95.

猜你喜欢
解题教学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程解题教学探讨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