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构建小组合作落实核心素养

2024-05-29 04:28沈萍
考试周刊 2024年21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沈萍(197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平邑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现阶段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基于以往的单纯知识讲授,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优化其团队协作以及自主学习等意识,对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十分有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1-0006-05

社会不断发展,基于新课改脚步的不断加快,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变得愈发重要起来。语文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及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和交流,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具体是以小组为中心,以共同目标的完成为准则,将小组共同获取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开展方式。

它注重的是人际交往促进认知的发展,往往是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互帮互助中达成整体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和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能在不同时间从不同方面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取得较好的发展,尤其在当下“双减”的背景下,合理有效地融入小组合作法,可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对学生学习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进而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目的,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构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1. 科学分组,取长补短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合理分组是前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组。

(1)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学习方面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优、良、中、差的层级性,以便在小组学习中实现互帮互助。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因而,除了学习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帮扶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要有能够一对一帮扶他的成员,且关系要融洽,不能通过任命的形式安排,有时会适得其反。

在新班级建立之初,教师便需要优先考量如何开展科学的学习小组创建,保证小组设计、创建及评价的合理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做到:①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兴趣,尽量让性格互补和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②评估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态度,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责任心强的学生,能够带动整个小组的工作进度和质量。③在必要情况下,还应考虑性别平衡,以便促进男女学生在合作中的平等参与和交流。④在保证小组成员能力层次性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如不同背景、不同经验等,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⑤考虑小组分工时每个学生的角色是否与其能力和个性相匹配,确保分配给学生的任务既能挑战他们,也不至于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⑥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小组合作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情况,适时地调整分组,使其更加高效。⑦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在小组中学习是安全和受鼓励的,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和排斥感。⑧建立小组合作的基本规则和约定,确保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团队合作的期望行为。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依据分组就近、优势互补等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组操作。一前一后,位置紧挨着,以便在课堂上可以相互交流,课下相互监督。小组内成员分别编号,每个学习小组的语文平均成绩上下相差不大,这样让学生在一个平台上展示,更好地形成一个竞争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要求各组分别设计自己的名字和口号,突出小组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小组成员更加团结互助。

此外,教师还应考虑的要素是:①在小组内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分配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协调员、发言人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参与感。②为每个小组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成绩上的提升,还应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③不只是对结果进行评价,还应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如小组成员是否有效沟通、是否都参与到任务中等。④确保每个小组都能获得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⑤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确保小组活动能够高效地进行,不影响课程的正常进度。⑥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和提供建设性反馈,帮助彼此改进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方式。⑦除了竞争机制,还可以设置激励措施,如表扬、奖励制度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⑧加强小组内部的情感联系,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庆祝小组成员的生日或其他重要日期来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⑨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小组内部平和地解决分歧和冲突。当代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故很多学生个性十足,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缺少“换位思考”观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之间出现“个性碰撞”之后,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可能将原本很小的事情迅速扩大,甚至造成打架、斗殴等不良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做好相关教育,以“小组”作为情感纽带,引导学生“有事及时沟通”,避免误会。当这种习惯形成之后,学生不会被“冲突”影响,有利于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 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1)小组长的任命。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和灵魂,他对小组的成长和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小组长要能够统筹全体成员,因而,他在小组中必须是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其次,组长要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纪律等其他方面,都要起到正向的引领作用。最后,组长与小组成员的关系要和谐。若组长因为个人权威与小组成员产生冲突,或者在小组的管理中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小组就无法形成正向力量,小组时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2)从小组活动层面来看,对合作关系可起到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即为个人责任。在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每个成员均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其学习热情。具体而言,以某学习活动为例,各小组以资料的收集成果为标准,进行比赛,一些小组中可以直接划分责任,如查资料、记录、统计,利用有效的合作,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目标。

3. 明确目标,精心设计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任务是关键。合作学习的内容和任务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在课堂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例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回顾了长妈妈的故事,重点讲述了“我”和長妈妈的故事。所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要设定相关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文本选取典型事例,让学生领悟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目标设置的精准化,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 有效干预,提高实效

采取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学生,不管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的同时,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而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较为宽松,只有适当控制学生的交流、互动,才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担负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比如:对合作内容不清楚时要耐心解释;出现讨论声过大时要及时提醒;合作学习进展顺利时要及时表扬;合作讨论遇到问题或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制止。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具体来说,教师首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见解,小组内部的探讨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思想,让学生学习到不同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环节,教师需要多加观察,在维护课堂秩序的同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想法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深入引导学生,如“什么是使孔乙己走向毁灭的凶手?”等,引发学生新一轮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互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有明确的方向,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更高。

5. 彰显主体,深入探究

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着更为鲜明的优势。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还应当真正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要大胆舍弃传统教学中一言堂、一人扛的弊病,还主体于学生,还课堂于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和探究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探究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教师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探讨角色扮演者,确定文中主要人物的角色,如范进、胡屠户等。当各个小组确定好角色后,则讨论该如何演绎对应角色,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以往要高,且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值得说明的是,在学生演绎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对知识展开深入挖掘、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创新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6. 培养习惯,优化素质

以往开展课堂教学时,能够观察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并没有为学生准备自主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而是直接布置讨论任务,此时的讨论也较为混乱,没有规律,难以获得优良效果。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合作学习习惯。例如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习惯,可防止小组交流期间,学生由于缺少主见,跟随其他小组成员思路“胡乱”思考,和真实答案渐行渐远。再如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的习惯,在积极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尊重他人想法和行为。还有培养学生欣赏的习惯,包括欣赏他人的新奇想法、不胡乱评价、遵守纪律等。基于上述优良习惯的辅助,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优良的学习体验,进而实现更为高质量的学习。

7. 及时评价,方式多样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期间,确保评价有效且合理是十分关键的,其属于小组合作能够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一,实际评价期间,教师要考量评价的客观性。不仅要关注过程和结果评价的有效融合,且要关注个人及集体评价的融合。教师在进行成果评价期间,也不能单一评价成果,还要对小组里每位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程度、与其他成员的合作技能、小组整体成果等进行科学评价。教师要把确定的评价结果公布给学生,并对小组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对每一位成员对本小组的贡献程度也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自身及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进步,弱化自卑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其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具体开展相关操作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亮点,对其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和鼓励,也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针对大多学生都可以解答的问题,不用特别提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对一些错误的回答,教师也需要客观地进行评价,针对一些和答案不符但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答案,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也要给予肯定,避免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评价不仅要发生在教学之后,也要融入教学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和表现等进行合理的观察和分析,并且要在合适的时机开展一些评价和鼓励等,这对优化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都十分有利,还可进一步推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其三,教师实际开展评价操作期间,也要尝试多种差异化的策略。一方面可要求各小组统一开展测试,随后根据各小组展现成果,展开综合评价;另一方面也可要求各小组进行竞赛活动,针对其中成绩突出的小组予以表扬和鼓励,也可以对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小组成员进行单独表扬。实际评价以前,教师要确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明晰各差异化评价存在的不同之处,进而从本质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小组学习整体质量,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还应设定规范合理的奖惩机制。可以采用小组积分制,让数据说话,积分管理人员是每个组的副组长,两个小组互换积分,积分的内容包括上课的提问、问题的回答、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统计完后,算出每个小组的总成绩与平均成绩,然后汇报给课代表,由课代表进行汇总后,算出每个小组的总分和平均分,当堂宣读,成绩排在前两位的小组授奖,这样每个小组都争先恐后,形成一个竞争机制,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效率,都能取得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下的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二)组织课外小组,引导学生有效融合语文和生活,从多个角度优化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可有效利用课外活动,创建活动小组,还可以组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包括读书会以及朗诵组等。如此一来,可将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处,有助于更好地优化语文综合素养,如,通过写作社团的创建,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有很多学生在省市级作文大赛中获奖,也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获取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校内师生的高度赞扬。长时间且持续性地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对促进学生理解、写作及朗读等能力的提升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且有助于实现由“主动学习”向“学会学习”过渡。

(三)构建假期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利用假期,联系课本内容,按学生生活的地域范围分组,布置假期語文活动实践活动,各小组可发挥本组学生才智特长,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对联、谚语,观察鱼虫鸟兽,并通过多种类型加以展现,包括作文集以及手抄报等。学生从书本转向生活,了解并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强化审美能力及文化自信。此外,在实际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期间,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等形式,创造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均会得到有效增强。

换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优化其团队协作及自主思考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十分有利。

同时,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脚踏实地,想方设法,积极进取,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竭尽全力,以无愧于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让核心素养之花在语文合作学习这片沃土上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志育.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语文教学实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20):14-16.

[2]漆淑荣.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天津教育,2023(29):80-82.

[3]陈颖.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以课外阅读为例[J].学苑教育,2023(28):64-66.

[4]周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语文,2023(26):86-87.

[5]张红娟.小组合作学习助力语文教学[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Z1):149-151.

[6]秦晓娟.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7):70-71.

[7]余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19(2):59-61.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