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4-05-27 14:01白广明
科技风 2024年13期
关键词:金课高职院校改革

摘 要:职教改革的推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案,教育过程正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精品化方向转型。为分析“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金牌课程的路径,通过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和实践总结的方式,归纳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标准及建设路径,从教师、教材、平台三个方面论证了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另外,从现有教育经验出发,对“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提出反思及建设建议,从教师、理念、氛围三个角度出发,能最大化发挥金牌课程的建设效果,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金课”建设

“金课”理念的提出旨在提升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水平,在彻底摒弃“水课”的基础上打造金牌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高水平发展。目前,我国科技水平、经济水平迅速提升,由此也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打造高职院校金牌课程是建设更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仍需注意的是,教育部目前只提出了高等院校金牌课程的建设标准,有关高职院校“金课”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需要对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标准进行分析,通过梳理“金课”建设及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1 金课定义及标准

2018年6月,教育部主持的新时代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金牌课程的概念,目的在于打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水课”课程。“金课”可以被总结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三性[1]。其一,高阶性。对技能训练、知识教学和素养养成提出更高要求,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高品质人才。“金课”的课程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将实践、理论、素养有机融于一体,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二,创新性。教学形式要具备先进性与互动性,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成果需要具备个性化与探究性,不鼓励教师简单地告知学生对错,而是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个性特征。其三,挑战性。挑战性是指课程设置应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在“金课”背景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备课,学生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学习时间解决问题,获得经验。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而言,“金课”设置应充分呈现综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三大特征,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提倡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参与与深度学习。简言之,在“金课”建设、实施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教师要投入真实的专业热情开展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目前有关高职院校“金课”的定位标准并未明确统一,对现有理论及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将高职院校“金课”的判定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金课”的“金”在于学生学习的深度以及学业的养成度,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有效参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更多的是要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的欲望,要使学生在课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金课”设置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金课建设要时刻坚守价值引领,确保“金课”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导向,将素质培养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课程、各专业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道德素养作为“金课”建设、实施的核心,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深刻的专业知识与专业领悟,从而提升“金课”建设效果与建设深度。从时空角度分析“金课”思政元素及载体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院校“金课”思政元素的时空延伸探究体系

第三,“金课”建设要强调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高职院校更关注行业用人需求以及企业的用人标准,因此“金课”在设计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时,应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用人市场的终端需求,反向规划教学过程,采用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开展课堂教学。

第四,“金课”的课程教学评价更关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表现的考核点。通过多方位引导和监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能,杜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考前临时学习”的错误学习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为主。还可以根据需求加入企业考评,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合理增加课程设置的挑战性。

2 “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路径

2.1 建立系统全面的教师研修及培训体系

参与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教师应承担起“金课”建设的主体角色。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以高标准、高水平严格要求自己,立足课程特征与教学要求,坚守以“金课”建设为落脚点的课程教学信念[2]。

第一,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教育政策及教育理念发展,积极参与培训研究以及教学研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理论水平,切实做到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与智能化教育手段武装自己。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总结反思,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是“金课”建设实施的落实者,“金课”建设更看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职教改革背景下,教师还要具备灵敏的行业观察力,能紧随行业发展要求与技术创新脚步,具备项目教学设计能力与模块化教学评价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对话,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与学习阶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施因材施教。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组织专业培训,要使“金课”教师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前沿技术,更要使“金课”教师學会把握学生学习心理,创新教学设计。

第二,高职院校应建立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在“金课”课程建设中通过团队协作达成建设共识,定期组织开展备课、听课、说课与评课活动。在围绕教学重难点、研讨教学内容与“金课”设置时,教师之间应互相启发、分享经验,达成“金课”建设目标。与此同时,联合开发线上教育资源,分享教育成果,避免课程资源的重复探索与挖掘,进一步提升“金课”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为落脚点,与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金课”建设效果。首先,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师审核,根据“金课”建设标准对教师进行定期评定,给予合格教师以物质奖励[3]。其次,高职院校应增强教师参与日常培训的机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输出专职教师、引进实践专家,与企业协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高职院校引进企业成熟的技术人才进入学校做兼职导师,定期由企业专家进入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培训,输出企业的实践经验。又或是由高职院校输出教师前往企业参与挂职训练,以三、四年为期定期循环。在教师挂职训练期间应保证教师的正当收益,并且在教师评定职称以及职位晋升时给予支持与鼓励。

2.2 选编具有校本与职教特色的课程教材

在高职院校“金课”建设工作中,教材内容质量直接决定着“金课”课程建设水准。在新时代,由于高职院校同专业、同学科的教材版本较多,而且大部分教材均遵守同样的编写逻辑与体系,也导致教材内容存在趋同性、同质化的问题。在高职院校“金课”建设工作中,应编写具有校本特色与职教特色的课程教材,立足学校教学实情与学生发展需求,判断教材内容是否呈现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否能够真实反映某专业某学科对应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成长需求,是否具备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第一,高职院校金牌课程教材建设应立足课程改革及专业特色重构教材内容,以符合学生学习为原则组织专业知识,以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及阅读习惯的文本形式,突出教学重点,以符合知识发展规律的媒介形式呈现课程体系。

第二,高职院校金牌课程教材内容选择要关注行业发展与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要符合职业院校自身的教学特征及人才培养要求,量身定制“金课”教材,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核心优势[4]。一方面能充分发挥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优质教材内容呈现“金课”建设成果。

2.3 积极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创建“金课”平台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也实现了创新发展,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被动学习,而是通过课内课外的有机融合,主动学习知识、参与实践探究。对于“金课”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高职院校应增加“金课”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智慧教学软件,设置统一的信息处理中心,及时维护金牌课程网站,优化金牌课程的信息化平台。截至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金牌课程网站运营管理由计算机部门负责,部分信息管理人员对金牌课程内容及课程要求并不了解,仅确保金牌课程视频足以正常播放下载,却忽视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针对该问题,高职院校应设置针对性金牌课程管理中心,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教师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输出反馈金牌课程平台的使用频率。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应以智慧教学工具为媒介,创新教学设计,增加教学素材的储备,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鼓励学生主动获取专业知识。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素质缺失,要在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目标达成手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尤其是在“提质培优”计划背景下,教师更要持续推进“金课”课程理念、课程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渠道的改革。

最后,在整合“金课”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金课”设置目标为落脚点,在应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校本教学资源。以此为基础,开发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平台,确保金牌课程平台渗透进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体现金牌课程平台的教学优势。例如,建设线上数字共享平台、虚拟课堂、数字学习资源库等。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对线上学习平台的推广力度,鼓励学生养成主动查阅线上资源,探索专业知识的学习习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这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达到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学能力的目的,同样也为“金课”教师的课程规划与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提升“金课”教学设计效率。

3 高职院校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反思与展望

3.1 教师应当坚持终身学习

“金课”的高阶性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教师要立足课堂本身,坚守教育本位,建立以“金課”提升教学水准与育人质量的教育理想。在树立“金课”教学目标后,要积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确保顺利达成“金课”教学目标。这也需要教师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组织的研究活动,时刻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理论研究水平。

3.2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金课”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改革为落脚点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

一方面,教师要改进教学评价,借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高职院校“金课”评价不仅要判断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更要评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时刻坚持以学生需求与个性特征为基础,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客观评价。同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定期开展自我反思评价,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金课”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批判思维[6]。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外职业竞赛,鼓励优秀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潜移默化地形成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使学生认可自身的人生价值。

3.3 营造“金课”建设良好氛围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应以打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第一,高职院校应促进校内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尤其是要在校內打造信息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师教学胜任能力。要鼓励教师在探索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

第二,高职院校应建设“金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由校领导、管理部门、教学督导团和评价部门建立教学监督体系,为“金课”课程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第三,高职院校应做好新入职教师把关与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新入职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活动,打造积极的“金课”建设氛围。

结语

我国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扩大,社会各行业、各用人领域的需求端指引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也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更新。在高职“金课”建设工作中,要坚持紧随行业发展要求,借助“金课”建设动力实施“教学革命”,进一步提升高职“金课”教学的综合性、高效性、社会性与综合性,源源不断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技术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超群,虞洪.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路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6):4245+65.

[2]吴晟,钟一曼,赵宝林.高职“金课”的评价体系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23(34):125128.

[3]夏天添,蔡安,王慧,等.高职大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长什么样:基于探索性案例的组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9):3340.

[4]赵靖哲.“金课”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堂革命”创新与实践[J].才智,2023(29):9194.

[5]李艳艳,周红蕾,陈毓.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7):149151.

[6]李建英,盛定高,殷红梅.推进“课堂革命”打造职教“金课”——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4):4750+55.

基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内基金(编号:GJ21072),题目:高职院校基于“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白广明(1989— ),男,汉族,甘肃庆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金课高职院校改革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改革之路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改革备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