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魏倩倩,湖北黄陂人,文学硕士,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在近年多省联考与高考题中日益凸显。近年多省联考与高考题文学类文本选材体现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特点,考查方式主要有直接考查文化积累与理解、间接考查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两种。在平时教学和备考中,语文教师应精耕细作,关注教考结合;双轨并行,工具人文性并重;夯实基础,构建必备知识体系。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文学类文本;高考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39-0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对其进行诠释:“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1]”笔者对近年多省联考和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进行了梳理,以期探究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特点。
一、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文学类文本试题选材特点
笔者对四套多省联考语文试题和202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文学类文本的文化主题、主旨进行了梳理分析(如下页表1所示),以求对选材的文化主题有更加直观的理解。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在多省联考和高考题中,文学类文本选材均精心选材,体现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特点。选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外国文化为辅;主题均是弘扬、歌颂昂扬向上的力量和美好积极的情感;作者多为名家,如沈从文、巴金等,学生在教材中也接触过,体现了教考衔接的特点。选材方面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使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和价值,深入思考其时代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文学类文本考查方式
新课标中明确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依标定考、依标定教的原则,近年多省联考及高考题是如何对其进行考查的?下面从直接考查、间接考查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直接考查文化积累与理解
所谓直接考查文化积累与理解,就是在题目中直接考查文化常识或与文化相关的术语,出题意图明显,考查要点清晰。下面根据具体试题具体分析。
例1 (2022年新高考Ⅰ卷 《江上》)关于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这道题的选项是D。该题选项中直接出现了“隐逸主题”“济世责任”等体现中国“仕与隐”文化的关键词。隐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已经深入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基因。“渔夫”“江上”确实是隐逸文化的符号,学生在学习《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之上”应有所了解。但是,考生基于这样的刻板印象下判断就会出错。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此处渔夫“泛舟江上”是他的生活状态,并非其自觉的主动选择;而“隐逸”是士阶层为保持内心高洁而远离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命状态,如前文所提的“季札”,这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劳动者。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后文渔夫不能理解伍子胥的赠剑行为,所以D选项说法有误。这要求考生对“隐逸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于表象,还要探究其内涵。
例2 (2022年八省联考 《国文教员》)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这道题的选项中出现了文本没有详细涉及的信息,如“‘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等,学生要想选出正确选项,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五四”时期高举“德先生”大旗,“德先生”即西方的民主精神,包含人人平等的先进思想,有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所以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王小玉说书”体现的并不是“激烈紧张的气氛”,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是为了歌颂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魄,也为其不能卷土重来表示惋惜,并不是“贬项扬刘”。如果考生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二)间接考查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
所谓间接考查文化理解和思维能力,指的是题目中并没有出现与文化相关的术语,但是可能会出现与文化相关的显性物象、习俗、仪式、人物等,需要考生具备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以文化的思维、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事物认识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关注生活关注世界,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就是让文化融合于自己的精神和思想”[2],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3 (2023年全国乙卷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该题选项A中“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有误。德贵一年里耕种多次颗粒无收,还在最不可能成功的腊月里又一次去种荞麦。或许有考生认为这违背自然规律,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搏斗。其实,“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冲突。从这个文化视角解读德贵的坚持,就能理解他并不是要与大自然搏斗,而是源于对土地的深沉热爱,不能让本该长出庄稼的土地长出了草。从文化视角解读这篇文章就更能理解中国传统农民形象代表“德贵”的选择与坚持。
例4 (2021年八省联考 《秋雨》)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要想准确理解这个细节,除了要关注前后文的一些细节,如小姑娘的母亲说“恐怕今明两天就不行了”,下文写到“我”仅去探望两个女孩中的一个,都暗示了身着山茶花和服的小姑娘已经不在人世,但更重要的是把握这篇小说背后的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物哀”美学,所谓“物哀”既物感(见物有感),又是怜悯又是嗟叹,既感于外物又感于情事,有一种宿命感与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很多考生在答这道题时,想当然认为“山茶花”暗示了小姑娘的生命如花朵一样绚烂顽强,恰恰没有理解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美学的内涵——生命如花朵一样美丽而易逝,所以“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暗示小姑娘的死亡。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文学类文本考高考预测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考试题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选材上,文学类文本继续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等。以前三者为主,以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为辅。
(二)价值观念上,通过积极向上的主旨,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审美体验和理性思索中,感知优秀文化对人向善向美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三)题型命制上,继续或显性或隐性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题目命制常中有变的趋势日益明显,考核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四)从考查要求看,对文化理解与传承关键能力的考查也兼顾必备知识考查,综合考查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视域下文学类文本备考策略
(一)精耕细作,关注教考结合
以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统编版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化融入课文选篇、单元人文主题、单元学习任务等设计中。课文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文学类文本的内涵。如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从任务群来说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选择了《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四篇外国长篇小说的节选部分,“单元导语”部分有这样的描述:“翻开作品,我们更仿佛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之中,目睹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貌”,“学习本单元,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充分阐释了本单元人文主题“多样的文化”的内涵。在学习《大卫·科波菲尔》时,要想理解米考伯这个角色,可以将其与中国的阿Q、孔乙己等形象对比,理解英国文化中的“米考伯主义”;在学习《复活》时,要想理解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从俄罗斯“罪感文化”角度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何聂赫留朵夫会产生这样深沉的忏悔,為何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他还要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只片面欣赏人物,就会不得要领。
在设置考题时,可以考查学生对不同文化中形成的典型文化人格进行对比,考查学生对特有文化意象、文化心理的理解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视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深度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二)双轨并行,工具性人文性并重
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更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因此,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词汇,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更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认知和掌握优秀文化。在紧张的备考复习中,一线教师往往容易重视帮助学生得分,而忽略了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指导文学类文本复习时,不应止步于得分技巧,而应让学生理解文章背后所渗透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在讲解冯至《江上》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隐逸文化的内涵;在讲解《秦琼卖马》时,让学生理解小说所彰显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的美德;在讲解《越野滑雪》时,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梳理《老人与海》中所体现的“硬汉精神”和生命哲学,甚至可以和课本中的《愚公移山》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学生在迁移能力时就不会轻易被“海明威”“硬汉”这些标签带跑。
(三)夯实基础,构建必备知识体系
“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在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3]”要想读懂一篇文学类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必备知识。如《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中,人、牛、犁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象征,2020年全国卷Ⅲ《记忆里的光》反复出现的物象“镰刀锤头”是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上的图案,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不掌握这些必备知识,阅读时可能会云里雾里,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准确。要想掌握这些必备知识,教师可以在备考复习中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将课本、历年高考题、模拟真题的文学类文本分类梳理,构建必备知识体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2.革命文化。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此外,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了解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如2021年全国卷Ⅱ《当痛苦大于力量》中天才诗人普希金的悲剧命运凸显了俄罗斯文化中对自由、正义的坚守,2019年全国卷Ⅱ《小步舞》中对大时代变迁中小人物命运的关怀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取消考试大纲的今天,课程标准是高考的“指挥棒”。课程标准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的教师却认为其“过高”而不愿践行,有的教师认为其“太虚”而无法践行,在高考备考中仅关注“低”且“实”的得分技巧。在“教、考、评”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只有改变观念,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丰厚文化涵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才能让学生不仅在高考中胜出,而且能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2019(7-8):15.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5.
注:本文系2022年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新背景下语用能力在小说教学中的培养实践”(2022C108)的研究成果。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