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廖政华,1983年生,广西灵川县人,教育硕士,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学立意应突出素养立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教师可依据课程标注、历史教材、学生特点以及时代特征确立教学立意,并通过凝练教学主题、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等路径,将教学立意落实到教学中。
关键词:教学立意;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138-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走向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深刻的历史教学立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立意的概念比较抽象,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其概念的界定也是仁者见仁。在诸多观点中,笔者认同陈志刚、于萍有关教学立意的定义,即“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它包括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结构的构思设想等”。教学立意作为主题思想,包括教学主题、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结构等方面,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解释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构思。深刻的教学立意,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拘泥于传授知识内容和培养能力,而是更重视培养学科素养。以教学立意为抓手,努力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的深度和广度,回归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现以笔者执教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为例,围绕如何确立教学立意以及如何将教学立意落实到教学中展开论述。
一、确立教学立意的依据
(一)基于《课标》要求
《课标》明确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做了相关规定,是一线历史教师实施教学的根本依据。《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3课时,课标相应要求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晴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根据课标要求,对应教材中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内容可知,对以上三个历史事件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立意的基点,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内忧外患(本课为“八国联军侵华”)、救亡图存(本课为“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两条主线都汇聚于民族命运(民族危亡)这一主题。
(二)紧扣教材内容
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前三目讲述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三大历史事件,“民族危机的加深”讲述了列强侵华的影响。与部编版初中教材相比,本课正文部分有三处增补:一是“东南互保”事件;二是《辛丑条约》增加了“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一条款;三是增加《辛丑条约》具体条款对中国社会危害的表述。从内容来看,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只是知识容量更大、概括性更强,也更贴近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研读教材,笔者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的中心:在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影响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所做努力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审视中华民族命运。
(三)贴近学生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确立教学立意离不开学情分析。在知识容量和素养要求方面,高一学生明显要高于初中生;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戊戌变法》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学习,已知道康有为“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等事件;在学科素养方面,《课标》对初中生要求不高,高中生学习历史则需要在知道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在特定历史时空下,采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对教材中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进行合理解释,进而形成历史认识和价值判断。因此,本课的教学立意应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而不拘泥于历史知识和能力。
(四)体现时代特征
因所处时代不同,人们对同一历史的认识会有所差异。我们学习历史不能止步于探寻历史真相,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和面向未来。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下问题: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今天的我们为何要学习这段历史?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课对现实有何意义?当下,我国各族人民正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回望19世纪末的中国,彼时的仁人志士所做出的抗争与探索,如何推动历史进步,又具有怎样的时代局限?由此得出本课教学立意应聚焦民族命运的主题,通过还原历史,探寻民族命运起伏的原因,总结出历史经验、教训,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教学立意的构思,除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还要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
依据上述四个方面,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甲午战后,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广大人民奋起反抗。然而,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努力并未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与此相反,中国社会不断沉沦,直至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命运何以至此?教学聚焦民族命运,从这时期清政府内外政策的角度,审视“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应对时局的变化,成为民族复兴道路的桎梏,推翻清王朝是挽救民族危机的必经之路,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达成教学立意的路径
(一)凝练主题,突出学科特性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历史学科本质不仅在于客观记录和科学解释过去,更在于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为现实和未来提供借鉴。纵观本课内容,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辛丑条约》的签署,在短短的六年间,国家蒙辱,民族遭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维新运动风起云涌却是昙花一现,义和团运动奋起反抗更是招致列强疯狂报复。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命运堪忧的关键问题何在?执政的清政府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根据之前的教学立意,笔者将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政府决策与民族命运——从清政府决策细节看《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三大事件中,清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决策失误加剧了民族危机。最终,笔者确定本课教学内容为:变法与守旧——戊戌维新运动;剿灭与招抚——义和团运动;主和与主战——八国联军侵华。
(二)明确目标,聚焦学科素养
根据本课教学立意,笔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突出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四大核心素养,重点聚焦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大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历史地图和历史时间轴,理解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2.通过史料研读,分析清政府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所做的决策带来的影响,进而理解以上事件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3.通过史料研读,分析维新志士和义和团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增强对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和顽强斗争精神的认同。
(三)整合教材,指向学习目标
当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立意确定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学习目标,整合教材内容,大胆取舍,服务于学习目标。本课教材共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四目内容,笔者认为“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可以将两者合并为一目。如此一来,教学内容可浓缩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确定一个中心任务。
1.导入新课。播放2021年中美高层对话短视频,提出“辛丑年之问”:2021年中国外交义正辞严,而120年前,清政府外交卑躬屈膝,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聚焦政府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密切关系,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环节一:变法与守旧——戊戌维新运动
任务一:从清政府转变变法态度,认识变法的性质、意义和局限。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戊戌变法被废除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在封建王朝之下,资产阶级改革道路是行不通的。
3.环节二:剿灭与招抚——义和团运动
任务二:从清政府剿抚政策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局限。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史料,分析清政府确定招抚政策的原因,再次揭露清王朝的反动本质。另通过对义和团文告的探究,让学生形成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贡献、局限的认识,并进一步认同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的精神。
4.环节三:主和与主战——八国联军侵华
任务三:从清政府主动宣战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
[设计意图]围绕清政府宣战问题,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培养历史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5.任务四:从《辛丑条约》的内容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设计意图]通过对《辛丑条约》内容危害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清政府完全沦为统治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原因。
(四)精选史料,巧设学习情境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历史无法真实重现,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困难所在,但我们可以设计跨越时空、引发思想共鸣的学习情境。精选史料,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历史现场感,是达成教学立意的重要路径。笔者通过引用史料再现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情境。
1.问题探究一:从下列义和团的揭帖中,你能得两段关于义和团的哪些信息?
材料:义和团揭帖(节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
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尽萧然。
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摘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义和团文告的探究,让学生形成对义和团的性质、贡献、局限的认识,并形成对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斗争精神的认同。
2.问题探究二:慈禧太后为何敢对各国宣战?如果慈禧不宣战,战争会发生吗,为什么?
材料一 直隶总督裕禄在(1900年)六月十五的奏折中说:“现在中国兵力、饷力,即一国尚不可与敌,况以中国而敌八国之兵,其势万难与争衡,断无失和之理。”
材料二 (六月)十六日起,慈禧连续四天召开御前这次会议,出乎人们意外地决定对各国宣战。……除了她(慈禧太后)对局势失控,“剿抚两难”以外,各国不支持她废除光绪皇帝引起她很大不满是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误传列强要“勒令皇太后歸政”,触动了慈禧的最痛处,造成她匆匆忙忙宣布对外开战。
——均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设计意图]围绕清政府宣战问题的讨论与决策,通过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培养历史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立意应突出素养立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历史教材、学生特点以及时代特征确立教学立意并通过凝练教学主题、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等路径,将教学立意落实到教学中。深刻的教学立意,离不开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历史阅读与积累,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观察与思考。高中历史教师应坚持史学研究,高度关注时政热点,并将所见所闻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着力提升教学立意的深度和广度。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