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有章法 创新有成就

2024-05-25 11:07杨妤婕
曲艺 2024年5期
关键词:河南坠子坠子曲艺团

杨妤婕

陈梅生,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河南坠子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河南处于中国的中间位置,是东、南、西、北各地来往交流的必经之地,有更多的机会接纳四面八方的文化。因而,包容性就成为中原文化的突出特点。河南坠子,顾名思义,是河南本土的民间说唱形式。从古至今,它一直是河南最有代表性、基础最丰厚、影响最深远的传统艺术之一。

河南坠子充分发挥中原文化赋予它的包容性和吸纳能力,吸收大量姊妹艺术的语汇,丰富自己,与时俱进,从而使发源于河南的河南坠子,很快流传于全国很多地区,深受观众欢迎。

说到河南坠子,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名家,那就是河南坠子中路坠子的代表人物刘宗琴先生,刘先生就是陈梅生的授业恩师。

刘宗琴先生生于1928年,是河南登封人,12岁拜老艺人刘魁为师,主要学习的是长篇曲目。新中国成立后,刘老师加入河南省曲艺队,也就是省曲艺团的前身。她的嗓音宽厚苍劲,演唱豪放雄壮,善于说唱金戈铁马、英雄豪杰的故事,她的代表作有长篇书《杨家将》《大红袍》以及短段《李逵夺鱼》《武松打虎》《威震敌胆》等。

刘宗琴先生晚年,也就是1986年,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建立,刘老师是第一批应邀任教的教师,陈梅生是长篇书专业的首届学生,她们的师徒情缘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陈梅生跟随刘老师学习了《杨家将》等她的代表曲目,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她日后自己创作节目打下了基础。在学校跟随老师学的《杨家将》片段《砸御匾》,还是陈梅生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作品。

陈梅生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进入河南省曲艺团,一直演唱河南坠子短段,但是跟随老师学习大书却从来没有间断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恩师仙逝之后,她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老师的大书技艺不能丢,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有责任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坠子大书有说有唱,一部书中说白部分占了很大比例。刘老师的说白独具特色,叙事时清晰明确,绘声绘色。进入人物时精准传神,栩栩如生。陈梅生当年跟随老师学艺,话白上深得老师的教诲,于是她就萌生了把大书的说白技艺融入短段中的创作设想。

这种艺术尝试是从新编历史题材作品《盗仙草》开始的。作为初次尝试,只设计了很短的几句,是在白娘子和南极仙翁碰面时两个人物之间的一问一答:

南极仙翁,眼望着白娘子轻轻叹气:白素贞,你与那许仙一人一妖总难长久,即便你救活他的性命,怕也是难偕白首,他日还有塌天大祸。依我相劝,你不如就此转回峨眉,静心清修,得道成仙,也不枉你千年修炼之功。

哎呀仙翁啊,我对许郎一片痴心,情深义重,此番救活许郎,就算再做一日的夫妻,也好过深山孤岭、寂寞苦修。纵然日后有千难万苦,我情愿一身承担,绝不后悔。

啊?情愿承担?

情愿承担!

绝不后悔?

绝不后悔!

仙翁仁慈悲悯,语重心长;白蛇柔中有刚,意志坚定。陈梅生运用了豫剧念白的韵味,利用高超的声音变化技巧,使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盗仙草》一经推出即大获好评,尤其其中的话白引人注目。陈梅生的探索初步成功。

《盗仙草》话白的成功使陈梅生兴奋,更使她坚定了信心,她紧接着就投入了《寇准罢宴》的创作中。她明确要求作者加强话白的成分,并且提出要有“真正的话白”,不仅仅如《盗仙草》一样只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她要在这个短篇节目中,充分表现坠子大书的白口,不单要表现演员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表现话白对于节目的作用。于是在《寇准罢宴》中,从乳娘出场,到回忆当年,再到展示“课子图”苦心劝谏,最后是寇准幡然悔悟,整个节目的重心全部由话白完成。这里既有场景的描绘,又有问答对话,也有对“课子图”画面的叙述,更有人物的心理刻画。这一大段话白,不仅准确地塑造了人物,推动了情节,而且成为整个故事的转折点。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陈梅生推出了河南坠子《红船故事》,在这个节目开始文本创作之前,她明确地向作者提出,要加大话白的篇幅,进一步把坠子大书的作用和技巧发挥和展示得更加充分。于是,以说为主的一个新作品文本创作出来,《红船故事》用话白交代时代背景、故事进程,尤其是共产党员在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开会时突遇密探闯入,随即决定由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最后在游船上一大会议圆满成功这个曲折的故事主体部分,全部由说书完成。在故事最紧张激烈的桥段,即会议进行过程中密探突然闯入,陈梅生再一次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塑造了沉着冷静的王会悟和阴险狡猾的密探的形象。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她的语气随着情节的发展时而悠闲安逸,时而紧张急促,以声音的塑造将故事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坠子大书话白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赞赋。赞赋是传统大书包括北方的评书、西河大书、坠子大书,南方的评话、弹词以及各地方言评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好用的技术手段。人物赞不仅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展示演员功力,调动观众情绪,在剧场演出中,精彩的赞赋往往会把全场气氛推向高潮。但是在长篇大书逐渐弱化的同时,表演短篇节目的演员们似乎忽略了赞赋的作用,因而这一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北方鼓曲舞台上几近消失。陈梅生多年受刘宗琴先生的艺术熏陶,对赞赋很有感情,于是在新作品《红军过苗寨》中,大胆地选择了人物赞:

好一位威武的将军!但见他:

身材高,肩膀宽,

眼如星,眉似剑。

灰军装,身上穿,

打起绑腿真矫健。

八角帽,红星闪,

精神抖擞好威严。

将军率队过苗寨,

留下英名世代传。

她语调铿锵,节奏鲜明,感情充沛,生动地塑造了红军将领张云逸的英武形象,成功地将赞赋引入短篇鼓曲。

作为30多年刻苦钻研河南坠子的成熟艺术家,陈梅生尊崇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她深知艺术要弘扬,就必须要有创新,她曾说“只要我们唱的是河南坠子,一切新形势都可以尝试”。这个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理念,使她忠实繼承,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于是她在最新节目,也就是正在进行唱腔设计的河南坠子《绣红旗》中,不仅运用了歌剧、陕北民歌的音乐元素,而且别出心裁,将话白设计成“旁白”形式。因为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做底气,有成功的作品为基础,所以她对这个新尝试充满信心。那么,就让我们同样充满信心地期待,期盼陈梅生再一次为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一直以来,她以忠实的继承、严谨的探索、成功的实践,特别是由衷的热爱和无悔的坚守,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她和她的作品充满期待。

(作者:天津市曲艺团一级编剧)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河南坠子坠子曲艺团
对群众文化馆馆办团队的思考
新媒体视野下河南坠子说唱艺术的传播路径研究
南宋霞帔坠子研究
河南坠子在高校传承发展探研
马三立为什么“饭醉”
梳理·调查·建议
混泥土是怎样工作的?
河南濒危曲种的曲目现状及审美价值
粤曲的历史及我区粤曲(私伙局)的发展
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