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如何在数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研究汉隶结字规则。通过利用数智技术,特别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匹配数智技术模型去解析东汉碑刻的结字规则,揭示其背后的结构规律及演变特点,為书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还对数字化技术,尤其是数智技术,对汉隶书法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影响进行探讨,为汉隶书法的教育、传承和创新提供科技支持。旨在通过对汉隶书法的学术研究,为书法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和教育提供新途径,展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统艺术的新可能性。
关键词:数智时代;结字规则;汉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篆隶之变中汉字构形系统发展的审美变化研究”(NDYB2021-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人工智能(AI)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汉隶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数智时代不仅为汉隶书法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还促进了书法教育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本文旨在探讨数智技术对汉隶书法结字规则的深度解析及其演变,探索汉隶书法在数智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
尽管AI在图像识别、模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已初步体现在汉隶书法研究中,但对于如何深度利用数智技术重新解析和定义汉隶的结字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对当代书法教育和创作的意义,仍未充分探讨。此外,《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利用数字技术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这为汉隶书法的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政策背景和支持。
通过应用数智技术,对汉隶书法进行深度解析,重点在于使用人工智能特别是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的优势,深入分析汉隶书法的结字规则。研究中,将通过数智技术分析汉隶字形的变化,并对汉隶字形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汉隶书法结字规则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数智技术对汉隶书法研究方法和路径的影响。
研究设计采用数智技术深度解析汉隶书法的结字规则,旨在探索其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及其对学术研究、数字化传播和教育的贡献,从而丰富对汉隶书法艺术特性的理解,并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统艺术的新途径。
一、数智时代的定义及其对书法研究领域的影响
数智时代是指以数字技术和智能化为标志,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和主要驱动力的新时代。数智技术是指那些支撑数智时代发展的关键技术,可以提供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以及智能化决策和操作。这些技术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为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动力。
在书法研究领域,数智技术的引入不仅为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也极大地拓宽了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应用空间。数智技术在书法研究中应用包括方方面面,如数字化存储与文献管理、书法创作辅助、书法艺术分析与研究、教学与传播、保护与传承等。数智技术的应用为书法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精确度,也为书法艺术的创新、传播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未来数智技术将在书法艺术的数字化传承、智能创作、深度分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智技术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的优势对书法研究意义重大。数智技术中的图像处理是一系列运用数字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修改的技术和方法。它涉及从基本的图像数据捕获到复杂的图像分析、理解和重构的全过程。在书法研究等领域,图像处理技术尤其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对书法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新的理解方式。图像处理技术在书法研究中的应用集中在图像数字化与存储、特征提取、风格分析与识别、图像增强与修复、图像合成与重构等方面。数智技术中的模式识别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来自动识别和分类数据模式的过程。这些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复杂数据,从中发现规律和特征,用于识别对象、场景、语言、行为等。在书法研究领域,模式识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有用,主要表现在书法作品的自动分类和鉴别、书法风格和流派的分析、书法教育和学习的辅助工具、数字化书法创新等方面。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在书法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书法艺术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也为书法教育、创作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视角。随着数智技术的持续进步,图像处理技术在书法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预计会有更多创新应用和研究成果出现。
二、数智技术在汉隶结字研究中的应用
数智技术在汉隶结字规则研究中的应用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令人期待的新视野和可能性。汉隶,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独特的结字规则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是理解古代汉字演变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处理等数智技术的发展,其在汉隶特征提取、训练模型识别和造字方面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并提取汉隶字形的特征,如笔画类型、结构组合等,可以为分析结字规则提供更精确、高效的数据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训练模型,以自动区分和归类不同的汉隶字形特征,加速结字规则的识别和总结过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东汉碑刻隶书的结字规则,并通过大量数据学习其笔画特征和结字规律,揭示其背后的美学和文化逻辑。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识别不同的东汉碑刻隶书作品,可以分析其结字规则的共性与个性。
三、东汉碑刻隶书结字规则
(一)东汉碑刻隶书结字规则的已有研究基础
中国书法家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结字规则,如卫夫人、王羲之、蔡邕等在书论中皆有谈及。“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中国哲学强调阴阳平衡,如太极图展现之阴阳共生。在蔡邕的隶书中,他将这一书学理论体现得淋漓尽致,打破了均分和对称,呈现出阴阳的变化,如黑白、长短、大小、疏密等,既对立矛盾又和谐共存。现代的书法研究也蓬勃发展,2022年书法已经正式成为一级学科。相关的书法正体文字形态的演变和隶变研究也有新的突破[2]。对比古时候用文学性的比喻象征式描写,现在的书法研究更加注重具象化、科学化分析[3]。汉代碑刻隶书结字规则散见于书法论文、著作中,没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从隶变角度对东汉隶书的结字规则进行了分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从布白、长短节奏、脉络、块面等方面对东汉碑刻的隶书结字进行探讨。
(二)当前东汉碑刻隶书整理研究应用数智技术的必要性
当前学术界以文字资料为研究主导,对图像资料有待深入研究。近年来,考古发现了大量书法历史图像资料,丰富了书法研究视野,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理论观点。随着大量图像资料的出土,其规模庞杂,处理和分析变得复杂。在处理众多东汉碑刻隶书的经典案例时,仅依赖人工的方式进行整理和研究显得尤为困难。而借助数智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高效的归类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这种技术的应用为图像资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前景可期的机遇。
(三)东汉碑刻隶书结字规则匹配数智技术
数智技术的运用旨在以图像资料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历史书法理论,探索书法形式演变的内在规律。在当代科技与考古成就的支持下,前所未有的研究契机得以出现,为书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针对隶书结字规则的研究,应积极探索与相应的数智技术模型相匹配的方法和工具。这包括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以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式对隶书结字规则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深入挖掘其内在规律和特征。通过结合数智技术,可以提高研究效率,拓展研究深度,并为书法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四)针对结字规则匹配相应的数智技术模型
中国书法艺术深深植根于其独特的美学原则和哲学思考中,特别是在布白、长短节奏、脉络结字以及块面关系这四个方面。
布白观念不仅注重笔画之间的空白,还关注文字部首之间及文字之间的空白是否适宜。正如老子所述:“当其无,有室之用。”书法亦然,笔画两侧的空白至关重要。在汉碑的隶书中,合体字的部分之间很少有交叉关系,各部分通常有自己的明确区域,中间的空白形状也经过精心考虑。中国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法则即为“计白当黑”,或者说“知白守黑”。老子也提及:“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计白当黑”意味着将笔画外的空白空间像黑色笔画一样精心布置和安排。这要求书法家不仅需要掌握线条运动的技能,还需要具备切割空间的辨别眼光,利用空白与不同形状的黑色线条运动之间的辩证统一,以达到虚实相生、知白守黑的效果。深度学习算法,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成對抗网络(GAN),可以用于模拟书家如何利用这些空间来增强作品的美感。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并生成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布白模式,我们可以探索布白在不同书法作品和在东汉碑刻中的变化规律。这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还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法美学中布白的重要性。
长短节奏在书法中是指笔画的长度变化,它影响着字体的整体节奏和美感。长短节奏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加字体的生动性和艺术感,使字体更加生动自然。在书写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笔画的长度,使其在整体布局中形成丰富的变化,从而营造出韵律感和动态美。通过对长短节奏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展现出更高的书法境界。在书法艺术中,节奏可以表现在行与行之间、一行之内,也可以表现在一字之内的笔画长短节奏上。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书法作品中的笔画长度、速度和方向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不同书法家和书法风格中长短节奏的规律。利用这些发现,可以开发出智能书写工具,不仅能模拟特定书法风格的节奏感,还能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调整笔画的长短,以适应不同的书写需求和美学偏好。
脉络结字观念在东汉碑刻隶书中非常重要。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从叶子的叶脉、人体的经络,到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旋臂,无不展现出脉络的存在。汉字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脉络结构。在先前的布白和长短节奏中,我们强调了对比关系。而如何将这些对立的矛盾统一起来呢?这就是脉络所要解决的问题。脉络在文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类似于项链上的丝线,将不同的宝石串连在一起。点画和块面的对比通过“用反”思维被拉开,而布白和脉络致力于创造整体统一的和谐。一个字如同一个集体,其中的每个部分各具特色,但在整体中却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组织。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研究书法作品中点画和块面如何通过脉络结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书法中隐藏的结构模式,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复杂的书写技巧,并为设计自动生成书法作品的算法提供理论基础。
块面关系对书法作品的视觉效果有重要影响。书法部件的组合和笔画的密集程度,形成不同的块面,进而影响作品的整体视觉平衡和美感。块面是由汉字笔画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面积的空间单位。在书法艺术中,块面不仅体现在单个汉字的内部结构,更通过笔画的排布和组合,在视觉上形成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这些视觉效果在艺术表现上形成了所谓的“黑、白、灰”三大面,即通过笔画的密集程度形成视觉对比和空间感。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并分析书法作品中的块面大小、形状、密度和分布,从而研究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创建视觉上的吸引力。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传统书法作品的构成原理,还可以指导现代书法作品和书法字体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优化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
四、结语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汉隶书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了科技在传统艺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数智技术在传统艺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汉隶书法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预期将有更多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先进技术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评价,进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4-01-09].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gfxwj/202012/t20201204_906313.html.
[2]牛子.书法正体文字形态之沿革[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3]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
作者简介:
唐倩,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书法与文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