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隶书是主要书法艺术的形态存在,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起源于战国时期,兴盛、发展、成熟于东汉时期。汉隶不仅是富含价值的宝卷,还充分体现出人类的思想及精神品质。笔者从艺术形态的角度出发,分析汉代书法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进而说说隶书时期的作品与篆书时期的作品存在的变化。
关键词: 汉隶 艺术审美 隶书
隶书作为主要书法艺术的形态存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兴盛、发展、成熟于东汉时期。隶书起源于战国,孕育于秦国,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西汉中期至东汉,隶书逐渐完美,尤其东汉,涌现出大量技艺精湛、风格鲜明的优秀碑刻,从而使隶书逐渐发展为正规而富于艺术性的书体。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隶书的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浪的、一横一捺都像拖着长尾巴的文字。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至今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
讨论汉代书法,必须掌握两个侧重。一是时代。在西汉、东汉两大阶段中,东汉中后期的存世作品多,而西汉甚少。因此,笼统地说,汉代并不足以显示这种前疏后密的变化和区别。二是隶书体式。汉代当然主要是隶书,但隶书并不只限于汉代,过去人们认为汉隶上承秦篆,而事实上隶书在秦代就有了。
隶书时期的作品和篆书时期的作品相比,有哪些变化?第一,结构由长走向扁。第二,圆润笔道变成了方折笔道。这种所谓的方笔,在一些风格出众的作品里表现得十分明显。第三,有粗细变化。粗细变化只是现象,但它意味着人的生命运动形式逐渐地投射到书法中去,在书法作品里表现出来了。在隶书作品里,我们发现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解脱、释放、自由的趣味,开始从拘谨中走出来。所以,把隶书由长写成扁,本身就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东汉的隶书,厚重,朴拙,高古,表现为气势浑厚,俊秀清逸,气势壮美。如《曹全碑》秀丽,体现出一种柔性美,柔顺如妙龄少女,美如婵娟;《张迁碑》如力士金刚,方笔,从篆书的圆笔走向隶书的方笔,此碑是最典型的,它表现出力量型的刚性美;《石门颂》摩崖石刻,风格遒劲、自由、放纵;《礼器碑》典雅、端庄、瘦劲,是另一种方笔形态。
今天就以《曹全碑》为例。《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10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碑石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書,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第一列1行,第二列26行,第三列5行,第四列17行,第五列4行。《曹全碑》用笔方圆兼备,清丽婉畅。此拓本保存原字较多,完整如新,最适合初学隶书者临摹。清万经评此碑:“秀美流动,不束缚,不驰骋,洵神品也。”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曹全碑》可谓是历代名家所争相追逐的精品。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如油脂,碑面无任何装饰,碑体上部雕刻画像,与下部碑文存在明显的分界。书体是用隶书写成,用笔丰富多姿,生机勃勃,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扁平舒畅,收放自如,笔断意连,上紧下松。整篇章法布局整齐,动态飘逸,舒展奔放,含蓄稳健,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从而使章法显得雍容大度。《曹全碑》的秀丽端庄,平和简静,与其他汉碑的敦厚古朴、端庄遒劲、质朴雄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收放自如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因此成为此碑成熟的标志。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它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艺术的特征,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浪情恣肆的狂放,抑或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都已浸透在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点线形式,我们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千年书法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所以,认识是继承的前提,只有这样,书法的美才是更接近生命本真的美。
(作者简介:何丽,女,本科,甘肃省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