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陆俨少作为20世纪山水画代表的杰出画家,在传统经验的传承、时代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他的绘畫风格和思想面貌得到广泛流传。寓居重庆时期,陆俨少受到时代文化、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生活体验的影响,对其后期山水画风格面貌、绘画语言、审美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陆俨少巴蜀时期在传统技法、诗意画、峡江图式表现的巴蜀面貌作品,窥探其绘画风格的成因,由此凸显地域性山水画在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发展当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陆俨少;巴蜀面貌;诗意画山水;峡江图式
一、传统技法表现下的巴蜀面貌
20世纪依然存在许多古典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画家,但像陆俨少一样,有深厚的诗文修养和丰富的传统技法经验的画家却并不多见。陆俨少二十岁时,王同愈便将王石谷、王原祁、王烟客的真迹借给他临摹学习。1935年5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上,有故宫或私人收藏的历代名家作品。陆俨少到场择取一百余幅优秀作品,朝夕到场观看,利用极高的悟性和超人的记忆力优势,细心揣摩,将神气、布局、运笔、渲染等技法默记烂熟于心。陆俨少自比“贫儿暴富”,因此他常说自己的传统经验都是“看”来的。这些“看”来的经验无疑为陆俨少学习山水画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基础,也体现出他自身的性灵。
陆俨少古代巴蜀时期绘画常以王石谷、唐寅、王蒙、董其昌、倪瓒、沈周、陈洪绶等人笔意进行艺术实践创作,这一点从他的《拟古册》等画作的绘画面貌及题跋中得到了印证。重庆地处川东褶皱地带,地形区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多样。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以“山城”闻名,又有“雾都”之称。地形大势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逐级而下。这种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形使重庆产生河谷效应,并影响着江河流向,利于东西水上交通。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坝约占十分之一,多分布在长江、嘉陵江两岸。而陆俨少寓居于重庆嘉陵江岸边的刘家花园。他生存于巴蜀这一特殊地域,个人的生命体验、历史认同、地方归属感在画面中也会不自觉地呈现。基于这两点因素,陆俨少时常以传统技法表现巴蜀山水面貌,如《山水册之一》(图1)中题跋:“向见陈老莲有此法,嗣游重庆南泉,山石荦确遂如旧历,可知古人必有所本。”[1]陆俨少以自身为视点,采用俯瞰式构图,章法偏重于写实,忠于实际,舍弃全景呈现,而对近处的树木、山体、云朵进行重点描写,用笔工致细腻,独具形式美感。
这与陆俨少不欲蹈袭前人,自有想法,主张“为学当‘转益多师是我师,集众家之长而加以化,化为自己的东西”的创作理念相一致[2]。在艺术实践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寓居巴蜀时,表现巴蜀地域面貌的山水画,擅用柔隽的长线条,赋色多为浅绛,以较干且细密的点线交织来表现秋景的疏落,笔墨清雅隽永,品位颇高,显示出不凡的才能及独立的个性。如1942年的《家住高山流水间》和20世纪40年代左右的《净墨山水》(图2),都是他在“四王”、石涛等古人风格中寻求变异的范例。画面布局疏简,用笔长线大点,用墨柔润,山势虽有脉络,但前后景无重点主题,墨色、皴法均显稚嫩,画面更少雄厚之气。它们反映出陆俨少在汲取经典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试图有所超越,可以视为陆俨少艺术创作寻求创新的关键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其早期前后景不分墨色层次的现象才得到改变。
总体来说,自古大家无不在传统的基础上,看山看水,做到“外师造化”,然后有所取舍,加入自己的想法,达到“中得心源”[3]。寓居巴蜀时期的人生经历是陆俨少艺术生涯中最为关键的几年。在这里,他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体悟用笔的特征规律,在艺术上寻求创新,力求突破。
二、诗意画山水表现的巴蜀面貌
陆俨少自度禀赋刚直,无婉约之境,好读古文和诗词,咀嚼涵泳,拾其精英,移之于画,并辄题数行,二者互相发明,寄托遥深,成为有血有肉的组成部分,增加了画面的形式美,使览者心驰画外。陆俨少寓居巴蜀时喜以杜甫、李商隐、苏轼、贾岛等人诗句或自己赋诗作画,也时常以杜甫、李商隐、自己的诗词为内容创作巴蜀面貌的诗意画。
1942年,陆俨少登峨眉绝顶,时当冬月之交而骄阳丽天,雪霜未至,佛光、云海二妙毕呈。陆俨少因以赋诗,描述登峨眉绝顶时的情境,且在画中以写实的手法,参酌古人笔意,表现峨眉山蹬道蜿蜒曲折、草木葱笼、江河宽阔、水天相接、宇内诸山峨眉最高的景象。“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唐代诗人钱起道出了青城山布满流云飞瀑、古树奇葩、翠峰幽谷、岩壑溶洞的景象[4]。这一景象陆俨少早在1944年所作的《极妙参神册之六》中就已展现,“自青城上清宫,望赵公山色,岚翠千层,白云往来,飕风飘忽,意其仙灵之会也”。陆俨少以其敏锐的艺术观察力以及优美的文辞揭示了自然之美,呈现出青城山葱茏、幽静的独特意境,有如一块纯洁的碧玉,一年四季笼罩着幽幽翠色。1944年陆俨少寓居于重庆大江南岸,戏写玉溪生“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诗意山水画,即《极妙参神册之七》,表现了李商隐眼前夜雨涨秋池的巴蜀环境,并将孤寂的李商隐欲与妻子来日重逢谈心的愿望在画面中实现。
陆俨少曾在自叙中说:“我逃难到四川,只带了一部杜集,闲时讽咏,其中在夔州篇什,描写峡江景物,与我眼前所亲自看到的景物相同,使我得到启发。我好杜诗,更爱蜀中景物,二者天下无双,堪相匹配,遂多画杜陵诗意图。前后计有十余册,每册自八幅至二十幅不等。”[5]杜甫诗意画是陆俨少作品的重要题材,无论大幅、小件,在他的各类作品集中均有不少。杜甫在巴蜀时期的诗歌,既有对巴蜀自然风光的刻画,又有对巴蜀人文景观的表现。且大都两句一联,一般情况下一句一物,或一句一景,一联则含有两种情景或两种景象。在咀嚼涵咏时,每个景象特定的情感色彩和意蕴,在时空交融的表达中呈现出特有的意境。从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画所表现的巴蜀面貌及其题跋中,能够看出他是取诗中一联,充分领悟诗意,描绘由两种情景联缀而成的画面。将这种特定的描述通过笔墨再创造地展现出来,转化成可视的画面,由诗而成画。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后暂住四川夔州,购四十余亩果园,辛勤劳作,迎来创作高峰期,成诗四百余篇。其中《园》一诗,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诗中他表达了为躲避城市的喧嚣,摇船向果园时,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的景象,抒发了果园给他八年旅蜀生活后的安定感。陆俨少在1939年所做的《拟古册之二》(图3)中便摘取《园》中颔联“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拟文征明笔意,描绘了杜甫泛舟向果园的情境。陆俨少避难入蜀,谋得在兵工厂所属的农场任事务员,公余习书作画,何尝不是此种心态?
陆俨少出蜀后,于1950年将自己在蜀经历及感悟与杜甫诗词意境结合,完成《杜陵秋兴诗意图》,作为峡江羁旅几年的生活总结。该作品共分八段,在创作时陆俨少采用游江式的手卷形式,与他乘筏东归、游览三峡景色的特殊赏景习惯颇为吻合。画卷上的山体挺拔峻峭,树木浓郁苍翠,画中往往有急流险滩、逆水舟楫、流云飞瀑,画风缜密隽秀、灵动雄浑,用一种抒情意味的图案表现阔大而宁静的山水境界。这种画风是陆俨少深厚的传统功底和抗战时期入川八年所见所闻的总结,是寓居巴蜀期间时时吟诵杜诗,从杜诗中汲取营养,并将杜诗意境和三峡之行完美融合,也是对以往绘画生涯的总结。娴熟而深厚的师故仿古功底,在略带图案化的工致中添加灵动的抒情写意新风,是陆俨少首次从传统中变法催生新意,也是他这一时期风格萌发的关键。
古人有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画呈诗,需要将诗歌所记述的意象转换成更为直观的图像,这就要求理解诗歌含义,领悟要旨,摘取其中精彩部分,用笔墨再创造出诗的意境,不失其旨地将处于两个不同时空的景象转化到一个画面。这绝非易事。詩意画考验了陆俨少的传统修养和综合能力,历练了陆俨少作画奇思妙想、变化多端的构思与意境章法的生发。诗文意境对陆俨少不同时期的画风都有着滋养的作用。
三、峡江图式表现的巴蜀面貌
水是山水画的“血脉”。自然界中的水形态万千,千姿百态。陆俨少巴蜀时期寓居于嘉陵江南岸,1943年上班余暇,常至江滩散步,对水势有一定的体察。徐锦江曾说:“他不仅擅长奔涌的激流,亦善作开阔平缓之水。”[6]
陆俨少所表现的巴蜀峡江开阔平缓之水,可追溯到1944年所作的《极妙参神册之四》(图4),该画题跋中写道:“到面南风日日晴,卷帘江槛对虚明。百年气象波澜阔,万里关山梦未成。”[7]在画中陆俨少用“网巾水”画法表现平缓开阔的江水。元代赵孟頫的《洞庭东山图》就承众家风格而另参己意,作长波细浪状的“网巾水”,用笔纤细、疏松,且将整个画面铺满,营造出汪洋弥漫的视觉效果。而陆俨少则在此基础上不拘泥于此类勾法,演变出不太规则的画法,用笔化质实为虚灵,表现了“江海无风亦无波”的景象。
同年所作的《江涛万古峡》(图5)则用“之”字纹、“网巾水”,漩涡以浅色为波峰、深色为波谷,白色为浪花,表现激浪拍岸,漩涡湍急,充满动势。山石则以王蒙的笔法画长江三峡一段路上的水成岩。它们的产生无不源于陆俨少在蜀的生活感受和个人掌握的传统笔墨基础[8]。在江水中,一舟在舟子的齐心协力下奋勇向前。此图以俯瞰视角入笔,令人有下临千尺之惊叹。画面设色明暗呼应,笔墨皴擦淋漓,右侧崖壁与左侧江水,一动一静,一简一繁,一粗一细,险绝之势顿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幅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陆氏流水画法的魅力。此时的画水法,线条流动而细密,而到了其成熟期,则演化为留白与密线结合,以破江水之平,更添一种奔涌、浩淼的气势。
1946年春天,陆俨少携家眷由巴渝冒险乘筏回南翔。在长江三峡上漂流,游历长江沿岸风景。千里江陵,山川万状,历经险滩、激流,其间备尝艰辛。“师造化”的思想情感得以累积,激发了陆俨少的创新意识。东归后,他便喜好表现长江三峡或杜甫诗意等特定内容。尽管巴蜀期间的这些作品不能代表他的艺术高度,但这次经历给他的绘画面貌带来重大的改变,在思想或笔墨上为其巅峰期的艺术创作做足了铺垫。陆俨少曾说:“这次坐木筏,在我一生创作上,是值得纪念的一次。所以回来以后,直到于今,我常常画峡江图,前后不下数百幅。也因有了三峡看水的生活体验,用勾线办法创造出峡江险水的独特风格,只行海内,为他家所无。从而得出结论,画山水必须到山水中去。”[9]绘画艺术是形象思维,一定要依附于形象;要说明一个特定的形象,为形象服务,就得到真山水中去观察体验,使笔墨服务于形象。陆俨少在体验真山水的基础上,熟练和巧妙地运用笔墨技法,使其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
1946年从峡江归来后,陆俨少在槎北万安草堂作扇面《巴船出峡图》。其江流采用“之”字纹,元代盛懋《三峡瞿塘图》中就采用这种方式表现江水从两峡中间奔流而出。在《巴船出峡图》中,陆俨少不仅在题材上尝试新的内容,更在布局上刻意经营别致的视角,表现江流从上、右两个方向灌注而下,几乎与水平线垂直。水势喷薄而来,直入胸怀,线条远处密集,近处疏朗,并富有长短变化。用笔曲线连绵,气脉贯畅。近景的山石以董巨的披麻皴勾勒出高峻的山势,以汁绿或墨色的胡椒点点出山顶杂草。四棵挺立的松树依然为四面出针的金钱松,用笔纤细劲挺,墨色浓重,枝干用笔粗壮,墨色较淡。两棵楝树,一浓一淡,一高一低,树干着色皆为赭色,仿佛在峡江疾风的激荡下呼呼作响。漩涡、浪花与1944年所作的《江涛万古峡》中的用笔极为相似。水波回环起伏,在江水中依然有一舟在舟子的齐心协力下奋勇向前。这一切都在预示着一代画家求新、求变不凡的气势。可以看到陆氏在传统与创新问题上思索的屐痕[10]。
陆俨少巴蜀题材的山水画,以峡江云水为大宗,仅三峡图就画过上百幅。这与他居蜀八载,耳濡目染,读诗观景,注重积累的品质密不可分。此外,他重视山水特点及画法的变化,正如他所坚持的:“画山水当得其精神面貌,所谓典型是也……”他用峡江图式表现的巴蜀面貌正是他跋涉峡江险水,得知水性而图之,虽历险水而穷极胜览,冠绝平生。足见陆俨少的云水的表现方式依附于他对峡江的客观物象及水文特征的观察体验,创造出独特的“勾云勾水”表现技法,服务于特定的峡江风貌。陆俨少乘筏东归的经历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他在熟练和巧妙地运用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极具欣赏价值的峡江图式,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三峡画家”。
四、结语
陆俨少云水画创作的表现方式有赖于平时的素材积累,更得益于寓居巴蜀期间对巴蜀物象特征不断深入的观察与思考,继而在心中酝酿,化到创作里去。倘若陆俨少没有寓居巴蜀、时平出峡的经历,就不会有独树古今的“勾云勾水”画法和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的艺术风貌。游历巴蜀的经历使他在万汇纷纶中,拥有取之不尽的表现方法。陆俨少的云水法是中国近现代山水画中传承与创新的典范,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俨少.陆俨少画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6.
[2][3][5]陆俨少.陆俨少自叙[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36,34,77.
[4]《青城山志》编修委员会.青城山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4:10.
[6][10]徐锦江.陆俨少词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9,7.
[7]郎绍君.陆俨少全集:绘画卷[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33.
[8]沈明权.中国画家名师课徒画稿:陆俨少石、云水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4.
[9]陆俨少.山水画的变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24.
作者简介:
刘列凤,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与书法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