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建课

2024-05-23 08:39:12李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5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育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碰撞优化了教学的推进形式。智慧课堂的应用,既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宽松、愉悦,赋予学生一系列的感官刺激,又能促使学生焕发学习兴趣,形成一种理想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展开探究学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展开创造性变革,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开拓应用,将新型教育技术手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构筑智慧型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认知基础、强化学生的素质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迎接中考做准备。

关键词:初中语文;智慧课堂;教育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蓬勃生机。初中语文教师应尝试使用先进技术的多重功能,统筹规划,以构筑智慧课堂,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明晰、直观,赋予学生形、声、色交融性的体验,引导学生参与更加具有深度的互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在独特的体验中高效推进语文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乐学”的态度,强化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智慧课堂”指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平台、信息技术之上的课堂形式。智慧课堂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流程变得更加巧妙。在智慧课堂的运用过程中,融图片、声音、动画为一体,赋予学生沉浸式的体验感,让学生深入文本情境之中,展开想象、思考,意境的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效能。同时,在一些先进的平台以及教学助手的应用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变得更加灵活,共同构筑更加活跃浓郁的课堂氛围,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推陈出新”,为迎接中考做好准备。

二、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巧妙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让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实现思维的碰撞,感受学习的乐趣是变革的方向。在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需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进优质的课程资源,构建更加生动直观的感知条件,营造浓郁的感知氛围,让学生获取一系列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聚集注意力,迈入深层次的学习以及探索过程,以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引入有关石拱桥的图片以及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感知。通过了解存在于我国各区域的石拱桥资料,学生可以体会中国石拱桥的各种结构、形态、历史,体验石拱桥的美。同时,学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浓郁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文本的探究过程中,从而升华情感态度,明确古代劳动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涵养的爱国主义情怀,并让学生进入一个更具深度的感知状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应用智慧性方式,攻克重难点知识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难以攻克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妥善地进行创新与变革,就会限制学生整体认知体系的建构,以及素质能力提升。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改善原有的语文教育教学状况,教师需要展开创造性探索,发掘更多新模式,使语文学科整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明晰、直观,让学生能迅速进入状态,找到有效的契机,展开推理、感知,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智慧课堂的构建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先进技术的应用、资源的搜集也成了一个契机。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中的抒情语句,感受大雁的生活习性,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拟人手法等,教师可以构建智慧课堂,立足智慧教育平台,引入一些拓展性资源,或是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框架结构的呈现,或是展现一些有关大雁形态的视频等,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在参与赏析、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产生更多个性化的思路,强化学生“总结学习心得”的水平,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高效率地推进语文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乐学”的态度,助力学生的成长。

(三)深化双向互动,营造浓郁氛围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是教師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保证课堂活动的高效进行。在智慧平台的支持之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互动模式逐渐提升,整体的课堂推进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可以在更加有深度的探究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理解感悟。此时,教师可以给予以学生及时点评,或者生成相应的电子档案等,进而实现对学生客观情况的有效记录,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联系学生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统筹规划等,构建智慧型教学模式。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架构,感受课文的行文思路,教师可运用先进技术生成一系列互动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所具备的倒计时功能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启发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获得最优的阅读成果。同时,这种“限时阅读”活动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阅读过程的关注度,将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拉回到相对理想的状态。其次,教师可以发挥技术的功能,采用一些随机抽取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更加具有深度的互动。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要回顾了作者的哪些留学经历?”在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竞争心理会得到激发,致力于目标导向来展开文章的梳理。再者,基于文章的感知及探索,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感知,分析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回忆的,不同地点发生了哪些事件等。通过教育技术可以进行对比性地罗列,并有效统计学生整体的回答情况,进而加强“课堂互动”。

(四)教育技术助力习作教学,构筑高效率活动

阅读与写作都属于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考改革的背景下,作文的命题范围、形式以及考核标准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准确捕捉中考的变化,探寻其中的规律,高效推进习作教学,则成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及方向。智慧型手段可以为教学的改进奠定有效基础,使整体的教学模式更契合学生的整体认知以及兴趣需要。

针对智慧技术本身的特质来分析,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直观、明晰、高效。因此,可以辅助教师将一些相关联的命题材料进行准确地呈现。学生则可以迅速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获取其中有用的信息,确定命题范围,找准题眼。同时,先进技术本身也可以及时推送相应的写作练习任务。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文章的初步建构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找准写作方向。借助教育技术同样也可以将与命题相关的一些情景资料展示给学生,赋予学生形声色交融型的体验。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回顾自己的经历、认知以及积累的素材,展开创意性表达,联系视听觉盛宴,进行细致的刻画与描写,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使习作本身变得更富有感染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最后,借助互动性平台功能可以积极推进习作的评改。评改的过程则可以突破固化的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课下时间互相评鉴作品,生成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点拨以及指导。

结合2023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题的习作命题来论述。

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有人说:这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引用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两句话。两句话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它们谈论的主体“路”。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路”的象征义、比喻义出发,明确“路”可以指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更可以指人类社会的文明进阶之路。因此,在选择立意的过程中,可侧重不同的角度,既强调个人的开创性和探索精神,又可强调在个体的引领下发挥集体力量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成就宏伟的事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多种方式赋予了学生语文学习新的体验。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巧妙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引进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深化互动力度,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在更加具有深度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最优的阅读成果,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进行创造性表达,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龚珊珊. 以“智”建课——新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31).

[2] 马明生,马亚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探究 [J]. 学语文, 2023 (5).

[3] 张平. 谈走向素养立意的中考语文试题——以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 [J]. 语文教学之友, 2023  (11).

[4] 秦飞飞. 指向语用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备考策略研究——以2023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为例 [J]. 语文教学之友, 2023(11).

[5]葛卫.中学语文智慧课堂建构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19(24).

作者简介:李霞(1983— ),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育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17:45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1:16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