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式教学的有效应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生活情境为导入,以问题情境为纽带,以表演情境为载体,以艺术情境为基础,以活动情境为依托,构建出“万事万物皆为境”的课堂教学新样态,提升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高效学习搭建有力支撑。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式教学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主要来自教师的讲授。这种以讲代读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刻板,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领悟的权利,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为肤浅。而情境式教学有效突破了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潜在智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用好情境式教学法,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择美构境,让学生遇美景而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境促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生活情境为导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文本很多都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寻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比如,《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爱。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让人读后十分感动。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导入,让学生围绕亲情话题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选取最为感动和温暖的一幕,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用语言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深情与厚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以此导入,使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比如,讲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回忆与联想,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我国不同地域的冬天,以此进行导入,带领学生一起去看看济南的冬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在情境式教学中功不可没,教师可以以此辅助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图片,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导入中,用直观的形式展示苏州园林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被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对课文产生阅读期待。
二、以问题情境为纽带,启迪学生阅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打开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也是学生思维的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巧妙而富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还可以促进课堂互动,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促进阅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积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将学生从枯燥的讲述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思考、自主感悟,启迪学生阅读思维发展。
教师可以创设启发性的思维情境。比如,讲授《苏州园林》一文时,当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如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找出体现这一整体特点的语句。为了突出图画美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文本,勾画、总结答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这一铺垫,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得会更透彻、对文本的印象会更深刻,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一个结果,而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到释放与张扬。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开启智慧和创新的大门。比如,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讨论问题:“如果皇帝发现了‘新装根本不存在,会发生什么样的事?”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此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使阅读课堂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
三、以表演情境为载体,强化学生阅读理解
创设表演情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叙事性较强的文章,在讲授这些文本时,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文本内容,将文本情境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比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的童话,充满了喜剧和讽刺色彩。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分配角色,分别扮演皇帝、大臣、平民、小孩、骗子等角色,鼓励学生自觉润色,结合童话内容和情感色彩,揣摩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完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内容,使表演更加生动。同时,在表演和观看中更深刻地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体会文本的深层内涵。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对话。比如,讲授《孙权劝学》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文本原话进行交流,模拟文本情境,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在语言交流中体会孙权、吕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以艺术情境为基础,激发学生阅读情感
在新课程理念下,跨学科融合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学科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識面,使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科融合意识,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他学科的优势融入语文教学中,激活语文阅读教学。为此,教师可以将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音乐、美术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创设艺术情境,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扣动学生心弦,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渲染情境。比如,讲授《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教师可用《好汉歌》作为课程导入。《好汉歌》是一首旋律高亢、极具表现力的歌曲,突出了梁山好汉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并且学生对歌词也十分熟悉,很多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仿佛进入到那个年代,有助于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并在情境中理解文本,深化阅读效果。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配乐诵读,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诗文意境,实现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意境和哲理。除了音乐外,美术的加入也会使语文课堂变美、变活。比如,讲授《春》一文时,教师可以搭建才华展示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生活经验,用简笔画、水彩画、水墨画等形式为课文创作插图,再现课文情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帮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五、以活动情境为依托,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的自主发展是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为人师者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束缚在文本中,应积极创设活动情境,运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改变阅读教学沉闷无趣的状况,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文本,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解读。教师可以开展课堂辩论活动。比如,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学生沉醉于桃花源的美景中不能自拔,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话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一方认为“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另一方则认为“桃花源是虚构的”。让双方分别寻找线索,据理力争,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学习和资料收集中,积极参与辩论,使学生从“要我讲”变为“我要讲”。教师还可以模拟“百家讲坛”,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或文本中的某个人物形象进行点评,增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拓宽阅读面,深化阅读层次。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情境式教学的有效应用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期待。在未来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创新情境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促进阅读主体与客体相融合,使学生和文本之间达到一种自然投入、和谐相处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罗金敏.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3(14).
[2]杨永福.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创设研究[J].格言(校园版),2023(12).
[3]任凭.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中學语文,2023(9).
作者简介:晁玉兰(1983—),女,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旦马乡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