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应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2024-05-23 08:31:49王萍萍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育戏剧阅读教学

【摘要】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手段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生活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拓宽他们的学习通道。教师可从精选文本内容、挖掘文本要素、灵活运用策略等方面着手,助力智障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关键词】 教育戏剧;生活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4

【作者简介】 王萍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厦门,361100)。

戏剧教育专家李婴宁认为: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方法[1]。教育戏剧关注学生知识与素养的双重发展、“全人化”育人理念及其教育功能得到教育界广泛认可和青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戏剧成为研究和创新热点。有研究者认为,教育戏剧与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培智教育培养目标相符,其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与培智教育的改革理念、倡导的教学方式契合[2]。《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也指出,教师要高度重视戏剧表演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因此,将之应用于培智教育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阅读是生活语文五大教学领域之一,对智障儿童语言和社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智障儿童在句子理解,阅读内容检索、组织,联系上下文推理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困难[4]。在生活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教育戏剧策略,有利于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拓宽他们的学习通道。笔者将结合实践,归纳教育戏剧应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关注文本,精选内容

部编版生活语文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编排基础,阅读文本以日常生活题材居多。教育戏剧活动同样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模仿、再现,创造性地表现现实生活。两者在“生活化”上相契合。但并非所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阅读文本都适合用教育戏剧来进行教学。戏剧特有的“冲突性”是其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因此具有一定情节性、故事性、趣味性、探究性的文本更适合融入教育戏剧。部编版生活语文教材中寓言、童话故事这类题材的课文,篇幅短却蕴意深刻,情节生动,人物形象突出,情感丰富,想象空间大,更适合渗透教育戏剧元素(见图1)。此外,绘本作为生活语文课标重视、推荐的阅读教学资源,具有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等特点,且内容简单、贴近生活,符合智障学生认知特点,是优质的阅读材料,也是教育戏剧的“最佳搭档”。

二、分析文本,挖掘要素

课前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解读,是教师与文章作者“深入对话”的过程,也是将文本转化为“剧本”、提取教育戏剧元素、确定合理教学活动程序的重要环节。

(一)把握主题,锁定“焦点”

焦点是教育戏剧的重要元素,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扮演等戏剧手段共同探讨的一个核心矛盾。锁定焦点是戏剧活动有的放矢的关键。主题是每篇文章的核心,文章中所有细小的情节都围绕主题展开。有效阅读的关键是把握主题,挖掘文本中的矛盾、冲突、关键问题或事件,并围绕主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与教育戏剧活动中的锁定焦点相吻合。确立的文本主题需要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如绘本故事《小马过河》,描述小马送粮途中遇到不知深浅的小河,在听了牛伯伯、小松鼠的建议后犹豫不决,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尝试,顺利过河。故事的主题是“过河”,可基于此主题,衍生出每一课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怎么运粮”“是否过河”“如何过河”。围绕每一课时关键问题,结合知识、能力学习进行教学设计(见表1)。

(二)聚焦能力,融入“活动”

教育戏剧融入生活语文阅读教学,呈现一出“好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戏剧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智障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其训练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以戏剧活动形式开展识字、写字、朗读等活动,能够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把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如生字教学,识字环节开展戏剧游戏“找朋友”,让学生化身生字部件,寻找其他生字部件朋友,组成一个生字,以此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笔画组成;生字书写环节开展“身体写字”“你写我猜”游戏,引导学生用身体各部位当“笔”练习书写,在肢体活动中掌握字形;巩固复习环节开展游戏“生字蹲”,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字词。

(三)依据内容,创设“情境”

智障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情境创设是联系学生与文本、环境的桥梁,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学情境类型多样,可根据文本内容,借助实物、图像、语言、问题、活动等手段,营造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情境性也是教育戏剧的基本属性,且所有的教育戏剧策略都是指向戏剧情境创设的[5]。阅读教学中将情境创设与教育戏剧策略融合使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启沉浸式体验、感悟。如绘本《借尾巴》一课,导入环节融入戏剧游戏“照镜子”,师生分别化身爱变身的巫婆、神奇的魔镜,学生同步模仿教师的动作,并大胆猜测动作所代表的角色(小壁虎、花猫、老黄牛、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渐入佳境、温故知新(见表2)。

三、选择策略,灵活运用

教育戏剧技巧、策略众多,已被归纳和整理的技巧就超70多种,且还在随着实践深入不断被创造出来[6]。暖身游戏、角色扮演、坐针毡、教师入戏等都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戏剧策略。这些策略使用虽宽松,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应根据学情、实际教学需要灵活选择、运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达成教学目标。如绘本《借尾巴》一课新授环节(见表2),围绕该节课议题“如何婉拒他人不合理的借物请求”,教师运用“入戏”策略,以小壁虎的口吻借尾巴,却历经数次“无情拒绝”。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如此拒绝他人不礼貌,且难以说服他人,经讨论后共同梳理出大家都满意的婉拒方式,并利用“角色扮演”,在“戏里”体验角色情感,在“戏外”畅谈内心感受。课堂尾声,改变以往的由教师总结收尾,融入“坐针毡”策略,学生在问答中对课堂所学重新进行整体思考、梳理、归纳。

教育戏剧能为生活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活力,提高智障儿童阅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所有技巧、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学情和实际教学需要“量体裁衣”,避免生搬硬套,方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參考文献】

[1]李婴宁.“教育性戏剧”在中国[J].艺术评论,2013(9):49-52.

[2]王鑫,杨柳.教育戏剧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17(4):59-6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张欣.思维导图教学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绘本故事阅读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5]王唐平.语文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引入范式及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1):45-49.

[6]强纳森·尼兰德斯,东尼·古德.建构戏剧:戏剧教学策略70式[M].舒志义,李慧心,译.台北:财团法人成长文教基金会,2005:158-159.

(责任编辑:赵华丽)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教育戏剧阅读教学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文理导航(2016年34期)2017-02-07 00:34:3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3期)2016-09-22 17:12:58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浅说生活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教师·中(2015年10期)2015-11-09 11:56:21
《一九七七》
戏剧之家(2015年18期)2015-10-16 18:01:18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