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双休”的价值理解与教育治理优化

2024-05-21 03:17:45马维林
中国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育治理双休

马维林

【摘 要】“双休”反映了教育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教育界对克服“教育内卷”,促进育人转型,优化教育治理的迫切需要。“教育内卷”是严重的教育异化与退化,要重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深刻把握新一轮高考评价改革的方向,以素养导向优化教育行为,让教育回归全面育人。“双休”对教育治理优化提出更高要求:学校要加快育人方式转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家庭要让孩子拥有适度的闲暇,感受生活的美好;社会要整合家校社政力量,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学生要增强个体发展自觉,以最美的姿态向上生长。

【關键词】双休 价值认识 高考评价 教育治理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各地区各学校在减轻学生负担、规范办学行为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江苏省等地教育主管部门2024年新学期开学明确要求中小学实行“双休”。实行“双休”后,学生每周末休息两天,严格规范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加大校外培训的规范力度,“双减”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学校育人呈现全新样态。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双休”政策作为政府教育治理行为,反映了教育发展新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教育界对克服“教育内卷”、促进育人转型、优化教育治理的迫切需要。

一、“教育内卷”是严重异化与退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育人方式转型以及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文件出台,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教育内卷”现象十分严重。“教育内卷”是指学校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和时间投入,学生不断增加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但实际成效并没有明显提高的现象。“教育内卷”在样态上表现为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之间过度和无序竞争,应试教育加剧,学生甚至被迫参与超越他们年龄段的非必要的学习和竞争。“教育内卷”是严重异化与退化,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阶段达到某种确定形式后,无法继续向前发展或转换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教育领域的资源和劳动的过度投入带来的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学生的生命活力被压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学生身心发展受到极大伤害,极大扼杀了年青一代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潜力。

教育是个体向上流动实现阶层跨越的最主要渠道。年青一代通过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体现,这样的意愿和行动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赖于年青一代学习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传承民族文化、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但“教育内卷”违背教育规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危害,与个人发展和国家未来的期待南辕北辙。对于“教育内卷”的根源,顾明远先生有过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攀比文化、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资料的推波助澜、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1]共同导致教育偏离了科学和理性。“教育内卷”现象的本质是畸形的教育政绩观和价值观的产物,违背教育规律,阻碍社会进步,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双休”的价值理解、理性反思和现实可能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要求学校落实好学生的“双休”,这体现了教育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推动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要全面认识“双休”实施的价值,深刻反思实行“双休”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之所以提出“双休”,正是基于部分地区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压缩学生休息时间、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影响这一教育现实。通过“双休”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题海中解放出来,学生才能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1. 价值理解:重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2]教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无论从教育的本体性价值还是社会性价值来看,学校教育的价值都体现为促进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学生认知的提高、身体的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整全。教育有多重诉求,但学校教育要遵循正确的价值排序,要把道德高尚、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目标的优先选择,把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更根本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的分数才有意义。更何况新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而不鼓励通过机械记忆和反复训练获得暂时的应试技能。现代教育要弘扬美学精神,追求学生感性和理性和谐,让人成为完整的人。之所以要落实“双休”等一系列减轻学生负担的举措,就是要将学生从反复训练、机械刷题的题海中解放出来,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空间,让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等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和国家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得到有效落实。只有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2. 理性反思:面向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人的发展完善和教育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无法超越具体的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基础认识自身发展。农耕文明或自然经济时代,知识表现为经验形态,靠岁月积累,限于某一领域,经验知识传递分散,不利于普遍推广;工业文明时代知识表现为原理形态,是基于经验对规律的探索和把握,知识超越经验,具有普遍性、传递效率高的特点,以学科的形态呈现。分科教学、班级授课制,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等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信息时代的知识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交叠形态的知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而面对复杂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主体精神克服技术异化追求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的能力在未来社会更加重要。有论者提出“农业社会靠身体强壮,工业社会靠大脑发达,未来社会靠内心强大”的观点是非常深刻的。知识不断更新,认知方式和方法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本身。方法不仅仅是逻辑、程序、工具,而且是态度、精神、价值取向—实事求是的态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3]。学校教育要将方法教给学生,要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根植学生内心世界,而不是无限地增加机械固化的知识,将教学沦为固化的程序和机械的训练与记忆。简言之,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一是要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厚重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情感,人格健全,志趣高远,持续努力,彰显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样的人才显然不是靠单纯增加学习时间和反复训练培养出来的,必须转变育人方式,改变教与学的认知图式,释放教育发展活力,激发学生生命主体精神,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 现实可能:“双休”符合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

实现高考选拔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应是高考评价改革的价值追求。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考评价对教育改革的引导作用,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13日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按照这一方案要求,近年来高考试题突出体现对全面育人的引领作用,命题内容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因此,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复习备考模式,引导学校教育回归尊重教育规律、转变教学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正道。学生要适应新高考要求,就要增强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机会,关注现实问题,而不是反复刷题。新高考要求转变育人方式,充分释放学生的成长空间,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投入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成长空间变大了,视野开阔了,素养提高了,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双休”实施背景下的教育治理完善

“双休”实施引发了一定的社会担忧和焦虑。如“‘双休会不会带来教育质量下降”“孩子在家没人看管怎么办”“学生学习不自觉、效率低下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并正确应对。要立足基础性、时代性、未来性科学做好实施“双休”的工作,要进一步健全教育治理,优化教育生态,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学转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1. 学校:加快育人方式转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双休”将释放更多的学生发展空间,也势必带来学校课程教学的调整。学校和教师要全面理解“双休”的深远价值,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育人方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才能真正将“双休”实施转化为学校育人的高品质和学校发展的高质量。

学校要确立尊重学生生命主体地位的教育哲学,激发生命自觉,减少教育中的被动和强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能够不断地具有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能力。人的自我实现以完整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天赋和潜能,由“自在”走向“自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在于发展人的自然天赋,唤起人对“自我实现”的美好期盼[4]。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设计课程,让课程有助于学生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培养独立于机器的人,将人与机器区分开来,以便应对人成为资源或被抛弃的困境”[5]。学校要以“双休”实施为契機,实现育人方式的整体转型。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要围绕服务“学生学”这一目标展开,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其次,教学的重点要转向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再次,要增强学校课程的开放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联结,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能力。与此相适应,学生的作业也要增强开放性,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探究创造条件。最后,学校建立适应“双休”的学生评价体系,将“双休”的表现纳入评级指标中来。如此才能让学生的校内与校外时间成为一个整体,让“双休”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得以实现。

2. 家庭:让孩子拥有适度闲暇,享受生活的美好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奠定着孩子的生命底色。家长要全面理解“双休”的价值,特别是“双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价值。“双休”背景下孩子的学业学习自然是重要的,但对家庭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回归生活世界,拥有适度闲暇。古希腊先哲将闲暇视为人最高层次的生活状态,人只有摆脱日常的忙碌,才能拥有闲暇去欣赏音乐、感受自然、思考哲学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经阐述他对生命的理解:“正如我们曾屡次申述,[人的]天性求取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这里我们当再一次强调,这是一切的唯一本原。即便两者都属必需,但闲暇更值得选择,且是劳作的目的。”①从生命的终极价值看,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幸福,闲暇是人对自由时间的支配,是人幸福的重要内涵,也是人生命成长的过程。“尽管植物会迎风飘动,动物会奔跑跳跃,但植物总体上倾向于安静地生长。树总是安静地扎根,花总是静静地绽放,竹子总是悄无声息地拔节,牛会安静地反刍,老虎会趴在地上打盹,蜜蜂也不总是忙忙碌碌。”[6]从这个意义上讲,双休日让孩子享受适度闲暇,缓解大脑的紧张状态,让身体和心灵都放松下来,这是生命本然的韵律。双休日可以给一些时间完全让孩子自己支配,比如,吃自己喜欢的美食,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酣畅地打一场球,也可以和朋友闲聊,或者干脆看着窗外发呆,这些都是青春应有的样子。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非只是让学生多才多艺,具有各种兴趣能力爱好,更是指向人生命的整全,让学生有爱和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要避免“双休”变成上不完的校外培训班,而让孩子增加生活体验,多从事体育活动,受到美育浸润,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激发出孩子内在的生命成长活力。

3. 社会:整合家校社政力量,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家校社政各方力量才能优化学生发展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双休”实施后令人忧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培训机构过度介入,家长不相信孩子在家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让各种课外补习占据双休日。如果“双休”实施后,家庭生活不能有效地滋养孩子,社区不能组织丰富的活动,学校不能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学科实践活动,学生的“双休”就有可能变成写不完的作业、打不完的游戏、上不完的校外补习班。如果这样,“双休”无疑不如在学校上课,但这不是“双休”的问题,这是“双休”对建设社会高质量育人体系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提高“社会教育力”。“社会教育力”这一概念已经跨越了教育学的传统视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以教育为纲,实现社会各领域的综合渗透和内在聚通,为人的全面发展赋能[7]。从社会来说,要加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走进博物馆、实验室、工厂车间、可开放的法院庭审现场、医院、社区等场所,增强学生社会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了解科学原理的运用,感受科技发展的进步,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让“双休”真正变成学生成长的空间,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密切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 学生:增强个体发展自觉,以最美的姿态向上生长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党的二十大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的擘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这不仅要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也要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首先,学生要正确认识“双休”的意义。“双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创造了可能,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研究、自主内化知识、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和特长提供了自由支配时间,为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必要劳动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可能。“双休”绝不是默认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挥霍浪费时间。其次,学生要学会利用时间和驾驭自由。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讓“双休”的时间转化为自己成长的空间。“双休”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高质量的自我治理,如从事体育运动、参加公益劳动、自主阅读,等等,让时间彰显意义。最后,学生要在广阔的真实世界中认识世界,拓宽视野。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南菁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创始人黄体芳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他的名句“书从历事方知味,理到平心始见真”,既指出了学习实践、主体体验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掌握真知、发现真理的道理,学生可以认真体会践行。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要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问题解决中深刻理解知识,在社会大舞台上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洞察世界历史大势,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早日成为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顾明远教育漫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18.

[2]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3] 袁振国. 教育学的历史转向——关于教育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23,44(5):4-15.

[4] 辛未. 大数据时代教育的人文向度[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25-34.

[5] 王卫华,肖林根. 技术解蔽过程中现代人的主体困境与教育使命[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3-13.

[6] 刘良华. 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9.

[7] 孙元涛. “社会教育力”的概念审议与价值论证——“社会教育力”专题研讨会综述[J]. 教育研究,2017,38(5):156-159.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教育治理双休
超级秀场 双休
意林原创版(2022年1期)2022-02-16 06:29:42
“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思考——以《这个双休都放假》作文教学为例
周末幼儿特长培训
以色列工休制度 告诉了我们什么
当代工人(2018年21期)2018-03-06 12:41:08
怎样看待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上)
质量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校本策略
江苏教育(2017年2期)2017-03-10 19:31:12
教育治理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治理定义下的教育治理引论
人民论坛(2016年14期)2016-06-21 10:23:43
自治与问责的平衡:高等教育治理的保证
信息化时代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