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

2024-05-20 15:16韩文斌
甘肃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初中

韩文斌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AI技术无处不在。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适应科技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需积极展开相关教学实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内容中。文章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的路径,列举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强化理论基础教学、开展编程技术教学、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AI、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等四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科技社会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人工智能;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8—0067—04

近年来,已有较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把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证明,将人工智能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等核心素养,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的。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还需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一、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目的,是开发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AI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借助AI技术,人们可更高效地生产、生活,获得更便捷的服务。《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创中学”。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来完善中小学课程方案和教学标准,使其顺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

目前看来,将人工智能融入信息技术课堂,可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实践性、生动性、交互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重视开发、应用人工智能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程序调试等具体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工智能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AI技术,教师可为学生的学习赋予新的活力。在AI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亲自动手完成相关项目,感受技术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更直观地理解AI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AI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教师通过将AI技术引入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接触最新科技成果的机会,拓宽其视野。在学习AI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可仔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培养信息意识。同时,AI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生在应用AI技术时,也可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拓宽知识面,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此外,在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锻炼信息檢索、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等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信息社会的挑战。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入路径

1.强化理论基础教学,增强学生对AI的理解。将人工智能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期,教师应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避免学生对AI这门新兴技术抱有过强的陌生感。在选择AI理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关注其实用性、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与AI技术密切相关的话题,组织学生探讨,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通过在课堂导入环节讲解这些知识,可激发学生对AI的好奇心。

随后,教师也可使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展示AI的最新发展动态,如图像识别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等,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总结有关AI的知识,做好重点内容的讲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讲解机器人编程相关的技术知识[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如,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方法分为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为模拟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学生常会接触到的AI技术,按照具体的研究方法分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AI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毋庸置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基础,但学生对于知识真正的理解,往往来源于实践。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AI技术的应用方法。例如,可让学生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类,从而深入理解AI技术的应用场景。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讲解“Make? Code集成开发环境”“MakeCode的变量与赋值”“MakeCode随机数的产生、应用”等概念,再引导学生动手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如用“数码骰子”玩猜数游戏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分享自己对于AI学习内容的思考,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从而激发彼此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在课堂末尾,教师可推荐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网站和场所,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体验、感受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3]。

2.开展编程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开始接触一系列的编程知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在“人工智能方法与实现”这部分指出,中小学生通过学习机器学习模式、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等内容后,应能掌握利用人工智能开源体验平台、图形化编程语言、Python编程语言等工具,在公开数据集上实现相关机器学习算法[4]。这一要求进一步凸显了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操作经验,制订系统性的编程技术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中,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引出一系列的编程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AI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编程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传授学生基础的编程知识,如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可形成一定的编程思维,为后续复杂编程作铺垫。为确保学生掌握这些基础概念,教师也应设计一些简单的编程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确定学生对基础编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入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算法的设计、分析方法,对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的应用场景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培养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AI项目的基础上,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参加一些编程竞赛活动,以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这些竞赛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可让其结识到来自不同学习背景的同龄人,从而拓宽视野,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编程技能和计算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将人工智能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提下,教师应进一步凸显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特征,多为学生布置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及时反思和总结。通过实践,学生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调整学习策略,更好地吸收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AI学习活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与人工智能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着较好的适配性。教师可使用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的结构和关联,梳理AI技术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

如,在讲解AI基础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将AI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知识点分类整理,并使用图形、关键词等方式,展示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更深入地理解AI技术的知识结构,提高记忆效果。在“搭建救援机器人”这样的合作学习项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操作步骤。

又如,在制作“救援机器人”的过程中,学生应明确主要任务——搭建装有超声波传感器的micro:bit机器小车,从指定位置出发,自动识别,避开障碍,在到达指定位置后执行救援。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主要任务设置为思维导图的主干,随后指导学生构建分支任务,例如运用电机驱动小车的轮子等等,再逐一完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清晰且有条理。在课下,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复习,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之巩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制作复习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归纳。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分享、交流思维导图,让学生互相评价和补充,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除了思维导图外,教师还可结合其他学习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AI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进程。教师还可利用社交媒体等工具,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布置课后实践任务,提升知识迁移的能力。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礎上,教师应推动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到实际生活之中,积极使用已学习的知识内容完成编程等操作,实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

为确保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需精心设计课后学习任务。一般来讲,这些学习任务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结合,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初步体验对于开源硬件的应用,利用此类硬件制作简单的机器人,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完成相关的操作。

相较于传统的课后学习任务,这样的实践任务既具有实际意义,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教师需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相关的软件工具和在线资源等。同时,教师还需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课下,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和创新,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完成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下一堂课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彼此的成长。这时,教师还需对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成长情况,而非仅仅关注任务的完成结果。通过评价,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学生也需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通过采取强化理论基础教学、开展编程技术教学、布置课后实践任务等措施,教师可将人工智能有效地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和社会也需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科技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征.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7):90-92.

[2]张燕燕.STEM理念引导初中信息技术简易机器人教学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0):08-10.

[3]冯丽娜.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7):91-93.

[4]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课题组,江波.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03):121-134.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初中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