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与未写:探析孔乙己的“最后一幕”

2024-05-20 20:08黎炳晨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言语形式孔乙己

黎炳晨

摘 要 关于初中阶段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不少课堂停留于文本内容的浅层获知与作品主题的简单感受上,忽略了小说文本的言语形式、作者的行文技巧、语句的言外之意。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通过多幅场景勾勒出孔乙己的命运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紧扣文本特质,关注言语形式,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经典作品独特魅力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凸显语文学科特质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孔乙己 最后一幕 言语形式 联想想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的目标设定有如下表述: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课程标准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2]。两处表述均启示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停留在文本内容的浅层获知上,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进入到文本里层,在“已写”内容之中发现文本的“未写”之“写”,体会作者的匠心巧思,感知作品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鲁迅的《孔乙己》作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其精当的遣词造句与技巧运用让这篇作品蕴含无尽魅力。但在一线教学中,大量的教学往往在所谓情节梳理、人物形象特点的简单感知上用力,对于文本字面之下的深意则有所忽略,导致整个教学呈现“思维低阶化”和“去特质化”的倾向。下面以孔乙己来咸亨酒店最后一幕场景为例,从学科教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最后一幕”中的人物出场

《孔乙己》这篇小说并不是一篇以情节见长的作品,作者通过展现不同的场景,勾勒了孔乙己的生活状态及其人生走向。最后一幕场景发生在孔乙己不到店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用手“坐着”来店里喝了最后一碗酒,离开之后,就消失在鲁镇人的视野之中了。在这最后一幕场景中,作者对其“出场”的描写,蕴含深意。

首先是对出场时间及天气的交代。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三十三个字,交代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点出孔乙己最后來店的时间,结合“中秋之后”“将近初冬”的表述,再联系前面所写的中秋前几天掌柜和酒客之间的对话,间接交代了一个重要信息: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至少也有一个月以上了。二是强调了寒意渐浓。被打时间之久,再加上受伤严重,天气又愈来愈寒冷,两方面信息的叠加,作者“未写”而写的内容就非常明显了:这一个多月里,生活无法自理的孔乙己面对寒冷,他是怎么度过的?何以果腹?何以保暖?

其次是对孔乙己出场场景的描绘。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这看似一处闲笔,可联系后面的内容,作者用意其实颇深:一是交代了未亲眼见孔乙己进门,二是为孔乙己出场留下了想象空间。孔乙己是什么时候来的?行走如此艰难为何却来得如此悄无声息?来了就直接“坐”着进店,还是躲在暗处观察了很久,直到看到酒店四处无人才赶紧进门的?换句话说,这“没有一个顾客”的“下半天”,是一个偶然,还是依然保留着读书人自尊的孔乙己等了许久才等来的喝酒最佳时机?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虽然已经落魄到了如此地步,依然是“温一碗酒”这样读书人式的文雅表达,只是相较前面,声音放得极低。声音“极低”,除了身体衰弱,还有没有担心引来其他酒客嘲笑而故意压低的缘故呢?特别精彩的是“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这处描写。为什么“看时又全没有人”,假如孔乙己是对着柜台坐在地上,即使小伙计坐在柜台内,自然也是容易看到的;但他“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即是背靠着柜台坐着,那小伙计就不容易发现了。看似无意之笔,实则是作者极富生活经验的匠心独运之处:一是交代孔乙己体力衰弱,身体需要随时靠着;二是间接交代了其坐着行走的姿态,因为腿伤严重,所以孔乙己坐着走,但不可能是双腿向前而坐行,更大的可能是向后退着坐行。其行动艰难可想而知,其受伤之重也不言自明了。紧接着是对孔乙己的两处外貌描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里对应着前面的“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从“青白”到“黑而且瘦”,外貌的变化可谓巨大。“穿一件破夹袄”,禁不住让人发问:那一件长衫哪里去了呢?再联想到他这一个月的生计,长衫的去处也可想而知了。

作者在这“最后一幕”的人物出场里,寥寥数语,却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孔乙己一个多月前的遭遇进行了生动补充,让人遥想孔乙己当时被毒打的惨烈情形,也让人疑惑他是如何离开丁举人家的,这一个多月的日子他又是如何挺过来的。作者用语如此冷静节约,但语言背后的情感却是丰沛而态度鲜明的。

二、“最后一幕”中的人物对话

在孔乙己到店的“最后一幕”场景中,主要由掌柜和孔乙己的一段对话构成,看似寻常,细究之下蕴含无尽深意,让人感到那个社会冰凉到了极点。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掌柜先前不断追问酒客关于孔乙己的境况,“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而面对终于现身的孔乙己时,他脱口而出的却是“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可见,先前的所谓“关心”不过是想窥探别人伤痛来给无聊生活添点欢娱的好奇罢了,面对如此境遇的孔乙己,掌柜念念不忘的仍旧是他的十九个钱,哪怕这“十九个钱”对于掌柜来说数量极小。“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这一句作者写得平静无比,却把掌柜毫无同情心、冷漠的一面描写得入木三分。小伙计都能感觉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但掌柜依然“笑着”,态度无丝毫变化。换言之,孔乙己的境况对于掌柜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能够记得和关心的只是那“十九个钱”。一个身边人的生命与十九个钱,在掌柜内心的天平上,轻重竟是如此,其心之冷,直白显露。

再来看孔乙己的三次回答。面对掌柜对他欠十九个钱的问询,他回答“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这处回答的两句话里,第一句使用了省略号,被省略的内容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有欠账不还的羞赧,也有不知道何时可以还清的无奈。省略具体内容的同时,也是孔乙己内心情感的一次停滞,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那小小的十九钱或许永远没有机会再还清了,于是只能讪讪地说出一句“下回还清罢”。第二句里“这一回是现钱”,这“现钱”从何而来?是典当了长衫而得的微薄酒资,还是别的所得?寒冬将至,孔乙己宁愿身穿破夹袄也要喝一碗温酒,一方面暗示了孔乙己内心对未来生活的绝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碗酒”在那个冰冷的世界对于孔乙己精神世界的重要性。或许只有在一碗廉价的酒中,在迷醉之时,孔乙己才可以找到一丝丝安慰。“酒要好”,四文钱自然是买不到好酒的,这里专门提到的“好”间接交代了孔乙己以前到店喝到的应该都是掺了水的酒,也能够窥见已经穷途末路的孔乙己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一份卑微的自尊。

当掌柜如平时一样调侃他偷东西时,他既未拒绝回答,也不像先前那样用“排”的動作来间接表达内心对酒客们的不屑,或者去竭力争辩,而是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体会“不要取笑”这答非所问的四个字背后的人物心理,孔乙己一方面承认了偷东西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到了这步田地依然保留着那点残存的读书人的自尊。以前面对同样的调侃,他骨子里是明白旁人是在“取笑”自己的,只不过当时的“不回答”或者“睁大眼睛说”是在还能维持基本生活前提下的自欺欺人罢了。

面对孔乙己“不要取笑”的请求,掌柜不光毫无怜悯之心,反倒咄咄逼人:“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掌柜的追问极富画面感,似乎可以看见他脸上的强烈不屑与嘲讽。作者没有用陈述句式,而是用了两个反问句,掌柜的那种高高在上、将人的自尊肆意践踏的嘲讽神态就纤毫毕现了。仿佛在掌柜面前的、此刻坐在地上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可以任意侮辱的活物。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里省略的恐怕是孔乙己面对掌柜的逼问连自己都无法编下去的谎言了。联系后文“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可以想象,掌柜的问话的音量应该是越来越高,故意将孔乙己内心的“伤口”竭力地袒露在众人面前,“都笑了”呈现出来的冰冷渗纸而出。

这幕场景中的三次对话,无论是问话内容还是问话者的神态,作者都尽力保持和前面一致。看似有些重复的表达,其实正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面对身体正常且竭力争辩的孔乙己,众人如此调侃尚能让人理解背后隐藏的“看客”心态;但面对孔乙己如此惨状,众人的嘲讽和侮辱却依旧,尤其是对孔乙己精神世界的步步紧逼,真正地展现了那个世界的冰冷与绝情。如果说丁举人摧毁的是孔乙己的肉体,那咸亨酒店的众人则摧毁了孔乙己的精神,后者显然是更为致命的。

三、“最后一幕”中的人物离场

对于孔乙己在最后一幕中的离场,作者用极为俭省的文字进行了刻画。

离场之前的最后一次“喝酒”,是全文多次喝酒场景中描写最为简略的,却又是一处不能忽略的交代。在掌柜和众人的笑声中,小伙计温了酒,给了孔乙己,原文如此表述: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在此处描写上,作者除了对孔乙己前来的方式进行了揭示以外,还有两处隐含的对比,需要读者细致品味。第一处,“我”温了酒,端出去是“放”在门槛上;孔乙己给钱则是“放在我手里”。一个十二三岁呆傻的小伙计在咸亨酒店耳濡目染恶俗风气,看到落魄的孔乙己也有些避之不及,于孔乙己而言,这未尝不是另一种“冷”。第二处,前面买酒时是“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排”一个“摸”,恰切地写出了站着和坐着之下的两种行为,符合实际场景;更重要的是,两个动词背后是强作自尊与卑微至极的对比。

孔乙己的离场,作者仅仅用了二十七个字来描写: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不一会”,言喝酒时间之短,少了与众酒客的争辩,旁观的几人应该也无太多继续打趣的兴致了。同时,此刻的孔乙己估计也希望快点喝完酒,然后尽快逃离,躲到那个“不为人知”的暗处去。“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描写平静至极,却又冷酷至极。孔乙己已经如此境地,旁人依然是说笑,或许他们说的笑的是孔乙己,又或许是其他,但面对一个身受重伤的人,大家居然视若不见,咸亨酒店所呈现的社会缩影可谓冰冷至极。恨不得快点逃离的孔乙己,此刻却只能坐着用手慢慢“走”回去,逃离“说笑”的短短路程却又显得如此漫长。失去了争辩的体力,更失去了争辩的心力,对于丢不下读书人自尊的他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折磨。

毕飞宇在谈到鲁迅小说时,曾评价其“过于克制和过于寒冷”[3],同时也谈到“是幽默让鲁迅的小说充满了人间的气味”[4]。对照这个观点来审视孔乙己的“最后一幕”是再恰当不过了。鲁迅在文中竭尽全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感,但在貌似平静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了他对于一个生命在那样冰冷社会里萎缩到灭亡的悲伤和愤慨。

四、“最后一幕”带来的教学思考

海明威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5]海明威的创作观点给予我们在小说阅读和教学中如何从“看得见”的内容走向“看不见”的内容许多启发。换言之,对于小说阅读和教学,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那些“写出来的”,更应去探析那些“未写”出来的,但在许多关于《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常常在带领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之后,就借助背景资料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梳理,进而得出小说的主题。这样的教学粗率而浮泛,对于文本深刻的内涵和作者言语形式的妙处置之不理,最终无法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对孔乙己到店“最后一幕”的分析,可带给小说教学如下思考。

1.教师任务:从“呈现结果”走向“还原路径”

在小说教学中,能够“读出来”和能够“教出来”是两个不同的教学概念。前者强调读者的文学积淀和文本理解能力,后者强调教者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转化能力。一名好教师不是通过“教参”或者其他教辅资料为学生呈现理解结果,而是依据学生的问题,紧扣文本特质,关注言语形式,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如内容安排上,孔乙己到店的“最后一幕”的时令设置,三次问答背后的言外之意等;细节展现上,掌柜再次提及的“十九个钱”,孔乙己“坐着用手”等;词语使用上,“我”的“放”,孔乙己的“摸”,掌柜和众人的“笑”等;句式和標点符号使用上,反问句和省略句的多次出现等。这些外在的形式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循着恰当的教学活动去探索,从而走向文本深刻的内涵。

2.文本阅读:从“泛化套路”走向“一篇一法”

好的作品总是相似的,如经典小说里性格鲜明的形象塑造、精心合理的情节设置、恰当巧妙的方法运用等。但在对某一篇文本进行具体教学时,如何在相似之中发现该篇作品的特质,是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如《孔乙己》,首先,它是一篇小说,教师需要按照小说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来进行教学;其次,它是鲁迅的一篇经典小说,其中必定隐含着鲁迅的写作特色;最后,作为鲁迅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孔乙己作为“社会多余人”,与其他类似形象有何异同?作者是如何进行塑造的?……凸显文本的“异”才能真正意义上走向富有文本特质的语文教学,而非简单地用小说教学的三要素进行所谓的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提炼。

3.活动设计:从“精巧预设”走向“问题导向”

在讲解小说的课堂上,教者往往在占有大量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缺位”的精巧设计。这样设计下的课堂教学虽在看似精巧顺畅的推动下达到教师的预期,但不能成为高质量的小说教学。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中考考查,小说阅读均是学生较难完成的板块。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惯常的“三要素”教学法带来的粗泛随意的假阅读外,与教师忽视学生真实的问题、缺乏对课堂教学真实起点的思考也不无关系。如对于孔乙己“最后一幕”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把握学生真实的阅读问题,从而展开二次备课,进行基于学生真实且有价值问题的教学设计。以笔者的该课教学为例。在“阅读孔乙己‘最后一幕之后还有哪些疑问”的前置性作业中,学生提出了“孔乙己身体都成那样了,为什么还念念不忘到咸亨酒店去喝一碗酒”“孔乙己没受重伤时都那么爱面子,以如此狼狈的状态去酒店,他不担心别人更肆意地取笑他吗”“没有人再请他抄书,他受伤后,基本生活是怎么维持的呢”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巨大价值。

经典文学作品总是以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最大限度地在形象中隐含作者的感受和思绪,使之情感丰盈而不外露,思想深邃而不晦涩,从而巧妙地将文学的可感性和可思性融为一体,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样的认识通过恰切的教学活动呈现,这是带领学生走进经典作品的有效路径,也是凸显语文学科特质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3][4]毕飞宇.小说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2.

[5][美]海明威.午后之死[M],殷德悦,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6.

[作者通联: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言语形式孔乙己
浅谈孔乙己人生的精神悲剧根源
《孔乙己》中冷漠的“小伙计”与温情的“我”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丰富言语实践活动 提升语文核心能力
“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浅谈叙事性作品言语形式的学习点
基于对话理念下,师生对话内容的选择策略
言语习得,阅读教学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