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鹏
摘要:新时代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新时期教育宗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党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将从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完善课程架构、助推多元主体协作,优化实践活动、拓展教育支撑保障,健全发展机制三方面入手,分析高职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并结合大学生劳动素质现状与学校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对大学生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优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完善。强化劳动教育中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家校联动育人及校内育人实施路径,构建优质的劳动教育氛围、创建科学的劳动评价系统,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综合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素质;大学劳动教育;必要性;实施路径
引言
新时期教育宗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党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措施。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理应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完备的劳动技能和坚韧的劳动习惯,但是现状却恰恰相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可能其中一项存在问题,甚至可能三方面都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其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较少,家庭的溺爱现象严重,学校过度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劳动教育,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劳动观念影响。因此,针对劳动教育的策略做探讨,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国是由数万万劳动者组成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步伐,才能加快个人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理应具备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完备的劳动技能和坚韧的劳动习惯。新时代教育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部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的重要性,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时,应重视劳动素质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更好更快适应社会,贡献自身的社会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为自己博取发展的机会。可以说劳动高素质人才既是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也是全社会民众对于民族未来的美好期望,也是人才更快、更好实现个人价值并创造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1]。
而劳动教育则是促使学生养成较高劳动素质的根本途径,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所接触的一切环境或场所,都应该对学生施加正确而科学的劳动教育,大学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最后一站,是学生思维成熟,并更大胆、更从容的与社会接壤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越要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正视劳动、正视社会,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学生劳动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认清个人价值实现路径,理解学校与社会岗位、学习生活、生产实践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社会主义的平等和谐特征等,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大学生劳动素质现状与大学劳动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劳动素质现状
虽然已然提倡劳动教育多年,但是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劳动素质现状并不乐观,可以简单划分为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三个方面,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可能其中一项存在问题,甚至可能三方面都存在问题。劳动观念包括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等等,是最重要的,部分学生没有正视劳动,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与收获、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甚至对劳动进行分级,向往高级劳动而歧视低级劳动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切实际、人心浮躁、不劳而获的体现。劳动技能则是因为学生从小缺乏劳动锻炼,长期疏于劳动创造,导致对很多基础的、通用的劳动技能都不熟悉,这部分学生劳动观念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劳动技能的缺乏,仍旧让他们不足以完成一次劳动。劳动习惯则指的是劳动是比较辛苦的,虽然长期来看劳动和收获是平衡的,但是短期来看劳动和收获可能是不平衡的,学生可能劳动却没有收获,再加上一直存在的怠惰思想、贪图享乐思想等等,让一些学生不具备完善的劳动习惯,劳动只有三分钟热情,会很快放弃[2]。
(二)大学劳动教育现状
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教育是分不开的,学生小、中、大学阶段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比较少,再加上家庭的溺爱现象让学生从事劳动活动较少,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劳动观念也在无时无刻不影响学生,就造成学生劳动素质较差的实时。在大学劳动教育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再详细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整体而言,因为一些大学院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劳动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少、劳动教育活动少、劳动教育没有落实到专门部门与专职人员上、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还比较乱、劳动教育没能拓展到社区、社会、家庭等层次,等等,导致劳动教育的效果自然难以保证,久而久之,劳动教育成为形式主义,喊起来重要,但做起来却次要[3]。
2.劳动教育内容单一:学校在组织劳动教育的时候,因为课时、资金、资源、人员等准备工作做不到位,导致所能够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最大程度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无法培养学生健全的劳动技能,学生没能够全身心参与进取,就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付出小自然代表着收获小,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足[4]。
3.劳动教育评价不完善:评价是很重要的,教师做好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劳动素质现状,才能将评价和学分、绩点等挂钩,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劳动教育中,才能制定后续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纠正学生身上的问题,并且才将劳动教育评价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有关于劳动素质的优缺点,随之持续保持优点,不断改正缺点,才能让劳动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现实情况是,教师通过并不充分的观察和调查,给学生一个笼统的评价,这个评价具有主观性,不够精准,并且评价没有附带的价值,不能用于后续劳动教育。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营造和谐而活跃的劳动文化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处于热爱劳动的氛围中,身边的同学都是劳动素质很高的人,那么这一学生也会慢慢变得爱劳动、善劳动,而身处于不重视劳动的氛围中,身边的同学都是劳动素质不足的人,那么这一学生也会慢慢变得不爱劳动,因此,高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和谐而活跃的劳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有积极作用。劳动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可以从物理环境入手,高校在校园的橱窗报、文化墙、班级读书角等显眼的地方張贴鼓励劳动、热爱劳动的警语,时刻提醒学生,辅导员和教师在日常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向学生宣传劳动精神,给学生讲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就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行相互探讨,结合专业以及学生的职业规划,开展演讲或者组织专家教育会等等,或者在校园中评选先进劳动标兵,树立榜样作用,让润物无声“榜样的力量” 春风化雨奋进新时代。总而言之,让乐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意识形态成为校园主流文化,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自然会提升劳动素质[5]。
(二)构建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部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示,高校因地制宜地构建完善的大学劳动教育体系,结合上文提到的其主要表现在: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少、劳动教育活动少、劳动教育没有落实到专门部门与专职人员上、劳动教育的规章制度还比较乱、劳动教育没能拓展到社区、社会、家庭,逐一解决,制定劳动教育目标,要将劳动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明确下来,落实到校本活动、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中去,要开展足额足量的劳动教育,比如规定辅导员每学期举办至少一次劳动教育主题的大型宣传会,比如规定某一月为劳动主题月,比如规定一个学期内至少完成两次劳动活动,比如规定将劳动活动的评价与学分挂钩,等等,制定有关于劳动教育的,严谨而科学的规章制度,让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实现。另外,将劳动教育的任务派发到具体部门、班组或人,随之将责任也落实到人,校本劳动活动由谁来组织,专业课程的渗透劳动教育的指标如何,劳动必修课如何构建,等等,尽可能量化、清晰化规定,有的放矢的展开大学劳动教育[6]。
(三)开展校本劳动教育活动
学校在开设劳动必修课,以及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外,还可以组织开展校本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既可以是校内的劳动教育活动,也可以拓展到校外劳动教育活动[7]。可以开发的校本劳动教育活动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大学根据课时、资金、资源、人员等实际情况,开发尽可能多元化的校本劳动教育活动,多元化的校本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劳动学习体验[8]。比如说组织劳动技能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技能的培养,比如说组织劳动教育竞赛,让学生去比赛厨艺、比赛编织技术、比赛书画技术等等,被逼入组织校本劳动创意与科技活动,不设计固定主题,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设计创意作品,参与活动,进行劳动成果展览,比如说组织校园劳动,让学生打扫校园,服务于校园后勤,参与校园食堂工作等等,鼓励学生勤工俭学。而在校外的劳动教育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进行工厂参观,比如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去帮助农业活动,比如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比如组织清扫烈士陵园活动,比如组织为孤寡老人制作围脖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
(四)拓展到社团、社会、家庭的维度
在开展大学劳动教育的时候,在常见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渗透劳动教育、校本劳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拓展,拓展到社团、社会和家庭的维度。拓展到社团维度,学校牵头引导社团进行一些劳动活动,渗透劳动教育,比如化学物理社团,组织实验形式的劳动教育,比如校团委、文化部等,组织劳动宣传、校园工作等劳动教育。拓展到社会维度,联系社会,以社会为载体让学生参与拉动,上文提到的工厂参观、农忙时帮忙、社会公益等,都是劳动教育的体现,除此之外顶岗实习也是劳动教育的体现之一,让学生顶岗实习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不易,也感受劳动带来的价值。拓展到家庭维度,要求学校和家庭建立紧密联系,指导家长树立妥善的劳动教育观念,在日常接触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构建妥善的家庭劳动教育,在寒暑假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劳动教育作业,家长负责监督学生完成[9-10]。院校应重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积极发挥课堂价值,重视团队力量,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家校企三足合力,弘扬工匠精神,在校、家、企三维度进行全面育人工作,统筹发挥校内外育人作用,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德育场”。
结语
大学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最后一站,在大学阶段,做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导学生完备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有韧性的劳动习惯,意义重大。而想要落实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就需要营造一个和谐而活跃的劳动教育氛围,需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需要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或者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开发校本劳动教育活动,需要拓展到社团、社会、家庭的维度,需要优化劳动素质评价,多措并举,让大学劳动教育更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11-114.
[2]陈志峰.新时代辅导员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7(005):95-97.
[3]杨建忠,王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1):9-14.
[4]谢卫东.新时代劳动教育:学校应“有为”且“善为”——基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06):13-16.
[5]张茂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与实施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5):12-15.
[6]万婕,朱惠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6):118-122.
[7]刘筱丹.“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社会实践为例[J].成才,2021(19):8-10.
[8]党印,张新晨.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内容与实施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3):87-91.
[9]迪吴.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基点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1,3(16):88.
[10]吕桂才,陈莹,刘淑雅.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及路径构建——以天津仁爱学院化工系为例[J].科技风,2022(06):160-162.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