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专业研究生“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探索

2024-05-19 09:47杨越韩海生葛鹏
科技风 2024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用研究生培养

杨越 韩海生 葛鹏

摘 要:矿物加工专业是我国工科体系中的经典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天然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主战场关键角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新技术的革新意义重大。“产学研用”是我国重要的创新型国策,努力实现产业、学校、研究院以及产品推广应用四维一体化融合,形成专业研究生全面协同教育理念,力求实现研究生的高质量全面培养。因此,开展研究生的产学研用全面协同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产学研用;教育探索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大学专科教育、大学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及培养一直以来均被认为是高层人才的主要来源,有望为国家新时代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此外,研究生教育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以促使其学术水平、道德观念以及专业技能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会对自己的学科及专业知识产生更深及更广的理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蓬勃发展的技术体系中位于科技的前沿,另一方面有效的培養则有助于学生未来在实体经济中取得更高的成就,显著提升学生自身在职场浪潮中的竞争力。[12]

此外,纵观历史长河,人才一直以来均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同于本科生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阶段更多的集中到专业且深入的实际科学研究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浩瀚的文献知识,快速形成自己的学生思维,并且针对现在的学术前沿产生有力的把握,有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3]同时,众所周知,研究生在追寻真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并且克服困难,在该过程有效地锻炼了研究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研究生教育有望为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目前世界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评判,有部分判分标准是依托全国的教育水平以及高水平培育水平。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对于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力的有力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针对学生自身而言,研究生的学习经历有望丰富学生生活,并且对于其改变自己的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同时,根据目前的就业环境,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将会提升学生在求职中的竞争力,并且对于自身的人脉具有较强的锻炼能力。

矿物加工专业作为我国大学专业中的经典专业,主要包含工业电器控制、机械原理及零件、重力选矿、浮游选矿、选矿厂生产管理、选矿厂设计、矿物加工机械等方向,长期进行培养教育,已经为我国的矿产资源高值化应用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矿物加工学科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多年来一直与大中型企业进行接轨。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矿物资源快速消耗,目前我国有用矿产资源提取日益困难,成为限制我国经济进一步发挥的因素。因此,不同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在我国对于矿物加工研究生的质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发展的全面性,为国家输送一批能力强的高端科技人才,这对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有关产学研用的创新思维及其相应的培养模式,早在20世纪末期,便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概念。随后,各位专家学者竞相将信号理论、各部立意关系以及博弈论分析法引入产学研用的培养体系中。同时,多种产学研用的联盟以及奖项的梳理,有力地推动了该培养模式的快速发展。虽然,每个国家的产学研用的运行方式因地制宜,但是其最终目的均是为了人才的快速培养。[5]此外,国外的产学研用较多的关注点集中于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关合作绩效的管理以及评价机制。而国内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点则在于学生最终培养的成效。虽然,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专家们励志为国家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学研培养体系,进而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全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顾名思义,该类创新体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到产学研用四个方面,通过产业、学校、研究、应用四个方面,如何促使该四个方面的协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创新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该四个方面开展系列阐述,力求完善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

2 研究内容

2.1 产业层面

产业,作为目前实体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产业在整个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基石的角色,同时也是产学研用中问题的主要贡献者。明晰产业中问题的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研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无效性、随众性对于学研用三个方面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产业层面上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对于一体化创新体系的形成至关重要。产业,也就是所谓的企业,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效率低、产品质量不佳等问题,亟待解决。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保密性较强,难以形成所存在问题的有效沟通,进而阻碍了产学研用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若想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培养体系的建立,率先应该建立起所谓的企业与高校间的互哺关系,形成问题的实施反馈策略。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校企合作思路,通过企业问题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向社会层面进行公示,进而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通过企业提供相关的配套经费,政府进行部分的经费补贴,合力解决限制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科学问题。但是,由于该类项目涉及的金额较多,企业压力较大,很难大范围实现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实际产业难题。基于此,形成适合企业和高校的小中型问题汇总,进而促进产业时效性问题的反馈,对于创新体系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物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为该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例如,可以通过研究生创新项目设计、研究生创业项目征集、研究生产学研用思维评估等方式,形成完整的促进中小型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方法的好处是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主体与产业经济相挂钩,促进产学研用的整体发展。此外,要依托科学研究协会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部门将企业的相关难点问题汇集,进而进行分类发布,然后再发布相关解决方法的征集,从而解决相关问题产业型问题。促进产业与学校的相互结合,完成让产业所需、学校同频共振的效果。而针对于头部大型企业,要进行将“产教结合办学”与“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理念相互融合,为后期研究生的就业环境以及范围打下夯实的基础。在企业形成信息及时沟通反馈机制同时,企业应该给予学生联合基地、学习基地、培养基地等方面的相关支持,进而确定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目标性,并为其后续的就业环境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应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做到人才供需互通,并健全企业实习实训制度,优化企业人才结构,积极对接头部企业高端科研人才的需求。

2.2 学校层面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在产学研用四个方面中扮演着人才培养的主要角色,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因此,践行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整体实行教育、科教、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对于我国振兴发展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针对学校评价机制导向不足等问题,调动学校在企业研究方面的积极性。针对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高收益、低成本、竞争力等相关特点,在学校内部根据企业的特点设置相关的评价机制,通过科研与企业之间评价体质的趋同,引导学校教师对于企业实际问题的重视,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与企业的对接过程。此外,针对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需要高校大力推行技术成果转化。例如,通过校企之间建立产业化合作创新基地,定期组织研究生过去学习,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深层次交流,有助于研究生对于当前矿物加工产业化终端的技术有更好更全面的掌握,对于学生实际经验体系的扩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校对于企业创新基地要有全面的监管策略,保证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亦可与企业初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研究生的定向培养方面,增加企业对于学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養的兴趣。目前,高校的科研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研究结果主要还是面临不符合实际的基础科研过多,难以推进学术科研成果实际化、应用化等特点,加大实际科研成果在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占比,进而增强学校层面对于实际科学问题的重视程度。此外,学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设立,推行校企快速融合。探索导师引导、学生组团、聚焦实际、自由探索的整体思路,高校践行团队协调、研发投入、平台搭建等策略,企业配合问题反哺、成果转化等政策,力求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优质的研究生,从而建立学校内部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模式,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创新性、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2.3 科研层面

产学研中的研主要指的是科研院所。不同于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科研院所中的研究生接触到更多纵横向类型的项目,同时也会接触到更多企业。目前,我国的科研院所致力于解决相关的科学实际问题。此外,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在促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在技术支撑方面,科研院所应该致力打造隶属自己特色型技术,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从而引导研究生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形成特色的研究成果,促使学生在创新性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绝技”,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帮助所培养的研究生在企业中有一席之地。此外,科研院所应该与企业形成紧密的连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鉴于科研院所的内部组成的特殊性,可以积极发挥相关专家人脉圈子广的特点,邀请企业名师等顶级专家学者,与学生进行前沿讲座、实时联动等策略,拓宽学生的研究眼界的同时,有望增加学生相关的交际网络,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撑。例如,科研院所可以定期举行专家学者论坛、云课堂等学术会议,一方面由于有助于学生对于前沿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邀请企业的参加也有助于行业创新技术的推广,属于双向有力的方案。此外,科研院要借助科协等行业头部协会,组织科研院所技术评比,鉴定行业的先进技术。然后,依托行业的先进成果对于研究生进行再教育,进而实现研究生的全面科研知识的拓展。因此,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先进技术思路及具体应用方面的培养,是研究生全面培养的重要环节。

2.4 应用层面

而针对产学研中的应用方面,则是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际应用开发过程。校园产品的设计开发依然面临着成本较高、技术复杂等问题,因此难以规模化开展。基于此,在用的方面,需要培养研究生对于产品具体的实用性考量,进而引导研究生基于实际问题进行产品设计,培养出更能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此外,顾名思义,产学研中的应用主要结合产业、学校、研究院的生产研究经验,通过全链条精准信息的及时反馈,力求对产品、技术进行不断更新迭代。在面向高端应用技术更新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被全流程培养,最终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例如,在矿物加工学科中,新型浮选药剂的开发对于整个矿物资源的深度分离至关重要。研究生在开展新型药剂的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成本、毒性等方面,致使在推广应用过程困难较大。基于此,假如从开始阶段便规避有毒的分子基团,并且缩短工艺流程,将会对材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中,“用”是最后的科研基石,因此相关专家指出对于一体化教育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需要加快科学研发,提高学习效率,疏通推广应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明晰全链条的体系设计,进而引导学生梳理一体化设计及运行理念。

3 结论

产学研用作为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针,有力的践行及提升是我国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利用产学研用相互融合,企业—高效—科研院所—实践推广四个方面只有互哺互助,才能引导研究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雷,孙延明,陈小平.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

[2]赵康,杨媛,李峰,等.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

[3]潘建波.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科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4]侯延斌,李发琪,杜永洪.交叉学科研究生产学研用培养模式的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31).

[5]吴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多主体协同模式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8).

项目:1.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JSKSA016),项目名称:《矿物材料》课程思政建设思考及改革,主持人:葛鹏;2.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JGSZ012),项目名称:“双一流”背景下矿物加工工程课程思政建设及改革,主持人:葛鹏;3.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4JGA011),项目名称:立德容学,顶天立地:新时代矿业类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项目主持人:杨越

作者简介:杨越(1986— ),男,汉族,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废旧电池全链条回收利用、固废资源高值化利用。

*通讯作者:葛鹏(1990— ),男,汉族,河南沈丘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矿物材料高值化储能应用、废旧电池材料修复技术。

猜你喜欢
产学研用研究生培养
汉麻:走出“产学研用”产业化创新路
对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