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是在产、学、研、政、介、金协同下完成的,其核心是产学研三方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完成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
关键词: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研究现状
对于“产学研用”的研究,国外开始的比较早,在美国提出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之后,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产学研用相关的经典理论。目前国内的“产学研用”已经逐渐从“政产学研用”升级到“政用产学研”,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突出了知识社会环境下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新趋势。
二、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实施的成就与不足
2012年辽宁省出台文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在该《意见》的指导下,丹东市政府、各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为丹东市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和丹东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搭建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服务平台,建设了一批支撑服务丹东主导产业的专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丹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丹东的仪器仪表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丹东市重大科学仪器领域产、学、研、用相关单位,申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全国200项专项计划,辽宁省仅有7个项目入选,丹东承担4个,获得国家经费支持超过1亿元,使丹东成为辽宁省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最多的地区,大大提升了丹东在全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2.形成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丹东轻工业基础雄厚,仪表仪器、精密加工等产业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水平,目前已经建成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防护纺织制品、凤城汽车增压器、满族医药及健康等5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特别是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是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累计签约企业447户,预计总投资达98亿元,已累计投资20多亿元。
3.弥补产学研各方不足,促进协同创新平稳发展
丹东自然条件优越,环境质量好,农副产品品质优异,海产品、草莓、蓝莓、板栗、艳红桃等驰名全国,是辽宁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农产品虽然品质高但是产业附加值较低,为了促进农产品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丹东中科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天增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天然产物开发中心”,围绕丹东特色农副产品及中药材资源,建立了集服务与自主开发为一体的特色农副产品与中药材资源开发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又实现科研院所研究价值提升专家科研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丹东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施的不足
第一,产学研用合作的层次不高。我市目前的产学研用主要还是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这样的较低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科研研发能力较弱,更多地寄希望于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由于没有处于商业竞争第一线,往往无法从企业需求切实出发,这样会增加科研院所的研发风险也不利于企业成长。
第二,产学研用合作的动力不足。这里的动力不足,是产学研用各方出发点不同造成的。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发人员来说,受目前职称评定、利益分配机制所限,他们的研发成果更多的是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对于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重视也不在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虽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但是时间长、资金投入大,很多经营者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
第三,产学研用合作的链接不紧密。我市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小、速度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没有找到结合点,他们之间无法建立联系,缺少科技交流会、科技成果发布会这样的平台。
第四,政府功能发挥不充分。产学研用协同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路径之一,各主体之间要素流通有序、功能配置优化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服务。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关于产学研的政策保障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政府的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对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及政策激励体系构建的建议
1.政府大力扶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进程中,政府一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政府的号召力和组织建构方面,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发挥指导、服务等功能,减少行政意识和专断思想。
首先,完善行政机构设置。构建和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需要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由行政领导挂帅,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强化监管,提高基层单位运用政策的能力,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我市政策执行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推动政策的改进和完善,切实保障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政策落实。
其次,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体众多虽然各种合作形式已经开展,但是在实际进程中有漏洞有阻碍,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强制性政策又需要激励性政策,比如本市产学研用合作规划纲要的出台,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的制定等等,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产学研用的顺利进行。
2.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企业自身研发机构的建设。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受人才、资金等局限,往往寄希望于科研院所,但是科研院所往往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导致技术和市场的脱节。研发机构的建设有利于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带动企业加入到产学研用体系当中,通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开发提高我市产学研创新能力。
其次培育企业创新型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培养与塑造属于企业软实力的一部分,同时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有利于弥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激发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活力。
最后要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机制。目前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严峻,大量高素质特别是企业高端技术人才流失,我们要重新审视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和培育,重视当地高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和积蓄,一方面要留住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的服务环境,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等问题给予补贴和优惠,另一方面要培育人才,支持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学习,组织申报省、国家级人才工程、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管理对我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推进和深化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3.提高科研机构参与热情,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首先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性。目前我市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考评主要是参考论文的数量和发表情况,对于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并没有强制性要求,高校教师只注重“研”忽视了“用”。如果要提高高校教师基础研究的实际应用转化水平,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师考评机制,调动高校教师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科研创新蕴含失败风险,任何主体都难以独自承担,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一方面为保证产学研资金充足,另一方面分散各方投资风险。同时,改革现有利益分配制度,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企业让利于高校和科研开发人员,调动研发机构的主动性保持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
4.搭建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
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服务尤为重要,这是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之间的桥梁,也是政府、金融机构转变职能,实现共赢的渠道。加强科技服务中介的建设,要完善中介的机构设置,完善现代服务手段,组织相关企业和高校定期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特色产业成果洽谈会”等高层次科技合作活动,增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接触与合作,实现我市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满足我市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不同需求,帮助我市仪表仪器、纺织品、矿产资源、农副产品等特色产业走出去。
作者简介:王黎明(1986.09- ),女,河南人,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代化治理